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耍无赖不就行了
勉强还算浓稠的米粥,份量也算足,糙米煮成,还夹杂着许多的稻壳,混合着灰黄色的米糠,又掺杂了好几种叫不出名字的豆子,没有半点油星,更没有放半点调料,凑上去细闻,还能闻到一股说不出来的怪味,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嗅到微弱的粮食清香。
无奈的悄悄叹了口气,张志硬着头皮端起面前的粥碗,向端碗蹲坐在旁边的汉军将士强笑说道:“众位将士,请了。”
说完,张志奋力将粥碗抬到了嘴边,用筷子把米粥往嘴里扒拉,然后努力咀嚼米粥里掺杂的豆子,豆类特有的怪味和米糠的涩味也迅速充满了张志的口腔,让张志几次张嘴想吐,但张志还是强忍住了这个冲动,无比痛苦的用力将豆子嚼碎,强行咽下肚中,然后一边痛苦的继续扒拉入嘴,一边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不管多难吃都得吃,要让士卒知道我和他们一起同甘共苦,而且豆子里的维生素,也是我身体必需的养分。”
与现代人张志不同,汉军将士却普遍吃得飞快自然,原因也无他,汉军将士基本上都是吃这些粗糙食物长大成人的,早就习惯了陈米的糠味和豆类的怪味,而且在战事紧张和粮食歉收的时候,很多汉军将士还连这样的粗糙食物都吃不上,连续很长时间靠麸皮和野菜充饥的情况都遇到过。
汉军将士吃得这么飞快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已经分发到了他们面前的两包方便面,一包葱香排骨面和一包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一名士卒首先把米粥吃完后,马上就拿起了酸菜牛肉面准备泡面,张志赶紧说道:“慢着,先吃葱香排骨面,然后再吃酸菜牛肉面,不然酸菜牛肉面的味道太重,再吃葱香排骨面就没味道了。”
按照张志的指点,汉军将士全都选择了先吃葱香排骨面,葱油和化工材料调配出来的肉香弥漫后,兴奋欢喜的表情也出现在了汉军将士的脸庞上,一名汉军将士还无比陶醉的说道:“太香了,真想一辈子都吃这种方便面啊。”
众将士纷纷点头附和,然后才刚等面饼泡软,立即就迫不及待的搅拌面条,然后无比珍惜的小口小口嚼细白面做成的香软面条——不说调料油脂了,就是精细面粉,也是他们之前连过年时都吃不上的绝世美味,接着又把汤汁喝得干干净净,连一滴都舍不得浪费。
出现在张志今天早上才随机抽取到的酸菜牛肉面登场,才刚把第一口夹杂着美味酸菜的方便面夹进口中咀嚼,好几名汉军将士都激动的大喊了起来,“好吃!这种方便面更好吃!不但更香,还真的有菜!”
“明廷,以后能不能天天让我们吃这种酸菜面?这种方便面,实在是太好吃了!”这个恳求马上得到了许多人的附和。
“不能。”还没把米粥吃完一半的张志笑着摇头,说道:“第一,天天给你们吃一种方便面,你们肯定会吃腻,第二,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种更好吃的方便面给你们吃。不过既然你们喜欢,那今天晚上继续吃酸菜牛肉面。”
张志的回答让在场的汉军将士欢声四起,还有许多汉军将士这么喊叫,“郡兵快来攻城!快来攻城!让我们今天中午也可以再吃两包方便面!”
