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3 章(1 / 1)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深思文学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有几根燃过一半的蜡烛,但韩征并没有点蜡烛,任由月光从审讯室的大门处传进来,算是驱散了一些昏暗。

马七比韩征想的还要警觉,尽管已经奄奄一息,在韩征打开审讯室铁门的时候,还是第一时间缓缓睁开了眼睛。

韩征凑到马七的身边试探着喊了一句,“马七?”

一道有些虚弱,却带着嘲讽的话语传来,“白天没有成功,晚上装自己人来套我的话吗?”

韩征稍怔,佩服道:“没想到你只是听到声音就认出我来了。”

“韩教官大名,谁人不识。”

“行了,说多了你也不信,我就和你直说了吧!拉板车的农夫、集市的药店、南天门失守!虞家军近日准备招兵,意图夺回南天门……”

几句话说完,马七的身子剧烈地颤抖了起来。

韩征手头掌握的情报远超出他的预料。

韩征道:“你就安心吧,你被抓之后我暗中警醒了那拉板车的老汉,老汉已经及时撤离,并没有中了花圃的陷阱。

马七同志,我今夜专门过来,就是为了救你出去的。”

到了此刻,马七哪里还会怀疑韩征的身份,他只是感到惊喜,“真没有想到原来韩教官也是……”

“你身子虚弱,别再多说了,我这就带你出去。”韩征准备去解开绑着马七的绳索。

马七忽地笑了,笑的十分从容,他对韩征的称呼甚至瞬间便让韩征觉得亲切起来,“老韩同志,不用忙活了,我的身体我知道,撑不了多久了……但死之前能遇到你我也总算是能瞑目了,我只想求你一件事情,请你一定要答应我。”

韩征手上的动作没停,道:“你说,如果我能做到,一定不会拒绝。”

马七的声音越发虚弱,道:“我死了,但马七……不会死,我想让韩征同志继续做那个……那个……马……七。”

声音戛然而止,马七的脑袋无力地垂下,这个铁打的汉子在见到韩征的这一刻,紧绷着的精神彻底放松之后,终于被死神夺走了性命。

韩征的拳头紧紧的握着,在昏暗的审讯室中向马七敬了礼,他用万分郑重的语气对着已经牺牲的马七说道,“马七同志,你是条汉子,我答应你,马七会永远活着。”

终究是没有救下马七,韩征有些无奈,又有些伤感,转身离开了审讯室,将铁门锁好,等到那守卫的哨兵从昏厥中醒来之后,一切无恙,他只会觉得自己就是忍不住瞌睡睡了一觉,如果不想因为失职而被处罚的话,他是不会主动把这件事情说出去的。

自然不会有人怀疑到韩征的头上。

从师部离开之后,韩征又连夜赶到了集市的药店。

马七同志既然已经牺牲,韩征需要把情报传递出去,以防其他同志再盲目救人。

他潜入药店的后宅,敲响了木门,随即躲在房顶上观察。

片刻之后,一个瘦削的中年人穿着睡衣从屋子里走了出来,韩征确定这就是在药店与拉车老汉接头的那个掌柜。

再不犹豫的韩征,将手中准备好的纸条包着一块石头朝着那中年人砸去。

同一时间,韩征的身影从房顶上离开。

药店老张的后背被砸了一下,扭头,捡起包着石头的纸条,四下看了看,不见有人,他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点亮煤油灯,借着光亮一看,只见纸条最上方还是那个潦草的“马”字,正文内容是:

马七同志已牺牲,暂时蛰伏以待!

老张的拳头猛地攥住,又缓缓的松开,他望着空无一人的月夜暗自沉思起来……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第46章 再回南天门

马七的死暂时告一段落,对于唐基这样的人来说,死掉一个小小的卧底马七,完全是毫不起眼的小事。

怒江东岸上游某处。

三道身影从密林中走到河岸边,韩征,龙文章,孟烦了。

看着惊涛拍岸滚滚而逝的怒江之水,站在岸边的三人都禁不住伸出些渺小的感触,与自然的宏力相比,人力实在太微弱了。

“水势太猛,就是丢一头牛进去估计都能立马被冲走。”孟烦了摇头,“这地方咱们怕是过不去了。”

韩征笑道:“这怒江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在五月到十一月一向是河水泛滥的季度,在没有行天渡的情况下想要渡河可不容易。

可如果他虞啸卿想重新夺回南天门,就必须想出如何让虞师大军渡活的方案,这是他绕不开的难题,不仅如此,日军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还得抵御日军阻击的炮火。”

“老龙,如果你是虞啸卿,你会怎么攻打南天门?”

孟烦了也好奇地望向了龙文章。

“等。”

“等什么?”孟烦了问。

“机会。”

“什么机会?死啦死啦,你把话说明白。”

龙文章道:“什么机会我暂时也不知道,只有先过了这怒江,上南天门探查过之后才能清楚。”

“这么大的洪水,怎么过去?”孟烦了问。

龙文章:“不知道。”

“……”孟烦了,“既然不知道你说这些,现在咱们连怒江都没办法过去,还怎么探查南天门?”

韩征道:“禅达的百姓世代居住于此,他们与南天门方向的镇子也多有联系,甚至还有一些经济上的互通往来,只是靠这条行天渡吗?在行天渡都没有搭建起来的时候,他们又走的是哪条过江的路呢?”

龙文章当即醒悟道:“老韩,你的意思是除了行天渡之外,还有可以过怒江的地方。”

“那是肯定的,或许是被洪水淹没掉的一座石桥,也或许是某处怒江水位最浅,水流最缓的地方。不过具体在哪里我就不知道了,我建议咱们可以问问禅达里住着的老人,老人们或许会清楚。”

“好主意。”

…………………………

“渡河,就是过怒江,大爷,除了行天渡之外,您还知道其他过江的路子吗?”龙文章几乎是在这位七旬的老大爷的耳边吼着说出来的,实在是着老人耳背,声音略小压根儿听不清楚。

这已经是韩征三人询问的第五位老人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有了结果,虽然老人耳背,说起话来倒还算清晰,“有啊,几十年前的时候,那时候可没有行天渡,我们过江都是走的上滩的。”

“上滩?”

“就是在怒江上游的某处,我去过那个地方。”龙文章道,“可在我记忆中那个地方水流依旧很猛,过江怕是没那么容易。”

“牛,水牛。”老人喊道,可等到孟烦了再问的时候,老人家却什么话都说不明白了。

上滩。

水牛。

什么意思?

“教官,你看会不会是说的这个意思?在老人家那个时代,在上滩,他们养的有水牛,过河的时候就是抱着水牛游过去的。”

韩征:“……”

龙文章怪笑道:“我明白了,应该是水牛通灵性,提前游过江去,顺便把绳子带到江对岸,然后绑在树上,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