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双帝同治(二更)
“我来指路?你们就这样的相信本侯?”杨晨东已经熟悉了现在的身份,说话间那是侯字不离口。
对此,金英和曹吉祥没有丁点的不悦,相反还都郑重的点着头,很认真的表情。
“哎,即是如此,那本侯就说两句。”说着话,杨晨东又回到首位的椅子上座了下来。
“好好,就请侯爷说两句,无论您的决定是什么,我们代宗皇帝都会慎重考虑和感谢的。”金英连忙表着决心,同时也抬出了代宗的身份,意有所指。
曹吉祥自然也是不甘落后,当下也是马上表态道:“是的,请侯爷给出个主意。英宗皇帝可是您给救下的,想必您的决定皇上定然会同意和感激。”
两人不相上下,各自抬出了身后皇帝,也就是在提醒着接下来杨晨东的话可要一碗水端平了。
对于两人所用的小伎俩,杨晨东只是笑了笑,并没有点破。座回到椅子上的他先是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随后才慢悠悠的开口道:“代宗的意思是奉英宗为太上皇可对?”
“对。”金英点头应着。
“想必这个英宗是不会接受的,只有二十出头就成为太上皇,想必换成谁也不会愿意的吧。”杨晨东说这句话的时候,却是面向曹吉祥问着。
“那是,英宗正是春秋鼎盛时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怎么就要成为太上皇了呢。”曹吉祥也是不住的点头,称赞杨晨东之言的正确性。
“好,你们的意思我知道了,显然这个太上皇的称呼是不合适的,如果一定要这样办,很可能就会兵戎相见,真到那个时候,损失的只会是我大明的元气,死的也都是大明的勇士。可你们不要忘记,瓦剌大军正向京师而来,一旦攻破了居庸关,那京师就等于门户大开,此时此刻,内部是断然不能不稳,不然的话,当真就是亲者痛,仇者快了,对不对?”
“对的,对的。”就杨晨东的局势分析,金英和曹吉祥都连连点头,表示着赞同。
“嗯。即然打不能打,战不能战,那只有和谈一条路了,那倒不如这样,代宗皇帝也不要说什么太上皇了,这一定是行不通的。”杨晨东对于两人的配合很是满意,这倒省去他不少的口舌。
“那是,侯爷英明。”曹吉祥从这话中听到了杨晨东有向着朱祁镇的意思,便连忙称是。这倒让一旁的金英有些不高兴了。怎么了?刚提升您为忠胆侯,你竟然一点也不向代宗说话吗?
只是不等金英提出不同意见来,杨晨东已经望向他开口说道:“代宗也是不可能让位给一个大战场上败给了敌人的英宗皇帝,对吗?”
杨晨东说英宗是战败之帝,引得金英十分的高兴,当下赞同的说道,“是极,是极,还是侯爷目光锐利,可以洞察一切。”
“呵呵。”对于这个并不高明的马屁,杨晨东只是笑了笑并不以为意,反是继续的说道:“那
事情就已经非常的明朗了,大家各有各的道理,且都是皇帝的九五之尊身份,那仅靠一个京师怕是无法满足两位的需求,何不如将视线跳出去,干嘛非要拘泥于一地?大明可不是只有一个大城市京师的。”
“啊!不知道侯爷的意思是?”金英和曹吉祥听到这里的时候都愣住了,完全不明白杨晨东这话是什么意思。
“呵呵,不是本侯的意思,是你们两人请教于我,这我才不得不出个主意的。当然,这主意或许并不高明,如果两位公公认为不合适的话,完全可以当本侯没说就是。”杨晨东呵呵笑笑,嘴上一幅无所谓的样子。实际上这个结果确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甚至在英宗当初御驾出征的时候,他就做了这方面的准备。
杨晨东这是即出主意,还不想背黑锅。金英和曹吉祥都是人精,如何会听不明白这话中的意思?当下两人便连连点头道:“是的,是我们求侯爷出主意,一切事情和结果与您没有干系。”
“很好,即是这样,我就多一句嘴。即然京师只能有一位皇帝,那为何英宗不能让出这里呢?比如说去陪都南京,那里气候宜人,论繁华并不比京师差,原本就有别宫宫殿存在,当真是准备好的龙盛之地啊。”在两人的注视之下,杨晨东终于说出了他策划的最终目地,将一个大明分成两个。
