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李长亨不仅换了套衣服,还买了两个大号的皮质手提行李箱。
两个棕色皮箱子和六个帆布黑色手提袋一比,立马从劫匪变成外出旅行的普通人。
把照片、底片和还有账本、钱和珠宝转移到皮箱里,再把六个袋子连同旧衣服、鞋子,在伦敦郊区的小树林里全烧了。
本想把车也一起烧了,可随后又想着与其烧车留下线索,还不如让人偷走。
把偷来的小轿车停在一个小巷子里。
这才装作旅行的样子,提着两个箱子打车去了伦敦郊区的私人机场。
亲自开着一架小型螺旋桨飞机,直飞苏黎世。
这么急着赶来瑞士,为的就是赶在英格兰媒体,把劳德银行被盗的新闻发出去前,就把钱存进瑞银的保险库里。
别以为瑞银的名声响,就能万无一失。
银行只是个企业,名声全靠银行家和工作人员赚来的,但只要是人,就会被外界或者各种理由、事情给影响到。
要是赶到瑞银的时间,是银行被盗的新闻之后,负责接待自己的工作人员,会不会对两个大箱子起疑心?
三个多小时后,伦敦时间下午两点半,飞机抵达苏黎世,李长亨就被瑞银的车接走。
瑞银总部,出示了自己在纽约瑞银的账户凭证,一番确认程序后,他就被人恭敬的带入地下。
这里的保险库比起伦敦贝克街,劳德银行分行的保险库就要强太多了。
光看宣传手册上介绍的,三道厚重合金钢金库大门,看着就让人感觉到安全感。
当然费用也一点都不便宜,想把东西存进最后一个金库门,不仅每年一万瑞士法郎,相当于1.3万美金,还最低得交一年的费用。
交了钱确定保险库的开通后,银行会用提供手工西服的福利做理由,间接、委婉的代替搜身。
而要是嫌麻烦,那就得接受检查了,至于M1911确实能带进去,但得放在个金属盒子里,由银行的人替你保管才能带进去。
这把亮银M1911,他也不打算再用了。
不仅特里、埃迪、弗兰克和巴尼都见过,甚至还是威尔警长带着他在俄亥俄小镇买的。
现在只能当纪念品和500万英镑、一大堆珠宝首饰留在金库里了。
接受了检查后,边把箱子放进保险库里,边想着自己干脆弄把55年就开始生产的柯尔特蟒蛇。
然后打开一个全是旧钞票的箱子,心里想着如何把这笔旧钞票洗干净。
这500万英镑里,大概有200万英镑是50、20面额的旧钞票,真要用的时候,直接兑换给银行都没问题。
可稍微想想后,他还是决定宁愿麻烦点,也要稳妥一点。
最简单的办法,带着这200万英镑在世界各地的堵场转悠一圈,英镑换筹码,离开时堵场肯定不会介意他把筹码换成美金。
再稳妥点,带着钱去卢森堡、百慕大、开曼、摩纳哥等等离岸岛,在不同银行里1万、2万英镑的购买黄金。
等上十天、半个月的再卖出,不仅离岸岛的资金本来就极难查,卖出后只要美金,轻易就能洗干净这200万英镑。
而且要是黄金不卖出去,仅仅用来抵押贷款,那就更安全了,还能坐等黄金涨价。
然后在71年前,剩下的300万英镑新钞,全换成美金或者黄金。
此时的英镑兑美金是1比4.03,但未来英镑肯定会贬值的,直到1比1.4都不到。
留着英镑就是白痴了。
不过,这事还得等些天,反正他之后的事肯定是成立公司,然后把公司的股份分摊到几个离岸岛的公司来避税。
有了正当飞去离岸岛的理由,也不会显得突兀,让人起疑心。
把空仓的M1911也放进保险箱,把那本记录着伦敦警察收黑钱的账本,从头到尾记了一遍。
再对着账本在心里对照一遍,确定没问题,这才关好保险箱,收起能打开保险箱,也代表瑞银总部贵宾身份的铜钥匙。
一身轻松的离开金库,然后从大客户经理那里,拿到家定制枪械的地址。
100 猎枪、游艇、试探
既然每年都交了1.3万美金了,瑞银当然得由个够级别的人来做他的客户经理。
兰德-范甘迪不仅是瑞银的副总,也是专门负责第三道金库客户的专职大客户经理。
他这种银行世家出身的人,就和英格兰的管家一样,职业操守是不用怎么怀疑的。
可职业操守不代表不会背叛,所以,李长亨对他并不热情,好在瑞银的分工和保密制度确实够严格。
兰德就算是副总,是金库客户经理,但他不仅没权利插手金库内的事,甚至连进入的资格都没有。
最大的任务,就是帮大客户解决他们的任何需要。
所以,他根本不在乎李长亨为什么要买枪,反而说了一堆在瑞士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派车送李长亨去手工枪械公司。
一个多小时后,李长亨不仅换了新枪套,腋下夹着把六英寸枪管的银色柯尔特蟒蛇。
手里还提着一个一米四的红木枪盒子,里面装着把刻着两头雄鹿和大量鹫尾花图案的双管猎枪。
也不知道为什么,第一眼看到这把刻有雄鹿的猎枪,他心里就浮现一股似有似无的熟悉感。
却这么都想不起为什么会熟悉。
不过既然看上,没多犹豫的就用三千美金买下。
而且要不是因为这把枪,是一个半年前刚升级为枪机金属雕工的师傅,练手为自己打造的,他还买不到这把枪。
就是枪机的雕刻花纹里,刻着雕工自己的名字。
可这对李长亨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天朝人反而喜欢创造者,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作品上。
来的时候自己开飞机,可回去的时候就不用了。
而且他没直接回伦敦,而是去了离伦敦110公里的多弗尔港。
趁着才下午5点,花了2万美金在港口的游艇销售商手里,买了艘14米木质,柴油双马达的海钓游艇。
在买船的时候,他还故意抱怨说自己上午10点就从伦敦过来,可租船出去海钓的体验实在太差,气的干脆直接买船,自己做主。
造船公司的销售当然捡好听的附和着李长亨,但心里还是记住了,这位年轻的有钱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万一哪天有人问起这事,记忆会模糊的销售,应该能记住李长亨10点就来了多弗尔港,而且一天都在海里钓鱼。
既然买了船,第一件事当然是出海,然后学驾驶。
等晚上9点回到多弗尔港,又花了100英镑请驾驶员做副驾驶,兼观察员,看着他开船沿着泰晤士河回到伦敦。
停在专门的游艇码头,交付停靠费,再把自己的捷豹跑车开回牛津街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