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最大的版面给了徐文。
一时间十几家杂质媒体都在报道徐文的事情。
修建的教室,捐赠的图书,乃至养老院的物资。
虽然很多人不相信怎么会有人无私到这种程度。
但是摆在面前的事实,又让他们不得不相信。
真的有这种人。
而且徐文的所有捐赠行为都是默默的在私底下进行的。
不像有的艺人大张旗鼓。
反而是这种低调的谦虚更让让采访过许多人的媒体记者都是觉得十分佩服。
而徐文的事情甚至还上了许多卫视的《新闻栏目》。
被当做一件官方新闻播报出去。
而作为身处风暴中心的主人公。
徐文则是无数媒体想要采访的对象。
张敏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每天24小时电话就没有停下来过。
全部都是想要采访徐文的。
一开始张敏是把这些电话全部都屏蔽的。
但是这些神通广大的记者们转而又开始实地蹲人。
因为打不通徐文的电话,所以打张敏的。
因为蹲不到徐文的人,所以蹲张敏的。
搞的张敏这几天的睡眠质量直线下降。
看着自己双眼之下厚重的黑眼圈,张敏估摸着差不多了。
于是给徐文打了一个通电话。
“徐文啊,我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对于这件事情,你总归是要出面回应一下的,这样吧,我给你安排一下影响力较大的采访,你出面回应一下就行,可以吗?”
“可以吧,不过我有一个要求,采访我只参加一场啊,本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现在闹得人尽皆知,我不想一直重复说一些话。”
徐文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些件事情总归是要给个说法的。
不过他也打定了注意只接受一场采访。
张敏点了点头。
“你放心,我明白的,我只会给你安排一场采访的。”
挂断电话,徐文长吐了一口气。
其实在自己的纪录片赚了一点小钱之后,他就有过去帮助别人的想法。
真正的实施这件事情则是在拍摄《舌尖上的华国》时产生的。
当时去到贵洲拍摄当地的美食时,镜头下记录了美食,但是镜头外徐文却看到了破烂不堪的学校。
这才让徐文有了行动。
说实话,他现在都懒得数自己到底有多少钱了。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些钱,多的都花不完。
既然如此,还不如拿出来去做点好事呢。
算了,夜深了,不想这些了。
睡觉!
几天后。
徐文身穿西转在后台。
张敏在旁边帮着徐文整理着衣服。
“我按照你的要求只安排一场采访,这一场采访问题比较多,你好好配合一下,采访完你就解放了。”
“是哪一家杂志啊?是我知道的吗?”
徐文点了点头,跟张敏打探起采访单位。
张敏却神秘一笑。
“你放心,不会让你失望的,去吧!”
看着奇怪的张敏,徐文摇了摇头。
随后被工作人员带领来到一扇大门前。
就在徐文还在纳闷,是什么房间的门这么大的时候。
大门从中间被拉开。
紧接着如同潮水一般的闪光灯,从四面八方砸过来。
铺天盖地的声音响起。
“徐文先生!”
“徐导徐导。”
“徐文先生。”
.....
徐文目瞪口呆的看着舞台下几百人。
又侧头看着一旁的硕大的一块板子。
[徐文答疑记者招待会]。
记者招待会?!
我说只接受一场采访。
你就给我搞了一场记者招待会?!
第四百二十一章:轰动!!
“这一次徐文公司太给力了,居然安排了记者招待会。”
“可不是嘛,我之前还以为自己抢不到采访名额了呢。”
“哎,不得不说他们还是很懂我们这些正经记者的苦衷的。”
“哎哎,话说徐文待会什么时候出来啊?”
......
记者招待会的现场人声鼎沸。
趁着采访没开始,有的记者在准备待会的采访,有的记者则是在闲聊。
闲聊的话题无非就是最近闹得特别火热的徐文事情。
原本以为是塌房,结果没想到是一件隐藏许久的大事件。
做公益这种事情,大家很少会藏着掖着。
普通人捐个几百块可能都会发发朋友圈,更何况本来就要吸引流量的艺人呢?
又不是没有打着做慈善,但是为了洗白的事件出现。
但是没想到徐文作为一个艺人,在捐款了几千万的金额下。
居然没有对外透露,反而是一直默默的坚持着。
要不是那个狗仔爆料出来了这件事情,恐怕到现在大家还会被蒙在鼓里。
现在这件事情被揭露了出来,造成的轰动可想而知。
而在记者圈里,谁能够抢到徐文的第一手采访,那就是绝对的人生赢家。
许许多多成名的记者,主持人都在动用自己的关系。
甚至听说远在米国的杨兰也要回来采访徐文。
就在所有人都期待着到底是谁能够拿下这一场采访的时候。
徐文的公司却做出了一个破天荒的决定。
那就是开一场记者招待会,来一场群采。
这个决定让不少人都会徐文佩服不已。
又能够让所有人都采访到徐文,也不会得罪任何一个人。
简直是完美的决定。
在得到群采的通知后,无数的记者从四面八方赶到江浙。
于是便有了今天这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
因为人数过多。
据说徐文公司附近的酒店都住满了。
晚来的记者只能住到偏一点的地方。
但就是这样也没有阻挡记者们的热情。
为了今天的记者招待会,他们可是准备了无数的问题。
现场的气氛十分的热烈,但是没有一个记者不耐烦。
开玩笑,一个采访名额都是很珍贵的好不好。
谁敢不耐烦?
随着约定的时间一到。
左侧的大门打开,一袭西装的徐文走了出来。
这一刻就像在漫无边际的黑夜点亮了一盏灯。
所有的镜头一下子全部都对准了徐文。
无数的闪光灯如同潮水一般向徐文涌过去。
上一次像这么隆重的记者招待会,还是某位艺人失德的时候。
随着徐文的落座,记者们也逐渐的安静了下来。
遵守着流程,开始一个个的举手提问。
一个女记者率先站了起来。
“徐文导演你好,我是《东方杂志》的,我想问一下,你捐款的动机是什么?”
“捐款的动机是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没有想这么远,没有规划什么,我觉得我有能力,就帮一把吧。”
徐文笑了笑。
紧随其后一个男记者接着问道。
“那您是否希望通过自己的这种行为,呼吁更多的人捐款呢?毕竟这可是高达好几千万的金额。”
徐文的脸色微微一沉。
“首先我不认为自己的这种行为很高尚,说句不好听的,我觉得你们不应该因为我捐了多少钱而报道。”
“对于收入400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