最后,还是一名汉军督佰看出了张志的难以下咽,主动提出帮忙,这才把张志剩下的半碗豆米粥消灭干净,跑到汉军队伍中作秀的张志也这才摆脱这个时代可怕食物的折磨,赶紧拿起了方便面给自己泡面,同时也不得不在心里承认道:“宁可吃出三高,我也不想再吃这个时代的军队伙食了。这个时代的人,日子过得真是苦啊。”
吃完了早饭后,按照毋敛汉军决策层的安排,在毋敛老兵率领下,新兵数量几乎接近九成的汉军将士马上就开始了军事训练,利用城内街道上的狭窄空间,抓紧时间练习最基本的劈砍捅刺,还因为早饭热量充足的缘故,把大部分都是缴获而来的铁刀长矛演练得虎虎生风,颇有气势,张志则装模作样的欣赏了一番,然后才领着张价等亲兵登上南门城上,查看敌情变化。
和城里的驻军一样,城上的汉军将士也在抓紧时间,利用城墙上方的狭窄空间,轮流练习劈砍捅刺等最基本的战斗动作,一名大嗓门汉军将士则站在箭垛旁边,拿着一个方便面包装箱做成的纸喇叭对着城外大喊……
“郡兵兄弟们,快过来吃面,桶里装的是已经泡好了的方便面,又香又咸又好吃,我们保证没有下毒,也保证不会放箭,只是想让你们尝一尝方便面的味道,过来吃一口,你们就知道这种方便面有多好吃了!”
“郡兵兄弟们,你们几个月没吃盐巴了吧?快来吃我们的方便面,我们的方便面里有很多盐巴,保管好吃!”
宣传手一直都在努力喊叫呼唤,然而张志走到了箭垛旁边时,却看到一桶已经泡好的方便面虽然就放在护城河桥上,正在远处巡逻的郡兵哨队却没有一个人听劝过来尝试,张志便又向负责南门主战场的赵全问道:“面放下去多久了?”
“半个多时辰了。”赵全如实回答,又说道:“不愧是正规军,纪律确实要比乌合之众严格得多,放下去这么久,又喊了这么久,居然楞是没有一个人过来试一下。”
“不是好消息,纪律越严格,我们就越难对付。”张志苦笑,又问道:“郡兵营地有什么动静?”
“派了很多人到附近去砍竹子和砍木头,看样子已经在抓紧时间赶造攻城武器了。”
赵全回答,又不无忧虑的说道:“就看苏鼎那个匹夫怎么打了,他如果急着破城,只造一些简单的飞梯和擂木就来攻城,那我们倒是好对付。但他如果沉住了气,耐心造出了云梯车、投石机和撞城车这些攻城武器,甚至还填平了几段护城河,然后再从容发起攻城,那我们这场仗就有得打了。毕竟,我们的新兵太多,毋敛的城墙也不是太高太厚。”
知道自军整体战斗力和郡兵之间的差距,张志也点头同意了这个分析,然后眺望远处的郡兵营地时,张志突然灵机一动,说道:“没关系,苏鼎匹夫不急,我们想办法让他急,让他觉得破城有望,不做充足准备就来攻城,让我们先利用城防优势和兵力数量的优势给郡兵来一个下马威,如此既可以鼓舞我们的士气,也可以打击郡兵的军心士气。”
“明廷,听你的口气,你有办法让苏鼎匹夫不做充分准备就来攻城?”赵全惊讶问道。
“忘了你的老搭档朱相了?忘了朱相一年多前,曾经在苏鼎帐下效力过一段时间了?”
张志微笑反问,又说道:“假如赵将军你是苏鼎,你的老部下朱相突然派人和你联系,说是他准备在你攻城的时候突然发难,从城里发起偷袭,打开城门迎接你的军队进城,你是选择尽快发起攻城?还是选择耐心沉住气,等造足了攻城武器再发起攻城?”