“去南京?”曹吉祥瞪大着眼睛,似乎这个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也是之前他没有想过的。
不仅是曹吉祥,便是金英这一刻也沉默不语了。同样的结果也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原本想着,只要拉拢到了杨晨东,就可以知道英宗的下落,随后派大军将其“接”回京奉为太上皇软禁就是了。但现在看来,杨晨东是不会出卖英宗的。不仅如此,还有着继续让英宗当皇帝的想法,好在的是,不让他回到京师里来了,这倒也算是向着代宗说了话。
方法杨晨东提出来了,至于他们要不要去做,那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但是他相信,衡量完了所有的局势之后,自己的主意将会是最完美的方法。
曹吉祥沉默了,他在心中衡量着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代宗在京师称了帝,如今可谓是大权在握,倘若此时英宗回来的话,很大的可能性会被抓住,然后就是挂一个太上皇的名头被软禁起来,直到死去。
如果是这样的话,做为投靠了英宗的人,下场是可想而知的。即是这般的没有把握,倒不如去南京称帝。凭着英宗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应该可能很快就积蓄起一股强大的力量,那个时候,是继续盘踞在陪都南京,还是杀回到京师来都有可选择的余地了。
这般一想的话,杨晨东的这个主意不能说是错。
另一边,金英也在考虑着杨晨东的提议。
代宗现在是皇帝不假,控制着京师同样不假。但毕竟上位的时候不是那么名正言顺,在位的时间如此之短,谁知道京师中的那些重
臣们是什么样的想法。倘若是他们转为支持英宗,那岂不是代宗地位不保,若是那样,自己扮演的是何种角色,将要何去何从呢?
话在说回来,就算是代宗取胜了,想必自身也要伤痕累累,甚至是元气大伤,还有什么力量去抗击瓦剌大军呢?如果最终被异族打败了,同样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那倒不如任由英宗在南京称帝好了,到时候只要好好发展,不愁没有重新统一国家的那一天。代宗也有了更长的时间去准备一切,自己也可以跟着在从中谋取到更多的好处了。
两人心思各异,但最终的决定是相同的。
“好,我同意,本公也会尽力的去说服英宗,但还有一些条件,比如说邝野等重臣的家人现还在京师,需要你们放行,另外如果有其它的大臣自愿跟着英宗走,你们也不得阻拦,一切全看他们自己的选择。”曹吉祥一番的深思之后做出了一个临时的决定。
之所以说是临时的决定,那是因为曹吉祥根本就代表不了英宗,他只能充当一个说客的身份罢了。
金英也有了决定,对于曹吉祥提出的要求也认为还算是合理,但表示具体的事情还要回去请示代宗皇帝朱祁钰才能给出一个最后的结果。
两人当着杨晨东的面,就一些大概的问题进行了意见交换,更为细节的都没有去谈,因为他们都清楚,太过细节的东西都终双方还要派代表进行更为细致的磋商才会有结果。包括两位皇帝各自管辖的地盘等等。
杨晨东只是负责搓和两人罢了,至于成不成,成了之后还有哪些事情要做,他确不会再去插手。做到这些,已经有了越权之疑,他可不想事事插手,最终在被人记恨上。
金英虽然没有从杨晨东的口中知道英宗的下落,但也算是保住了代宗的帝位,满意而归。留下了曹吉祥独自在偏厅之中,他要见到英宗,这些事情才可以去做。
“本侯会安排人引领着你去找到英宗,之后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就是了。对了,走的时候记得把钱皇后也一并带上,想来她会配合你做一些事情的。”看站一脸渴望神色的曹吉祥,杨晨东扔下了这句话后是起身离开了偏殿。大功告成,他终于可以好好的休息几天了。
当然,或许有人会问,为何杨晨东已经在实质上控制了英宗朱祁镇,却要放弃这么好挟天子的机会给了曹吉祥呢?
