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5 章(1 / 1)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深思文学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龙道:“竖子,你懂什么?”

“啥?梳子?我说老爷子,这会儿可不是和你说竖子不梳子,梳头不梳头的问题,我们是来带你回禅达去的。”

韩征:“……”

从后面踹了迷龙一脚,“以后没事儿了多跟你家老婆做做学问,别出来丢人现眼。”

迷龙:“???”

阿译道:“竖子不相为谋,竖子就是骂人的意思。”

迷龙顿时微恼,“老爷子,你个文化人儿怎么还骂人呢?”

“这就是你的战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不知道你这些年还有何进步。”孟父指责不了迷龙等人,只好再次掉过头来呵斥孟烦了。

队员们被这死板的老头儿气得有些牙痒痒。

龙文章却很是高兴地说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爷子,我们这次是来请你到禅达去给我们做定海神针的。”

韩征最后站出来说道,“孟老,您知道在您儿子身上发生了什么吗?他这些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场生死,死在他手上的鬼子两个巴掌都数不过来,他是肩负着守家卫国的重任在前线杀鬼子的。

可这小子心里始终惦念着的,我知道,还是他远在故土的父亲和母亲。

这次收到您老人家的来信,他差点为了这封信准备做逃兵,一个人爬过怒江来,哪怕是陪您老在这儿和顺一同被鬼子杀死。

但我们这些做袍泽兄弟的,他的父亲就是我们共同的父亲,这么多的儿子,哪能看着父亲送死。

所以我们一起过来了,为的就是请您一同回禅达去,现在时间紧急,说不定什么时候鬼子就围过来了,还请您早些收拾收拾,有什么需要准备的,需要带的,我们提前收拾妥当,这就准备出发了。”

韩征这个团长的身份即使是在老顽固孟父的眼中也是有些分量的,再加上这话语说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其中更向孟父表示了孟烦了这些日子惦记父母的忧虑。

孟父先是继续呵斥孟烦了,“既然从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该做到勇敢无畏,奋勇杀敌,此乃大孝,倘若为了父亲就做了逃兵,我岂能饶你,宁可把这身子投入怒江之中也绝不原谅。”

这呵斥的话语让孟烦了生出些后怕,更有些感激的望了韩征一眼。

孟父接着对韩征道:“韩团长,既然如此,那我们这就启程,屋中别无所留,一应生活用具皆可抛却,以减轻负担,唯独我此生藏书实在珍贵,万万不可丢失。”

迷龙道:“这都逃命的时候儿了,咋还惦记着自己的破书呢?”

小书虫倒是理解孟父的苦衷,“什么都可以丢,书是不可以丢的。”

“那就都带上。”韩征道。

龙文章率先行动起来,“老爷子,您的藏书都在哪儿呢?我一个人可就能背上一大捆呢!还怕带不上不成?”

紧接着孟父将自己的藏书阁打开的那一瞬间,所有的队员都傻眼了,就连韩征这个知晓剧本的也发现真实的情况远比自己预料的还要夸张。

好家火,足有二三十平米的房子里摆了三个书架,书架上全都是书籍,大眼扫下来,估计得有千余本。

龙文章的脸皮子抽搐着,现在很想给自己两个耳光,说什么大话。

但没法子。

“背吧!”

虎背熊腰的迷龙一个人背上五六十本书籍,起身的时候冲着孟烦了道:“烦啦。你个瘪犊子玩意儿,这回可让你害惨了,回头到我家给我家打一个星期的苦工去。”

“迷龙大爷,迷龙爷爷,大恩不言谢。”孟烦了双手合十,表示感激,迷龙哼哼了两声,这才背着书籍走出了屋子。

很快所有的队员都有了负重,就连小书虫也帮忙背了三十多本。

孟烦了的母亲应该是个比较内敛的大家闺秀,她有些忧担忧地说道,“大家被这么多书籍,别累坏了,能行吗?”

龙文章道:“大娘,您就放心吧,这才哪儿到哪儿呀,我们平日里长距离负重训练的时候都得背上个二十公斤呢!”

孟父便道:“这么说我还有一些藏书,原本是考虑到并非那么重要,可以减轻一些负担,那就一并带上吧!”

龙文章:“……”

队员们立马朝着龙文章投去了杀人的目光。

最终还是孟烦了连忙扯了扯自己的老爹道:“爹,背得动是背得动,可弄不好路上遇到鬼子大家还要战斗呢,你总不能让我们背着这一大摞子书和小鬼子打仗吧?”

“罢了,那就不难为你们了。”顽固的老家伙难得的通情达理了一回。

就在这时,韩征已经通过预警卡知道有一队小鬼子在接近,他喝道:“大家先把书放下,有一支鬼子马上就过来了,准备战斗,干掉这支鬼子之后再出发。”

……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第52章 世航大师

没有人质疑韩征的话语,在他们的印象中,教官的判断一向精准,甚至从来就没有出过错。

于是孟父眼中,原本一个个调笑着,甚至有些憨实的,帮他背着书籍的队员们的神情立马变了。

就连他一直关注着的自己的儿子孟烦了,原本的神情也立马转化为严肃和凝重。

韩征打了几下手语,孟烦了尚且不明白怎么回事,队员们立马行动起来,战术上的配合让孟父看得眼花缭乱,所有院内的制高点和隐蔽冲锋枪火力点全部到位。

韩征倒是还来得及和孟父开个玩笑,“老爷子,这场战斗结束,日本人的这碗饭你恐怕是吃不下去了。”

孟父顿时瞪着韩征大怒道:“你真当我是汉奸吗?”

关于孟父是怎么当上这和顺镇的维持会代理会长的事情,韩征也从孟母的嘴巴里听说了一些,原本不管鬼子说什么,这个饱读诗书的老头儿都表现的铁骨铮铮,怎么也不愿意答应的,甚至宁可引颈就戮。

可小鬼子不知从哪里打听来的消息,知道孟父嗜书如命,便当着孟父的面将他所有的藏书用来威胁,只要孟父不答应做这个代理会长,他们就一把烧了孟父的图书室,是让他珍藏了一辈子的图书付之一炬。

最终为了自己的那些宝贝书,孟父才无奈之下选择投靠了日本人。

说起来也是令人感慨,孟父算是韩征见识过的以命护书的第一人了。

读书人有文人的风骨,他们自然不可能真心做汉奸。

韩征笑了笑,向孟夫道了个歉,不再开这方面的玩笑,转身指挥战斗去了。

在队员们的蓄势以待之中,没过片刻,果然有一支鬼子出现在孟家大院儿之外。

韩征通过门缝注意到这支鬼子并没有刻意的提防,想来他们是把孟父这个维持协会的代理会长真当成自己人了,大摇大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