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2 章(1 / 1)

从猫鼠游戏开始 夜天下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2个月前

并不一致,却也给那些有种族歧视的白人带来更多的麻烦。

变相的就减小了犹太裔的压力,还有机会。

所以李长亨要做的就更简单了,暗中掀起少数族裔在米国现状的大讨论。

很快他就发现不仅黑人、拉美裔、犹太人跳了出来之外。

居然还有一直就被西欧几国后代看不起的爱尔兰裔和意大利裔,也暗搓搓的在搞事。

这下根本就没人在意李长亨成立的地产公司,更没哪个政客和有钱人会跳出来指责花旗,为拉拢黑人和拉美裔而制定的一些优惠政策。

至于花旗内部,只要能赚到更多钱,拉高花旗的股价,别说只是在服务商给少数族裔和白人一样的待遇。

只要利益足够,推一个黑人和拉美裔议员出现都没任何问题。

唯一让李长亨无奈的是,花旗对招收黑人进入银行工作,还是顾忌重重。

不过他也不急,更不可能真的去当圣人,做这么多的目的也全部是从利益出发。

有事情忙,时间就会过的很快,两个月后,李长亨在港岛陪阮梅一个月,又去岛国陪由美子一个月。

回到纽约后,第一时间见了盖瑞。

“BOSS,这是公司这两个月的运营情况。”

李长亨接过文件夹,示意一身得体西服的盖瑞坐,然后仔细看了几分钟,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500万美金换来6栋拥有400间豪华公寓的四层或者五层的大楼,光这些楼所在皇后区、长岛区的土地,在未来就能升值好几倍。

一旦扩建成高楼,那就是十几倍、几十倍的收益。

而400间平均每月220美金房租的公寓,每年105万美金的收入扣除必要的支出后,又能带来差不多80万美金的纯收入。

6年多拿回全部投资,这在纽约算不上太好的生意,但也不算差,毕竟房产还在地产公司手里,而不是租下那些公寓楼。

李长亨的关注点不在这上面。

和盖瑞聊了近两个小时关于地产公司方面的事,李长亨就把他送走了,然后拿着公司的收益情况加上6栋公寓楼的市场估值,让人去花旗贷款。

得到李长亨暗示的花旗副总裁泰勒-加内尔,很快把这份贷款亲自接手,批准的同时又设定了个级别非常高的保密程序。

免得地产公司还没真正发展起来之前,被花旗内部的股东,还有外界的大资本盯上了。

1026 一环套一环的把风险转嫁出去

地产公司拿到花旗的500万美金贷款后,自顾去继续买楼建公寓,扩大公司规模。

而花旗投资部,则按照李长亨的吩咐,按照3比7的比例,把信用评级很好的优等房贷合约,和信用评级不高的次级贷款合约组合起来。

打包起来的一个投资组合,送给了评估机构做盈利评估。

次贷简单来说,就是次级按揭贷款。

而这个‘次’的意思是指信用低,还债能力低的抵押贷款。

新的组合合约中占比3成的500万美金的贷款,还款、还利息的风险极小,又有稳定的利息收入。

只要花旗愿意卖掉这合约,市场上有的是基金和金融公司,在花旗的8%到10%的正常贷款利息中,让花旗先吃掉1%到3%左右的利益,然后接手合约。

而花旗则短时间内从金融市场里,收回了500万美金的贷款,又获得3%的利息,然后继续贷给其他客户。

买下这份优质合约的金融机构,则因为有抵押在,不担心自己亏本,又能获得5%到7%的利息收益。

唯一需要付出的,仅仅只是收钱的时间会长一点。

但对很多基金来说,他们巴不得盈利的跨度以年来计算。

原因很简单,绝大部分养老和保险基金,并不以高收益来吸引客户,反而因为注重长久收益,因为很多年级大的人更喜欢稳定型投资。

所以,优质贷款合约,在市场上极其抢手。

而抢手货也意味着很难买到,甚至银行自己都不愿意卖掉这种合约。

这么一来,需要靠着稳定收益来维持基金运营的基金管理者,就不得不考虑吃下由一部分肥肉加一部分由盲盒组成,有风险的房贷组合合约。

当然,基金管理者不傻,反而精明的不得了。

李长亨想让华尔街吃下新组合房贷合约,就需要信用评级机构,以自身的信用和影响力为合约装饰一番。

对花旗这些财团来说,信用评级机构则是一些列环节中,最容易搞定的。

别看此时还是世界四大的评级机构,外表看起来很高大上,但他们其实就和大律师行、大媒体们没什么区别。

想活的更好,拿到更多的评级单子,排在第三、第四的机构,总会有人因为利益、因为压力,而做出一些妥协。

更别说这次送给评级机构的组合合约,在收益和风险方面还算可以。

但等他们评级的次数多了,想放弃的话,不仅面临着收益减少,管理者很可能被踢出公司的风险。

排名第一、第二的评级机构说不定就等着他们放弃,然后接手。

因为华尔街一切都向利益看齐,而且评级出错并不违法。

仔细看看这些评级机构给出的评价中,绝大部分3A合约都是使用‘建议’这个词。

这么一来,出错才是正常。

而且房价的整体趋势是上升的话,一切麻烦都会被无数投机客和巨大的成交额给掩盖住。

未来次贷危机真正爆发前,如果不是米国的房价在好几年内都处于下跌的态势。

危机即便也会爆发,破坏力也不会有那么强。

搞定了评级机构,等于房贷组合合约,在进入市场之前,经过了一番看起来很是美味的包装。

但你要是真以为合约能大卖,那就大错特错了。

评级之后的合约,即便是3A级别,骗骗市场里的菜鸟还可以,却绝对逃不过华尔街那些老狐狸的眼睛。

所以,接下来就需要有人为这份组合房贷合约做担保,而且还是真金足银的用美金做担保。

李长亨这次并没直接送到花旗名下的保险公司,为合约做担保,而是送到房利美那边审核。

至于原因,第一是这份合约确实不算骗人,盈利能力比起市面上大部分合约差不了多少。

李长亨相信合约送去房利美,房利美自己审核,并且评估之后,极大可能会自己吃下这份合约。

最不济,也一定会满意的吃下保险费,然后积极的向市场推荐。

从1938年开始,房利美就是米国最大的政府赞助企业,和房贷担保方面的保险公司。

目的只为扩大资金在二级房屋消费市场上的流动速度,简单点来说,就是让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