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高年产9百万吨后,产量这才平稳了下来。
但石油危机之后,油价暴涨导致合成橡胶的成本也跟着暴涨了好几倍,以至于去年合成橡胶的产量直接少了170万吨,然后天然橡胶的产量、价格和市场需求量不可避免的再次上扬。
而且优质天然橡胶即便是几十年后,都是无可替代的好东西,颜同别说运100吨橡胶进港岛,就是一万,几万吨都吃的下。
这要是岛国,几十万吨都没问题。
老实说,这确实是笔好好生意,天然原材料来源基本上全靠进口的岛国人,甚至很可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等颜同带着100吨橡胶的3万美金交给丹尼后,很快一仓库的木材和十几根象牙又出现在他面前。
不过颜同这次就不愿意做了。
不是他不想赚钱,实在是为了讨好丹尼,他也就赚个运费而已。
而且这些玩意泰国、马来同样有的是。
真想做的话,哪里还需要帮别人赚钱,可一想到李长亨的吩咐,颜同最后只能忍着少赚钱的不甘,继续帮丹尼出货去岛国。
这要是真打通了好几个国家的渠道,有人帮丹尼算了算,一年赚一两千万美金完全没问题的。
毫无意外随着赚到的钱越来越多,丹尼会更加看重颜同。
------
时间放回当初李长亨和颜同通过时。
李长亨挂断了颜同的电话后,期待着拍马屁拍了十几年的颜同,能忽悠住丹尼那个纨绔,随后就把注意力放在布桑矿业上。
按照向自己透露消息的弗朗西斯的说法,布桑矿业和布莱克矿业公司谈了一个多星期,这才接受布莱克矿业以1200万美金,获得金矿20%股权的投资。
而李长亨第一时间就注意到,这次投资入股的不是布桑矿业,而是金矿。
稍微一想,李长亨基本上就确定,布莱克矿业被算计了。
假设金矿是真的,布桑矿业一旦上市,市值绝不仅仅只按照金矿的价值来决定。
华尔街最喜欢卖故事,甚至只要故事讲的好,市值远超实际价值好几倍,都不是没可能。
而发现金矿的威尔斯-布桑和麦克-阿斯塔,会被无数股民追捧,然后华尔街对布桑矿业的估值前,肯定会先炒热威尔斯和麦克两人。
要是股民认可威尔斯和麦克的专业性,又期待着他们能再次找到新矿,这就和未来很多风险投资经理忽悠人时,说自己投资的诀窍是先看管理层。
那么布桑矿业的市值绝对能超过金矿真正的价值。
也就是说仅仅只是入股金矿的布莱克矿业,其实是吃大亏的。
但李长亨相信布莱克矿业绝对不傻,反而有些聪明反被聪明误。
直接要金矿的所有权,华尔街和政客的目光首先还会放在布桑矿业上。
毕竟比起布莱克矿业来说,布桑矿业的规模和关系网差了好几个级别,更容易搞到手。
今后无论布桑矿业最后会被会被华尔街和资本们控制、收购,属于布莱克的20%金矿股份,是不会随着布桑矿业被收购而改变。
而且还能在股市上拉高布莱克矿业的股份。
可惜布莱克矿业没想到的是,或者说因为太多的饿狼在,急于拿到股份的布莱克矿业没时间去仔细勘探金矿的真实情况。
连带着也让那些关注这事的政客、资本们觉得,金矿肯定是真的。
要不然布莱克矿业怎么敢投资1200万美金?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政客都被利益完全蒙蔽了眼睛,华尔街或许一心想着如何上市,推高股价来捞钱。
像弗朗西斯这种把自己的政治生涯,看的比金钱更重的人,就没那么容易一脚踩进去。
所以在布莱克矿业和布桑矿业谈成了入股协议,并且即将签订合同时,弗朗西斯打了个电话给李长亨,目的就是想从他这里,确定李长亨是否看好那座金矿。
而且,熟悉李长亨的弗朗西斯,也在怀疑李长亨为什么没在布莱克矿业入股之前插一手。
毕竟,怎么算都是第一次风投时最占便宜,金矿开始开采时,收益也会最大。
李长亨给弗朗西斯的答案也很简单,自己不和他,还有弗朗西斯背后的政客抢股份。
不过,这种话骗不了弗朗西斯。
1056 赚钱的办法多了
承诺不插手布桑矿业的股份,李长亨从弗朗西斯和他背后的政客们手里换回来的回报则是,布桑矿业上市的承销商必须是贝尔福德投资公司。
李长亨明知道布桑矿业是个坑,当然不会跳下去。
所以为了避免麻烦,李长亨还决定让布桑矿业和这家公司未来的股东们,自己搞定审核手续和上市前的审查。
贝尔福德只充当公开募股的承销商。
这下立马让最近一段时间,强补金融知识的弗朗西斯在心里不由暗骂一句。
有证监部门出具的审核和批复文件,出问题和贝尔福德公司没关系,但贝尔福德的获利可不小。
而且,自己加入到争夺布桑矿业股份的争夺中,难度大,又会因为自己参与而吸引更多人竞争。
等股价高了,再甩卖手里的股份,钱倒是赚到了,但自己今后百分百会成为媒体和股民们率先盯着的咒骂和指责对象。
谁让自己的名气和影响力最大。
至于股民被骗责任全在布桑矿业和证监部分审核不严,需要新闻的媒体,还有亏了钱的股民才不会管那么多。
一家公司要在纳斯达克上市,除了证监部门要求的一些强制性的达标要求之外,首先要做的是找一家上市承销商。
承销商的作用是帮准上市公司公开募股,说白了就是个中间商。
而有资格帮人上市的基本上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大券商。
所以承销商首先会和准上市公司谈发行价、投放进股市的原始股份数量。
一般来说都是25%,而且这些股份全部交给承销商运作和买卖,然后为了赚钱这些承销商一定会极力压低准上市公司的股价。
比如最后和布桑矿业谈成的上市时发行价是10美金,那么开盘之后股价飙升的越高,手里握着25%股份的贝尔福德投资公司,赚到的也越多。
甚至,在上市之前和对布桑矿业感兴趣的机构、股民见面时,承销商搞小动作的话,极可能在上市之前就把一部分原始股,预售给了他们的人。
这些拿到预售资格的人,在上市询价时,大概率以10美金、11美金的低价,先拿到一部分流通股。
甚至有券商会自己买入上市的流通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