而不敢言。
这使得崔沆开始认认真真地思考耽罗岛的未来。
耽罗岛崔氏是自己家族准备的最后退路,这个不假。但是崔氏却始终没有开始对耽罗岛进行规划与建设。
一来这种投入是个无底洞,多少钱都不够用。二来崔瑀并未觉得到必须开始建设耽罗岛的时候,过早经营后路,会让家族的继承者失去前行的动力与决心。
因此,直到现在为止,耽罗岛还是那个耽罗岛。
椭圆形的耽罗岛,虽然面积很大,但是除了中间一座高耸的汉拿山,四周却是一片毫无遮拦之地。
不仅四面招风,还什么风都挡不住。
岛上土地贫瘠,种什么都很难成活。至今全岛居民尚不足万人。
若不是耽罗郡的郡主,念着这个岛是祖上传下来的土地,可能就是弃岛而去了。
不过,对于崔沆来说,自家的东西,哪怕放在那里烂着,也是自家的事。
可是被别人盯上了,想要拿走,就会让人觉得很不舒爽。
敝帚也得自珍啊!
还好,这次赵权并没有狮子大开口,也没想一口气就把整个耽罗岛吞下。
开出的条件也算不错。
南京府愿意出钱,向崔家购买耽罗岛东南角的千亩土地。
同时租用万亩土地百年时间,并要求得到在耽罗岛其他区域永久经营的权力。
而且赵权答应,自此之后,不会向岛上居民、也不会向崔氏发动主动性的攻击。南京府所属势力更不会参与崔氏在高丽的任何内斗。
如果崔沆个人有需要,南京府还愿意庇护他的绝对安全,保他一世的衣食无忧。
前提是,崔沆的手上,不能沾染任何南京府官员与东真兵的鲜血。
崔沆犹豫半天,终于咬着牙,决定将售卖千亩的土地所得,以及预收的百年租金,全部折算成现银,入股南京府即将在耽罗岛建设的渤海贸易中心。
似乎是崔沆以土地入股,空手换得股权,但是这土地今后却是属于南京府的。
为此,赵权还是很慷慨地给了崔沆两成的股份。
是给崔沆个人的,至于他是否要跟高丽王族或是家族内部分成,以及如何给予耽罗郡一些好处。跟赵权没有任何关系,他也不关心。
只要有了这份协议,以后驻守在耽罗岛上的东真军,便可以毫无顾忌地击杀任何敢于觊觎南京府财产的非法入侵者。
对于崔沆来说,这生意当然是合算的。
南京府与赵权的经营能力,有目共睹。自己实际上一分钱没花,就获得了未来可能的巨额收益。
而且不管如何,耽罗岛还在崔氏的控制之内,耽罗郡的郡主也没有受到任何的威胁。如此,起码对得起高丽国,也对得起疾病缠身的父亲。
父亲已经卧榻难起,也许明天就走,也许还会再挣扎一年半载。在此期间,崔沆必须要给自己安排一条后路。
是自己的后路,而不是崔家的后路。
现在高丽国内,高丽王族算是崔家的敌人。而崔沆的敌人,则是自己父亲之弟崔珦、以及自己父亲一大堆亲生或非亲生的子女。
虽然崔沆在南京府栽了一个大跟斗,但也许正是如此,崔沆心里反而愿意信任南京府、信任赵权。
确实,赵权想杀他,早就杀了,也没必要留到现在。
凭着东真军如今的实力,打江华岛估计够呛,但是真要攻打耽罗岛的话,高丽水军根本无法提供充足的支援。
耽罗岛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了。
剩下的,自然有人过来接收地盘,划定区域,并开始耽罗岛上“渤海交易中心”的规划与建设。
权宋天下
第八百一十九章 对马岛(1)
耽罗岛以东五百里,是横亘于高丽与日本之间的对马岛。
对马岛再往东五百里,则是闻名于后世的石见银山所在地——石见国。
石见国,是日本的令制国之一,属山。
山,又名北面道,是五畿七道之一,位于本州日本海西部,即后世差不多岛根县的范围之内。
石见银山啊,曾经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一个银矿,最高时占据了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强。
这是让赵权一直很流口水的银矿。
关键是,这个时代的日本人,似乎还没有发现到这个银矿巨大的潜在价值。
找某个势力一起合作开发?
像耽罗岛这样,先买块地再租,然后慢慢开发?
直接打上去?干脆直接灭了这个国家,然后什么就都是自己的了……
许多念头与想法,已经纠结了赵权很长时间了。
但是灭国,毕竟只是想想而矣。
别说东真军现在没这个实力,就想有这实力灭了他们,又得去哪里迁移这么多人来治理这个岛国?
总不成把南京府所有人,都移到岛国上,然后把花花江山,全部让与忽必烈?
那有一天,自己反攻回去时,会被后人怎么以为?似乎有些可笑啊——
灭国的想法是不太现实,但是打终究还得打一仗的。否则,即使是遇到某种愿意合作的势力,也不可能长久。
在赵权的印象中,这是个并不太愿意讲诚信的国度,但是对于实力却有着发自灵魂深处的敬畏。
打不过,一切心计与手腕都会成为废话。打得他们服了,再谈才有可能。
只是石见距离罗津近两千里,就是离位于北高丽的合兰县,也有千余里。
如此长距离的运兵,对于东真水军来说,不算大问题。
需要担心的是,一旦战争陷入僵持,后勤的持续供应,压力会变得无比的大。
就食于敌?还是,想办法从高丽弄点?
一个个想法不断涌现,又被赵权自己否决。
脑子似乎有些不够用了。
对日本的情报收集还是有些少,石见如今被什么势力控制?附近又有哪些可以揍一揍的人,都还不太清楚。
要是有个带路党就好了。
带路党?
赵权突然想起了扔在王栖梧那的六个日本僧兵。也不知道他现在把这些人调教得咋样了。
想及于此,赵权立即拟写了一封给王栖梧的密信,让承仁送出。
站在船头,赵权望着北去的海东青,心里不禁有些嘀咕:
这是他第一次从海上正在行驶的舟船之中放飞海东青,也不知这一只能不能到得了身弥岛。
到了身弥岛之后,会再换一只海东青,将此密件送到身处宣州的王栖梧手中。
不过此时王栖梧应该正忙于应付多可吧。
信送出去后,赵权有些急躁的心反而平定了下来。
之所以突然念叨起石见银山,是因为刚拿下了耽罗岛,才有了这些念想。要拿占据这座巨无霸式的银矿,还是需要尽可能妥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