赵全仔细一想发现也是,顿时惊喜说道:“明廷妙计,让朱相出面诈降,确实有可能骗得苏鼎匹夫着急发起攻城,他的兵力本来就不占优势,又准备不足就过早发起进攻,我们守起来不但更有把握,还可以乘机重创郡兵,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战事。”
张志笑笑,立即让张价派人去请朱相商议,然后又在朱相赶来时对他耳提面命了一番,让他在城楼里匆匆写好了一道诈降书信,又让朱相自行出面,安排了一个不知情的新兵从位于山腰的东门出城,潜往郡兵营地去给苏鼎送信。
让朱相自行安排一个不知情的新兵出城送信是张志的意思,目的当然是为了怕信使知道内情,被苏鼎看出破绽,然而让张志哭笑不得的是,这个新兵从东门出城后,竟然没走多远就躲了起来,等朱相下城后就马上回到东门城下要求回城,把朱相写的诈降书信送到张志面前告密,说是为了报答张志让他每天都能吃上方便面的恩情,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叛张志。
最后,张志也没了办法,也只能是对这名忠心新兵说明了实情,亲口答应在他归来后给予重赏,还有把他安排进自己的亲兵队任职,又亲自教给了他一些取信于苏鼎的说词,然后才让这名忠心新兵改为从北门出城,迂回前往郡兵营地送信诈降。
“想不到方便面在这个时代竟然有这么大的魔力,我的士卒,居然连我的将领都没有办法让他们叛变。”
张志苦笑着叹息这句话以后,突然又有亲兵来报,说是负责卒使毋敛尉曹求见,然后尉曹在来到张志的面前时,还一见面就笑眯眯的拱手说道:“明廷,属下不辱使命,你交代的纸甲和塑料甲衣,属下领着工匠琢磨了两天两夜时间,终于都造出来了。”
“效果怎么样?”手里正缺盔甲的张志马上就站了起来,焦急问道:“能不能挡刀防箭?”
“明廷,眼见为实。”尉曹笑得更加开心,说道:“还是请明廷亲临现场,亲眼看一看纸甲和塑料甲衣究竟有多结实,属下冒昧,已经让人在工坊那里做好了准备,请明廷亲自过去检验。”
光是看尉曹的开心笑容,张志就知道效果一定差不了,也立即就命令道:“快,带我去工坊。张价,派人去请傅恭、赵全和朱相到工坊,让他们也去看一看我们的新盔甲到底怎么样。”
…………
毋敛工匠试制的纸甲十分类似于鱼鳞甲,工艺则很有创意,就是把一个瓦楞纸方便面箱去掉上下沿,裁减成八个长条,两个侧沿各一条,包装箱的正反面则各自剪裁成三条,浸水消除瓦楞纸的弹性之后,压实再烘干,再压实后对折两次,制成一个大约四寸长三寸宽的长方形厚纸片。
再把几个这样的厚纸片重叠在一起压实,钻孔以细麻绳固定,便制成一个大约两寸厚的甲片,再用结实耐磨的细麻绳串连甲片,仿造蜀汉军队中高级将领和一线精锐才有资格穿戴的筒袖铠款式,制成带有护肩的盔甲,还有配备了一件过膝的甲裙保护下半身,穿在草人上看上去略显臃肿,但重量却远比铁甲为轻,穿在身上也比穿戴铁甲活动更加方便。
塑料甲的工艺很简单,就是把方便面的包装袋裁剪成相同大小,二十五层叠在一起缝住四角固定,制成一片塑料甲片,再以一件成本最低的麻质甲衣为基础,把甲片缝上去布满麻甲,同样有甲裙,穿在草人身上和衣服差不多,只不过毋敛工匠的手艺差了一些,又不懂得搭配颜色,各种各样的方便面包装袋五颜六色,看上去花里胡哨,显得颇为可笑。
当然,是否臃肿和是否好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防御力,为了检验这点,张志特意安排亲兵拿来了毋敛城里最好的弓弩,让臂力最强的赵全当众拉弓放箭,在不同距离射击纸甲和塑料甲衣,以此验证这两种新式盔甲的防御效果。
试验的结果让张志和毋敛三将全部喜出望外,在五十步外用强弓强弩射击纸甲,弓箭仅仅只是入纸不到半寸便自行落地,弩箭射得只是稍微深些,然后同样自行掉落地面,双双都是连嵌在甲上都没有做到。
距离拉近到四十步,弓箭弩箭同样没能嵌在甲上;然后还是拉近到了三十步,强弩射出的羽箭才勉强达到了嵌甲效果;而拉近到了二十步后,弓弩羽箭虽然都达到了嵌甲效果,却仍然还是无法射穿厚达两寸的紧实瓦楞纸;最后还是拉近到了十步之内,强弩射出的羽箭才勉强穿透瓦楞纸甲片,但箭尖也仅仅只是刚刚穿过甲片,露头不到半分。
见此情景,欢喜万分的赵全又赶紧改用刀矛试验,结果环首铁刀全力砍在纸甲上,不要说是砍穿了,就连半寸深的缺口都没有留下,改用刀尖捅,也同样没能捅穿纸甲,然后还是换成了铁头长矛,才勉强刺出了一个一寸半深的创口,仍然还是没能直接捅穿纸甲。
“不比玄甲(铁甲)差,绝对不比玄甲差!”