这正是杨晨东的聪明之处。
明宗上位了,英宗自然势弱,在加上杨晨东在中间所起的平衡作用,可以看得出来,以后不管是谁想要独自的拥有大明的江山都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即然英宗已经算不是一言九鼎,独一无二的皇上了,杨晨东为何要把他抓在手中,成为众矢之的呢?弄一个皇上在身边,时不时要请示,甚至还要下跪,哪里有现在自己独立成为独立的第三方这般的痛快与惬意?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祁镇的决定(三更)
曹吉祥是有些本事的,一旦发展起来,就算是比之王振也差不了太多。但正是因为他有本事,才能更好的辅助朱祁镇上位,不然找一个草包的话,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被金英给吃掉了。任何一方变强都不是六少爷想要看到的,他需要的是平衡,只有如此,才能更加显示出他的重要性来。
杨晨东的本事才得以有着更多的发挥空间。两帝互相掣肘,他才能够夹于其中,渔翁得利。
“大事以定,接下来就是准备大战的事情了。对了,赤嵌城那里有消息了吗?”杨晨东转身回到了书房,看向着跟随在身后的虎芒。
“人已经在来京师的路上。是以化整为零的方式来的,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虎芒知道杨晨东问的是什么事情,恭敬般的给予着回答。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六少爷此时已经是侯爷了,少爷还不到二十岁啊,可要想像,未来的前途是如何的远大。跟在这样的主子身边,以后虎芒也必然不是无名之人。
“行,我知道了。少爷困了,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用来叫我。”杨晨东摆了摆手,向着书房之旁的卧室而去,在那里胡嫣、巧音她们早就等候多时了。虽然说几女都在,未必就可以干点什么,但与美女在一起总是好过的和那些只知道争权夺利的且身体都不完整的太监好吧。
杨家庄五里之外的官道上,原本热闹的场面不见了。金英和曹吉祥相继离开之后,便是留在这里的唐童也一并被带走了。
唐童选择跟着金英一起离开了,这也是杨晨东的意思。他这里可不养闲人,除非杨系亲军,不然任何人守在杨家庄外都不能让人放心。
至于唐童会选择跟谁一起离开,杨晨东没有过问,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他自己。当金英和曹吉祥同时向他递出了橄榄枝的时候,他最终选择跟随金英回到京师,他手下兄弟都在京师安了家,去了其它的地方怕是会军心有所不稳。
金英来时带着三千锦衣卫,回去的时候带着四千人马,也算是小有收获了。一入京师,就直入皇城,向代宗朱祁钰问计。
皇宫内殿之中,朱祁钰得知了金英在杨家庄的经历之后,眉头紧皱着,“一国分两帝,这样会不会让我大明进尔被分裂了呢?”
朱祁钰怎么说也是老朱家的子孙,对于朱家的江山看的也很重,能有这样的想法并不为过。金英并不会去想那么多,他只是想大权在握而已,至于国家是不是会被分裂,那也是以后的事情。
“皇上,臣也知道这样做并不圆满,但如今实在是想不到更好的办法。英宗一旦回到了京师,是不可能束手就擒的,他毕竟当了皇帝这么多年,有很多人效忠于他,若是振臂一挥,得到了更多的响应的话,怕那个时候我们连仅存的容身之所都没有了。倒不如先缓上一缓,相信以皇上的仁德,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让更多人真心归服,那个时候,天下尽归于您手岂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
金英将朱祁钰摆放的位置很高,眼中透露出了无比的自信。这些也鞭策着朱祁钰,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罢,现在也只能如此了。只是接下来还是要避免更多的大臣跟随英宗而去,这件事情朕就交由你来去做了。”
“皇上放心,臣一定不会让更多的大臣离京而去。”金英拍着胸脯保证着。这可是证明自己的一次机会,做好了自然可以得代宗高看一眼,他是不敢有丝毫马虎的。
河北保定府,距离大明京师三百余里的重镇。此时的朱祁镇正在杨五和肖峰等人的保护在在这里休息。
来到保定府,已经可以获知一些京师中的消息了。在听到其弟朱祁钰登基成帝,名号代宗(景帝)的时候,朱祁镇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
自己好心让兄弟监国,这一走,他就自立为帝,抢夺了自己所有的家业,换成任何人怕都是无法接受的。
按道理他就应该杀回到京师去,好好质问自己的兄弟,他到底想要干些什么。但这并不是小子过家家,弄一个不好,怕就是有命去无命回了,朱祁镇强压下了心中的怒火,停在了保定府,等待着杨晨东传回消息。
