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术穿插曲线,以及随机应变的备用摸进曲线。
第二点,强力的外线配合作战。
原本按照正常情况来讲,以八路军的实力,想要用外线作战配合特战队的斩首行动,别说是一个独立团了,就是再给一个军也未必就够。
先不说太原城中驻扎有多少日军精锐,忻州、阳泉、晋城等日军援兵也可以借助铁路线随时抵达。
“给他李云龙一个师,他小子就敢打太原。”
你真下一道命令,再给他李云龙调一个师过去看看。
那太原城易守难攻,再加上日军作战能力强悍,装备精良,别说是一个师,他李云龙就是有十个师,打下太原城的几率也基本上等同于零。
所以实际意义上的外线作战支援韩征就不用想了。
像人家山本特工队执行斩首行动时日军两大旅团的开进掩护也不用想。
根本就没这样的条件。
八路军总部也不会为了韩征这支小小的特种作战部队冒这么大的风险。
实际的情况是,别说是两个旅团了,韩征一行就连一个排的外线配合兵力都没有。
可以说是除了自己的特战队之外,一兵一卒都没有。
可韩正却坚信自己拥有最强有力的外线配合。
为什么?
很简单,外线配合作战,最终目的是为了掩护特种作战的斩首行动。
韩征自然找不到这样的援军,更没有如此强有力的后盾。
但日军马上就要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大扫荡计划了,驻山西第一军同样不会例外。
绝佳的机会,千载难逢!
不需要外线配合去吸引太原城中的日军的注意力,太原城中的日军因为要对八路军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注意力早就被吸引了出去。
韩征的计划也很简单,自己的斩首行动一定要卡好那个时间点。
什么时间点?
不早不晚,日军刚刚发动大扫荡的那个时间点。
如果是在大扫荡之前,日军司令部遭遇偷袭,或许会引来鬼子更加残酷的报复。
如果是在大扫荡之后,那也没有什么必要。
只有正是鬼子开始扫荡的时候,突然打掉他们的司令部,或能起到粉碎日军扫荡计划的作用。
至于韩征的计划,举个简单的例子,站在上帝的视角去俯瞰全局:
日军针对八路军根据地发动大扫荡,这是一盘大棋,作战的双方是八路军主力和日军主力。
像是两道洪流相撞。
韩征带领的特战队则是其中一颗激流勇进的石子,披荆斩浪,日军主力洪流迎面覆盖过来的时候,隐藏自己,逆着洪流接近日军主力的最中心点,也就是日军第一军司令部。
然后直接将它干掉。
日军第一军司令部要是被野狼特战队端掉,对于日军的大扫荡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或许能逼迫这股洪流顺势退卷回去。
而这正是韩征最想达到的战略目标。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野狼特战队的这次斩首行动,非但有外线配合作战兵力,而且还是绝佳的外线配合作战。
还有什么能比日军主动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投放出去更加的“天赐良机”呢?
第三点,里应外合。
有二号的存在,外加上太原城中一些地下党同志的随时配合,这一点条件也是满足的。
第四点,一支作战能力强悍,装备精良的特种作战小队。
这毋庸置疑。
野狼特战队的作战能力之强悍,经过这么久时间的坚持特训、作战能力的提升,在系统的加持作用下,甚至就连韩征都不清楚自己的队员们现在到底有多么变态了。
或许真正战斗爆发的时候,也会给自己一个惊喜吧!
此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无限军功从亮剑副本开始
第176章 洪流席卷 激流勇进 冤家路窄
滔天的洪流如期而至。
五月一日,侵华日军调集日伪军五万余人,在空军的配合下,出动坦克、装甲车数百辆,由其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八路军冀中军民发动了残酷的“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史称,五一大扫荡。
洪流的席卷之下,八路军主力激流勇进,顽强抵抗。
双方展开了围剿与反围剿,扫荡与反扫荡的惨烈作战。
而处于两道交锋洪流的中段,谁也没有注意到,一个毫不起眼的只有十几人的小股作战队伍,正逆着日军主力洪流缓缓开进着。
……
冯谢青满是震撼地望着韩征,就在一周前,韩征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情报,笃定日军的大扫荡会比二号传回来的情报时间提前。
现在事实证明了一切,刚刚月初,日军的大扫荡就突然开始了。
“一号,鬼子的扫荡果然提前了。”
“很好理解,小鬼子大扫荡的计划虽然制定的周密,但他们也害怕有走漏的风险,所以干脆提前开启扫荡计划,这样可以让咱们措手不及。”韩征对此早有所料。
“那总部那边儿?”
“放心吧,咱们侦察到的情报和推测分析政委都已经向总部汇报了上去,听政委说,在一周之前总部就已经开始制定相对应的突围和撤离计划了。”韩征说着,大后方的稳定也让他可以全心全意的进行这次斩首行动。
冯谢青松了口气,又想到一事,道:“一号,二号那边似乎出了点儿问题,前不久他动用了秘密联络方式向咱们传达了信息,他手下的一位线人暴露牺牲,但好在他自身暂时没有暴露的危险,后来我按照他的计划派人去地点接头,故意暴露,又顺利的逃脱了日伪军的追捕。”
“哦,二号还说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他现在成功的打入了敌人的情报部门。”
韩征点了点头,沉默了片刻,道:“从现在开始,咱们与二号之间的联系由双向联系变为单向联系,我们绝不能主动和他联系,他如果需要情报发送,咱们再被动接收。”
“是。”
望了望天色,已经过了正午,队员们才吃过携带的干粮。
每人负重25公斤可不轻松,更是长途跋涉,韩征下令暂时原地休息,侦察手冯谢青和孙哲夫负责警戒。
正午的太阳已经有了几分烈意,直照得人有些眼花,和尚拉耷拉下眼皮子问道:“小鬼子的部队一直在开进,已经有好几波从咱们身边儿摸索过去了,一号,咱们接下来怎么行动?”
“继续等,隐蔽自己。”
“还等啊!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和尚有些心急。
韩征道:“等到双方作战白热化,等到鬼子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了过去,那就是咱们迅速摸进的机会,记住,斩首行动的精髓就在于一个突然性,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