傅恭和赵全等人一起欢喜大喊,张志也强忍激动,赶紧让赵全继续试验塑料甲衣的防御效果,结果发现塑料甲衣虽然能被长矛和刀尖刺穿,却根本不怕刀砍,同时在三十步内,除非是被强弓劲弩正面射中,否则一旦稍微偏斜就立即滑开,防御效果虽然比不上牛皮做成的皮甲,也肯定有怕火的弱点,但是成本却低得多,用来抵挡流矢和刀砍绝对没有问题。
反复试验证明了这一点,张志和在场的毋敛文武当然个个喜笑颜开,手舞足蹈,欢呼从此解决盔甲问题,赵全还迫不及待的对尉曹说道:“快,多造一些这两种盔甲,让我们的将士每人都能穿上一套!最好是多造纸甲,这种纸甲简直比得上真的筒袖铠了,穿在身上比铁做的两当铠还安全!”
“赵将军,你可为难死下官了。”尉曹苦笑着说道:“首先是材料现在远远不足,其次是造纸甲实在是太耗人手和工艺了,如果要大量造的话,装方便面的那种怪纸浸水后就不能用火烘干,只能是晒干或者吹干,这样更耗时间。”
“不要急,慢慢来。”张志接过话头,说道:“包装箱和塑料袋,我会每天都给你,你要做的就是材料送到后,尽快组织工匠把盔甲造出来,不用担心雇佣工匠的工钱,如果钱实在不够,我们可以拿方便面当工钱发给工匠。但是质量你一定要控制好,千万不能粗制滥造,滥竽充数,这关系到我们将士的性命。”
尉曹赶紧拱手答应,旁边的傅恭则建议道:“明廷,给我们的塑料甲衣改一个名字吧,这么叫实在太拗口了,要不,把塑料甲衣叫彩甲如何?”
“好名字。”张志当即点头,说道:“就叫彩甲,装备彩甲的士卒,我们也直接叫彩甲兵,装备纸甲的叫纸甲兵,这样指挥起来也方便一些。”
赵全和朱相等人一起叫好,还抢着试穿已经制好的纸甲和彩甲体验感觉,张志则拿起了一片已经制造好的纸甲甲片,微笑着在心里自言自语道:“方便面的油水,算是被我又给榨出一大笔来了。只要能够多给我一些时间练兵制甲,扩军备战,还有砍高档木材卖钱换方便面,卖方便面换军费换军需物资,反攻拿下整个南中,或许还真不是毫无希望。”
“冷静,先别想这么远,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打退城外的郡兵,还有尽可能收编那些有可能加入我们的郡兵。”
还是在提醒自己的首要目标是挡住城外的郡兵时,张志才想起那名忠心新兵告发朱相叛变的事,忙把傅恭、赵全和朱相三将叫到旁边的无人处,把情况低声告诉给了他们,结果傅恭和赵全听了自然一起哄堂大笑,朱相也是忍俊不禁,不得不自嘲道:“谢天谢地,幸亏末将对明廷忠心耿耿,没有真的向苏鼎那个匹夫请降,不然的话,我如果有什么二心,不用明廷动手,我的麾下将士就得先拔刀子把我砍了啊!”
傅恭和赵全再次大笑的时候,张志也在心里微笑说道:“你知道就好,有方便面在手,这个时代的穷大兵那个舍得背叛我跟你们走?故意让傅恭和赵全知道,也是给他们敲一敲警钟。”
第一百零九章 耍无赖不就行了
“明廷,求求你把方便面再给我一包!只要再给我一包,我的命就是你的了!”