土木堡事件中,朱祁镇看到了杨晨东的厉害之处,所作所为堪称是未雨绸缪之典范。尤其是这支雇佣军,一路上,所有的威胁近乎都被扼杀于萌芽状态之中。仅是他看到的,就不知道有几支瓦剌骑兵,在还没有发现他们的时候,就被杀了一个干净。
其手段之强,训练之有素,行动之敏捷,便是任何一支大明军队的精锐也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深感其能力的强大,杨晨东走后,朱祁镇就与肖峰多次沟通过,想要让这支军队为自己所用,一度以美好的前程来引诱对方。
可效果并不能算是多好。经过接触,这好像是一支只认银子不认人的军队。按着肖峰的说法,只要你给钱,我们就给你卖命,至于什么许诺之类的还是算了,远没有银子来的实际。甚至更因为朱祁镇的身份,肖峰所要的雇佣费用之高,竟然是杨晨东的三倍。也就是说每完成一次任务,百人队伍就需要至少三百万两,还是现银,要预先支付那一种。
大军打了败仗,所有的家伙事都丢了,朱祁镇又哪里来的银子支持这么庞大的一笔开支呢。只能想着进入京师之后,在从国库中调银。可现在朱祁钰当了皇帝,国库的主意是甭想打了,这更是让朱祁镇有些垂头丧气。
甚至一度朱祁镇都要考虑自己以后要何去何从了,万一杨晨东不管他了,他要怎么办?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了吧。
这份担心,在三天之后消失无踪。曹吉祥到了,与他一同来到的还有三千锦衣卫。
在杨二的带领下,曹吉祥顺利的与英宗汇报,一见面便跪在地上高呼着万岁,这一刻朱祁镇又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他为此还生出了是不是带着大军杀到京师,夺下帝位的想法。
想法刚刚生出来,跟着就看到肖峰等人的离开,那心中刚生起的豪气顿时消弥的无影无踪。在见识到了这支雇佣军的强大武力之后,他心底里都有些嫌弃手中的这支锦衣卫队伍了。
曹吉祥来了,见到了英宗和九位大臣之后就把京师的事情详细的讲了一遍,末了还说出了杨晨东被封侯以及他两帝治国的主张。
“双帝同治?”听到曹吉祥的复述之后,兵部尚书邝野和户部尚书王佐皆是相互看了一眼。他们何偿不知道这样做,就等于将大明给分裂了呢?只是眼下除此之外哪里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不同于邝野和王佐,其它七位大人心是确是暗自高兴。不为别的,只因为如果朱祁镇真去了南京称帝的话,那他们官升一级甚至是二级都是显而易见的。
就像是刑部右侍郎丁铉,完全可以成为刑部尚书;工部右侍郎王永和也能升为工部尚书了;礼部左侍郎杨善会任礼部尚书之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也一样会官升一级,成为都御史的。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原本跟着一同打了败仗,回去之后都做好了被降职,甚至是丢官的准备。现在好了,还有可能官升一级,那谁人不高兴呢?
几位大臣得了好处,接下来自然会力劝朱祁镇转路去南京称帝。对此,朱祁镇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而说要好好的考虑一下。
钱皇后也来了,牟木顶替了之前兴安太监的角色,一路之上把皇后伺候的不错,已经深得其信任。在这保定府的小院之中,夫妻两人见了面,钱皇后的眼泪止不住的就流了出来。
“皇后莫哭,朕好着呢。”抓着钱皇后的手臂,朱祁镇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的温柔。
“好,皇上无事就好,无事就好。臣妾看不如皇上就去南京称帝好了,不管怎么样,也能保一时平安。”钱皇后竟然主动说起了南迁之事,这与她平时极少参与政治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钱皇后的劝阻,朱祁镇很是好奇,“皇上为何这般说法,可是其它人教你的?”
“哪有。”钱皇后摇了摇头,“臣妾久居宫中,看到郕王将整个皇城治理的井井有理,又有金英太监等人的协助,如今他是大权在握,如果皇上现在要去京师的话,定是少不得一场大战,如此一来的话,当真是凶多吉少啊。”
原本以为钱皇后是被人唆使才说出这样的劝阻之言,如今一听,朱祁镇这才明白,感情京师的天是真变了,连很少问及政事的皇后都可以感觉的到。心中怒骂朱祁钰和金英等人不要脸的同时,心中也开始考虑起了南迁的事宜。
当天晚上,一番的游龙戏凤自不去提,等到第二天一早,朱祁镇容光焕发的出现在曹吉祥还有众臣的面前,说出他同意南迁,但也不能就这样便宜了郕王,要去京师要人要银子的事情,还有各臣子的家人尤其是太子朱见深更是要一并从皇城中接出来。
朱祁镇同意就好,其它大臣们自然不会反对的。当下经过了两天的商议之后理弄出了章程,最终由曹吉祥带一千锦衣卫护送着邝野和王佐两位尚书前去京师与代宗朱祁钰谈判。
带着军需来大明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