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升降器,李长亨不得不承认米国在机械上方面的技术确实很强。
在不计成本的投入下,这个农场甚至让他觉得,比自己记忆里,那些未来在网络上看到的垂直农场还要先进。
而且供水和营养液的供给方式,直接跳过水培,做成根部雾化系统。
更加节水的同时,也让农作物根部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更充分。
同时,雾化系统定时开启,温度、湿度、自动化等等技术产生的数据,不仅需要计算机和自动化的技术,并且能促进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只要有市场需求,就肯定会有公司愿意帮忙研发,对因特尔来说,等于获得一个稳定、长久的客户。
想着自己也应该找个时间,去因特尔看看后,李长亨一听身边的专家,说到农场的预计营收上,注意力很快被吸引了过来。
农场的投入虽然很大,但经过计算后每座仓库每年大概可以提供65万磅,差不多300吨的生菜。
按照各大媒体报道的,生菜、草莓、蓝莓、甘蓝、西红柿甜青椒等适合农场种植的蔬果,在米国农药使用量上,绝对是最高的几个品种。
而在米国,绿色和有农药的蔬果价格,相差几倍,甚至十倍都很寻常。
否则米国各大农场,也不会想尽一切办法,都要申请到绿色认证。
问了问安妮,李长亨很快知道纽约普通生菜0.1美金左右,但绿色生菜却要0.4美金一磅。
以0.4美金的价格来算,一座仓库一年的收入就是26万美金。
12座仓库就是312万。
扣除人工、水电、还有其他成本,等于差不多7、8年收回农场的投资。
这种投资回报率,甚至和很多上市企业相比都不差。
否则,纳赛尔不会真的那么傻,什么都不调查就投入上千万美金,而且还是白送。
当然,无论是未来的天朝,还是米国、岛国、甚至南韩,绿色蔬果始终都是少部分人才能常年食用的食物。
李长亨听完汇报之后,心里顿时想着,让HL传媒做一期绿色食品方面的报道。
不求所有人都能接受农场的蔬果,但吓唬吓唬有钱人,今后农场每年生产的3600吨生菜,应该不会难卖。
而且,他还打算把自动农场和大棚结合起来,再搞一个大棚蔬果基地。
这种投资成本并不高的生产模式,应该很快会被很多资本看中。
农场有个新的获利的来源的同时,用同样模式生产出来的蔬果多了,米国人的接受能力也会变强。
再说,即便自己不做,等垂直农场自动化设备被外界知道后,肯定会有聪明人会想到自动农场和大棚结合起来的点子。
而且投资几万美金试一试,别说几大粮食巨无霸了,即便是一些大农场主,都可以自己试验一番。
而大棚蔬果的主意,很快让纳赛尔和各个专家,还有农业部门官员眼睛一亮。
投资成本低于垂直农场,又能冬天生产,自动化还节约了人工,听起来确实挺吸引人的。
至于需要更高、更精细的管理,就被在场的人直接无视了。
赚了一波眼球和敬佩后,因为管理的原因,李长亨很快想起‘净水计划’基金的克莱尔-伍德。
也就是南卡罗纳州参议员弗兰西斯-伍德的妻子。
克莱尔之前就主持营养液的项目研发,能力和专业上没问题。
还能利用拉克莱尔入职垂直农场的便利,让弗兰西斯-伍德不得不全力帮农场拉政策。
而且新型农业和科技农业这个噱头,对政客来说就是赚取眼球的利器。
第1138章 天价广告费
甚至李长亨相信,只要垂直农场顺利生产出蔬果,弗兰西斯很可能会把这技术引入本身就是农业大洲的南卡罗纳州。
一旦成功,弗兰西斯今后连任参议员的话,会容易不少。
再说,每年十几万美金的薪水,对弗兰西斯夫妻来说,也是笔不小收入。
没几天,克莱尔就在弗兰西斯的陪同下来到纽约。
而垂直农场也很快就拿到,三千万美金的无息贷款和退税,甚至免税政策。
无息贷款李长亨不怎么看重,但该申请还是要去申请。
有三千万美金躺在农场账户里,今后好些年都不需要自己再投钱进去了。
而免税政策就厉害了。
让律师和会计师想想办法,说不定每年都能利用垂直农场,免掉好几千万美金的税。
-----
把垂直农场的事情,全甩给克莱尔负责的半个月后,让李长亨意外又满意的是,克莱尔很快向自己提交了一份。
从三千万美金中拿出三百万,买地建大棚的计划。
而且买地的地点,不出意外放在了南卡罗纳州。
李长亨对此没怎么放在心上,反而直接让克莱尔,就在弗朗西斯的选票核心区域建大棚基地。
一旦成功的话,帮弗朗西斯稳住票仓,还能把这模式引入到弗吉尼亚和新泽西,帮自己这边的议员们拿到更多的选票。
同时这群获利的议员们,反过来肯定会极力保护这些大棚基地。
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李长亨很快就同意了克莱尔的计划。
顺便,让一直想从政的战壕,和一直想由检查官走上政坛的DEA现任头头罗伯特-里奇。
一起兼职成为克莱尔的助理和法律顾问,为他们今后参加选举铺路。
新型农业这种极容易被民众和媒体关注的工作,只要做出成绩,第一个吃螃蟹的弗兰西斯获利巨大,战壕和罗伯特-里奇同样会成为报纸上的常客。
然后斯通-班克斯和汤姆-戴尔斯两人,一个正式成为DEA情报主管,一个成为FAST突击队的副主管。
等战壕和罗伯特-里奇离开DEA后,他们两就能顺利接过空出来的位置。
----
搞定垂直农场的事情后,李长亨的注意力很快放在HL传媒上。
经过两个多月的梳理和调整,传媒公司总算理顺了内外事务,就等着试运营一段时间后,重新挂牌上市。
8月中旬这天,米国国家广播在纽约的总部,正举办一场特殊的招商会议。
百万大赢家前后准备了2个多月,总算就要正式录制。
但在录制之前,李长亨可不会忘了先招广告商。
而且这次因为不用担心电视台有人捣乱,李长亨并没像公司合并之前,稳妥的只承诺新节目收视率是800万。
而是直接对外说,新节目的目标是1500万的收视率。
会议现场顿时乱哄哄起来。
坐在李长亨身边的安德烈,作为百万大赢家节目的负责人,兼电视台的执行股东。
听到2千万的目标后,欣喜和惊吓之余,很快偷偷的翻了个白眼。
目标这个词,可不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