屯长赵全带了头,另一个屯长朱相和除张咎之外的毋敛七曹官也有样学样,运筷如飞的把剩下半软方便面扒拉得精光,又把面汤喝得点滴不剩,然后争着抢着离西,争先恐后的冲到了张志面前单膝跪下,捧着碗昂着头叫嚷……
“属下等誓死追随明廷起兵复国,赴汤蹈火,粉身碎骨,矢志不渝!如有异心,天打雷劈,天地不容!还请明廷开恩,再给属下一包方便面!”
看看朱相和赵全等人坚定的面孔,期盼的表情,张志难免有些张口结舌,半晌才苦笑说道:“太夸张了吧?为了一包方便面,至于把话说得这么严重吗?”
“就是,就是。”旁边的傅恭捧着碗附和,一边舔着碗边残余的汤汁,一边指着张志面前剩下的方便面说道:“没看到明廷那里还剩那么多吗?只要你们立志报国,忠心辅佐明廷起兵复国,明廷还会亏待了你们?”
言罢,傅恭又转向张志说道:“明廷,你是知道的,下官从一开始就誓死支持你起兵复国,所以看着下官这点忠心的份上,能不能再给下官一包方便面?”
“明廷,老朽厚颜,也向你多讨要一包。”张咎也舔着嘴唇说道:“老朽想带回去家里去,让家里人一个尝一点。”
“一帮吃货!”
张志在心里腹诽了一句,然后才拆开包装箱,把包装箱里的方便面全部倒出来,拿起分发道:“来,这里还剩三十八包,你们一个人再分三包。”
“多谢明廷!”
堂上象炸了锅,毋敛文武全都欢呼着冲到张志面前,七手八脚的去抢张志面前的方便面,然后手忙脚乱的撕开包装袋,倒出面饼和调料,嘴里还全都喊叫不绝,“快,快,给我滚汤!给我滚汤!”
很可惜,县寺后厨送来的开水根本不够分,只有不到一半人领到了足够分量的开水泡面,剩下的另一半人也因此急得连吼带叫,咆哮着要求赶紧烧水,张志一看不妙,也只好赶紧转向旁边的张价,向正捧着面碗狼吞虎咽的张价吩咐道:“张价,快去后厨,叫他们再烧一些滚汤送来,记得要多烧一些。”
张价嚼着面含糊答应,然后捧着面碗冲向后厨,张志也这才又转向没有分到开水的毋敛文武说道:“众位,滚汤一会就来,我们先吃点菜,,喝点酒,等滚汤来了再泡面。”
“明廷,你吃吧,我们喝点酒就行了。”傅恭答道:“吃了你的方便面,现在不管是什么山珍海味,下官都吃不下去了。”
众人纷纷附和,都表示自己现在不管吃什么都不会香,只想吃泡面,张志无奈,也只好点头同意,然后又拿起筷子,顺手夹起了一块后厨送来的蒸猪肉放进嘴里,在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品尝这个时代的食物。
不尝还好,蒸猪肉才刚放进嘴里,一股腥骚怪味就直冲张志的脑门,同时嘴里还没有任何咸味、鲜味和香味,古怪口感让张志忍不住张嘴一喷,把后厨好不容易蒸好的肉块直接喷在了面前的案几上,又逼得张志赶紧端起要勺子舀在杯里的浊酒一口含住,奋力用淡得如同清水一样的浊酒漱口。
再接着,还是把漱口的酒喷在了地上后,张志才吐着残酒惨叫道:“这是什么肉?怎么这么腥这么骚?什么怪味道?”
“怪味道?”正在等开水的张咎有些奇怪,便也夹了一块蒸肉,咀嚼品尝了一下,然后更加奇怪的说道:“不怪啊?就是蒸猪头肉的味道啊?只不过现在毋敛缺盐,盐放少了点。”
“蒸猪头肉?”
光是听到这个菜名,张志就有一种油腻反胃的感觉,然后张志也学乖了,去夹生鱼片蘸蘸料时选择了小心翼翼,只敢轻微蘸一点暗绿色的古怪蘸料,放进嘴里时也十分小心,结果不出张志所料,这种用不知植物捣成的蘸料味道果然是比颜色更加古怪,只是略带辛冲毫无盐味,与后世的生鱼片完全就是两种味道。
再尝白水煮菜时,味道倒是稍微正常一点,但是清汤寡水,除了菜叶味以外再没有任何味道。
主食米粥同样可怕,没有放任何调料就算了,米糠多稻壳多同样也就算了,粥里竟然还放着几块油得发亮的肥猪肉块,所以只是喝得一口,张志就只能是放下粥碗,然后哭丧着脸在心里说道:“算了,我还是也吃方便面吧,这个时代的饭菜,我实在是消受不起。”
众人望眼欲穿的等待中,满满几釜开水终于送到了堂上,然后毋敛文武当然是象饿虎扑食一样的冲上去,争着抢着的舀水泡面,张志又赏给了张价两包方便面后,也自己动手给自己泡了一碗面。
接下来的画面更加精彩,诱人的方便面调料香味道弥漫间,毋敛文武端着碗一边大力嗅闻,一边心急如焚的等待面饼泡软,接着又一个比一个飞快的往嘴里扒面,吃得是眉花眼笑,赞不绝口,连那怕一滴汤汁都舍不得浪费。
这还不算,随着香味的向外扩散,前堂门前还很快就挤满了毋敛县寺的差役小吏,一个个努力睁大鼻孔,一边眼巴巴的看着正在吃面的毋敛文武,一边拼命吸嗅着空气中弥漫的方便面香味,不少人还直接流下了哈喇子,也没有一个不是可怜巴巴的看着张志,满脸欲言又止。
忍受不了这么多可怜巴巴的目光,张志亲自把剩下的两包面泡在了一个大碗里,然后端到堂下递给那些差役小吏说道:“来,一个尝一点吧。”
“谢明廷!”
巨大的感谢声几乎把张志的耳膜震破,再紧接着,众小吏和众差役你争我夺,轮流用筷子夹起一点方便面品尝,满脸陶醉的大呼小叫,还为了谁能多吃一点发生了口角,差点没有当着张志的面直接在堂下打起。
最后,这一大碗面不但连汤汁都被喝光,还连碗都被舔得干干净净。
“现在才知道,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有多幸福,生活在古代有多悲惨。”
终于知道了方便面对这个时代的土著有多大的杀伤力后,张志又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毋敛文武虽然个个都在舔碗舔嘴角,却每个人都还留下了一两包方便面,象宝贝一样的捂在怀里,说什么都不肯放手。张志奇怪,便问道:“怎么不吃了?滚汤还多啊,想吃就再泡。”
“明廷,老朽想带回家去给家里人也尝一尝。”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舍得一次吃完?”
“明廷,下官想留着明天再吃。”
听了众人的解释,张志难免哈哈大笑,说道:“吃吧,喜欢吃就都吃了吧,先把肚子吃饱,一会我再拿一些给你们,让你们带回去给家里人品尝。”
“真的?这种神物,明廷你手里还有?”傅恭惊喜问道:“诸葛丞相在梦里给了你多少?”
“具体有多少是秘密,不能告诉你们。”张志微笑说道:“但我可以保证,以后只要你们忠心追随我起兵复国,我以后可以让你们每天都吃上这种方便面。”
无比惊喜的互相对视了一眼,毋敛众文武一起抱拳拱手,异口同声的说道:“请明廷放心,我等定当忠心报国,誓死追随明廷起兵复国!”
“明廷,我们也愿意追随你起兵复国!”
堂下的小吏和差役也呼啦啦的跪满了一片,争先恐后的抱拳拱手,七嘴八舌的喊叫嚷嚷,“明廷,我们愿意追随你起兵复国,誓死报效我们大汉朝廷,请明廷开恩,再让我们吃点这种神面。”
看到这样的情况,之前还在担心部下忠诚度和士气低得可怜的张志当然是松了口气,再一盘算后,张志又想出了一个主意,暗道:“是个机会,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再加强一下这些人对我的忠心。”
想到这里,张志又略一思索,很快就向堂下的小吏和差役说道:“都起来吧,你们对大汉江山的耿耿忠心,本官替大汉朝廷领了。去,多烧一些滚汤,然后每个人都拿一个碗和一双筷子来准备吃面。”
虽然只有二三十人,众差役和小吏还是马上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音,然后连滚带爬的冲向后厨烧水取碗,张志则又对已经在重新泡面的毋敛文武说道:“快吃,吃完了我带你们去看一些东西。”
毋敛文武答应,赶紧又手忙脚乱的拌面吃面,而当众人全部放下面碗后,张志招呼毋敛文武全部进了后堂,让张价随便找了一个空房间,打开门对众人说道:“你们看清楚了,这个房间里,是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
“回禀明廷,看清楚了,什么都没有。”众人一起回答道。
“很好。”张志又说道:“现在你们都出去,全部背对房门,不许偷看。”
众人答应,全部依令出门背对房间,也果然乖乖没有一个人回头偷看,张志不放心,又亲手把房门关好,用身体堵住了门缝,然后才低声命令打开空间仓库,又低声说道:“取出五百包方便面。”
依然还是象变魔术,十六箱零二十包华丰三鲜伊面,马上就凭空出现在了这个空房间的地上,张志也这才打开房门,向背对房门的毋敛众文武说道:“好了,现在可以回头进来了。”
话音刚落,毋敛文武一起扭身回头,看到房内凭空出现了无数方便面后,毋敛文武没有一个不是惊叫出声,也没有一个不快步冲进房中,冲到那堆方便面面前拿起细看,口中惊叫不绝,“怎么回事?怎么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神面?”
“这就是诸葛丞相的神力。”张志关上房门,向毋敛众文武说道:“现在我告诉你们一个机密,你们绝对不能外传,诸葛丞相的在天之灵为了帮助本官复兴大汉,特地赐给了本官一项神力,那就是可以随时在没有旁人的地方,取出他赐给我们大汉军队的方便面。也除了我之外,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取出他赐给我们大汉军队的方便面。”
“所以你们放心。”张志又说道:“只要有我在,你们这些人就有天天可以吃饱的方便面,但我本人如果有什么闪失,你们就永远别想再拿到那怕一包方便面。还有,如果谁对大汉朝廷存有异心,企图背叛于我,那他不但这辈子休想再吃到方便面,本官还绝对不会轻饶了他!”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张志变出这么多方便面,毋敛众文武当然不会相信张志的这番鬼扯威胁,但正是因为亲眼看到了这样的神迹,在场的毋敛文武不但没有任何的质疑,还全部都向张志双膝跪下,每一个人都发了一个又毒又重的誓,表示自己不惜万死也要支持张志起兵复汉,忠诚度的具体数值也大为提高。
“很好。”张志满意点头,说道:“那从现在开始,你们就都是本官的心腹了,记住,我刚才说的话,你们绝对不能再告诉任何人,也绝对不能再告诉任何人,这些方便面究竟是从那里来的。听清楚了没有?”
“听清楚了。”毋敛众文武整齐答道。
张志再次点头,说道:“好了,现在你们一个人领一箱方便面,带回去给你们的家人品尝吧。剩下的方便面也全部带上,拿去给外面那些差役和小吏吃,然后我们赶紧商量起兵大事,本官今天撕了陈粲逆贼的公文,他收到消息肯定会马上出兵攻打我们,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按照张志的命令,毋敛众文武先是欢天喜地的每人领到了一箱方便面,然后又把剩下的方便面拿出去分发给县寺的差役和小吏,接着就赶紧在差役小吏的激动欢呼声中,直接在县寺大堂上商量起了如何起兵复国的大事。
起兵复国的紧要大事当然是扩军备战,虽说张志目前手里有着坑爹系统援助的方便面,再加上县库里好歹还有着一些存粮,粮草问题暂时不用操心,但鉴于毋敛县的人口数量过于单薄,还有武器装备方面的问题,张志与毋敛文武仔细商量了许久,还是只能决定把军队扩编为六个屯六百余人,另外再组织县中差役补充可靠人手,给张志组建一个队五十人的亲兵队。
计划扩编的六个屯,张志决定由傅恭、赵全和朱相三人每人统领两个屯,三人也一起改称曲将,同时让毋敛贼曹升任县尉,主持县中治安。
仓曹张咎兼任县丞,除了继续掌管县中仓库外,还负责统领毋敛诸曹辅佐张志主持军政事务,另外张志又接受张咎建议,从县寺小吏中挑选三个人出来担任田曹、辞曹和贼曹,补充满毋敛县的十曹编制。
除此之外,张志又采纳了傅恭的建议,决定第二天在毋敛县的南门城外,召开一个誓师大会,发布檄文正式宣布起兵复汉,号召毋敛的适龄男子踊跃投军。
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张志又向负责管理和组织集市的集曹莫声说道:“莫集曹,明天的誓师大会上,你多准备一些柴草和一些大釜,让人多烧一些滚汤,再多准备一些碗筷,我要让参加誓师大会的百姓都尝一尝方便面,鼓舞一下民心,也号召毋敛百姓踊跃投军,尽快把我们的兵员补充到位。”
集曹莫声答应,傅恭则提醒道:“明廷,那你一定得多安排一些人手维持秩序,不然的话,属下担心现场恐怕会一片大乱。”
考虑到毋敛文武和县寺差役之前在方便面面前的那副谗样,张志深以为是,也当即命令赵全率领本部人马在第二天负责维持秩序,以免出现混乱。
赵全一口答应,然后又说道:“明廷,末将也有一个建议,毋敛县中,以麻尾一带的莫姓势力最大,家主莫诸的在地方上的威望最高,他居住的莫家寨里不但钱粮多奴仆多,听说还藏有许多武器和没上户口的隐户,如果我们能够争取到莫氏家族的支持,不但马上可以得到许多钱粮武器,还可以补充许多兵员,要不我们联系一下莫家,请莫寨主莫诸明天也来参加我们的誓师大会,劝说他出钱出力帮助我们起兵复国。”
还是得赵全提醒,张志才在原来那个张志的记忆中搜寻到了这么一个情况,在毋敛县的境内,确实有着一个叫做莫诸的豪强地主,不但事实上控制了毋敛境内产粮最多的麻尾一带,家中奴仆数以百计,听说还暗藏了许多没有在毋敛县寺登记造册的人口,只不过莫姓势力过于庞大,即便是毋敛县寺,也不敢到他们的寨子去仔细清查人口,统计麻尾一带的真正人口数量。
不仅如此,仔细搜寻上一个张志的记忆后,张志还又猛然想起,刚刚才被自己委以组织誓师大会重任的集曹莫声,还就是莫氏家族的成员——也极有可能是莫氏家族安插进毋敛县寺的眼线。
想到这点,张志忙将目光转向莫声,问道:“莫集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莫诸莫寨主好象是你的族兄吧?以你之见,你的族兄是否有可能答应全力帮助我们起兵复国?”
众人的目光全都转向了莫声,莫声则明显面带难色,半晌才犹豫着说道:“明廷恕罪,莫诸虽然是属下的族兄,但是属下与他并不熟悉,猜不到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这家伙好象没说真话。”张志察言观色,在心中得出结论,但是张志又不可能强迫莫声给出肯定答案,只能是盘算着说道:“那这样吧,乘着现在时间还早,麻烦那一位代笔,替我给莫寨主写一道书信,邀请他明天到毋敛城里来与我见面,让我亲自和他谈一谈,看一看他对我们起兵复国是什么态度立场。”
“明廷,属下的文笔还过得去,让属下替你代笔吧。”莫声抢着说道。
张志开口同意,莫声忙让人取来竹简和毛笔,当着众人的面替张志书写文书邀请自己的族长莫诸前来与张志见面,结果也就在这个时候,张咎突然上前附到了张志的耳边,低声说道:“明廷,小心点莫诸,老朽与他见过几次面,感觉这个人野心很大,为人还相当自私,恐怕不会那么容易答应给我们帮忙。”
张志点头却不说话,只是在心里说道:“不给我帮忙没关系,但是千万别捣乱,我的身边本来就是强敌环伺,如果境内的豪强大户又闹起事来,我的麻烦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