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9 章(1 / 1)

海报出现在屏幕里面。

《我在首都修文物》大电影!

6.7号,影院不见不散!

嗯?!

《我在首都修文物》.....大电影?

这玩意还有电影。

小佳很惊讶。

这样的惊讶,让他把班主任周一作业检查的威胁都抛诸脑后了。

不止是小佳很惊讶。

无数的网友都很惊讶。

原本这一集《我在首都修文物》的点击量就很高。

因为不少人都是怀着对徐文的愧疚之心来支持徐文的作品的。

结果在看完之后,猝不及防的被这最后的海报给惊讶到了。

纪录片还能拍电影。

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新奇的感觉。

“哇!《修文物》还有电影啊!”

“我还以为这最后一集之后就没了,没想到还有一部大电影!”

“我们都欠徐文导演一张电影票!”

“支持一把子!”

......

但是也有不少人对于纪录片放到影院上映这个做法,表示不看好。

电影导演刘晶直接在围脖表示。

“刚刚看到纪录片《我在首都修文物》有大电影要上映电影院,对此我表示,电影圈不是这么好混的,纪录片就好好拍自己的纪录片,非要电影圈来混一脚干什么?”

“一部电影要有人物角色、剧情涉及、转折和铺垫,甚至还要有立意,请问《我在首都修文物》它满足这些吗?这纯粹就是一部来捞钱的作品!这样的电影能够卖出去票,我跟你姓!”

刘晶的话第一时间被营销号们转发。

热度“噌噌噌”的往上涨。

今夜的营销号们都要乐疯了。

前脚刚刚发完【我们都欠徐文导演一张电影票】的文案。

转头又可以发一篇【刘晶导演炮轰徐文来捞钱】的文案。

这个月的kpi简直是爆表了。

而跟刘晶有相同态度的,也不止是刘晶一个人。

不少电影导演,都对于徐文想要靠着一部纪录片电影来闯荡电影圈的行为表示不屑。

对他们来说,徐文这种行为,简直对他们这个圈子的侮辱。

甚至有好几个导演用小号暗戳戳的在刘晶的围脖下面点赞。

可以说徐文觉得把《我在首都修文物》拍成大电影上映影院的消息。

彻底盖过了《我在首都下修文物》所带来的热度。

原本这一集的《修文物》在播放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冲上了热搜。

拿到了热搜的第9名。

结果最后宣布有大电影的消息以及刘晶导演的言论。

让【《我在首都修文物》大电影】这个词条直接拿到了热搜第五名。

名次比前一个还要上升了好几名。

有的网友表示,我们都欠徐文一张电影。

也有的网友表示,徐文就是想捞钱。

朱梁默默的点赞了想捞钱的评论。

除了一些电影圈的导演不理解之外。

同样不理解的还有江浙卫视的于光光。

“徐文,我刚刚看到网上的消息,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要上线这个大电影啊?”

接到于光光电话的时候,徐文正在自己的办公室。

因为待会要开和环球公司的摘星计划的会议。

所以徐文就晚了一点下班。

没成想,他的手机就此就没停下来过。

各种各样的媒体记者纷纷给他发过来消息。

甚至还有一些娱乐圈的朋友也是带着不解。

搞不懂为什么徐文在纪录片领域混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搞什么大电影。

“组长,我们拍出来的内容,多了很多素材,所以我才想着弄这个大电影的。”

徐文笑着解释道。

于光光明显是不相信这个理由的。

“你别跟我打哑谜了,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你做这个决定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

“我没什么理由啊,为什么纪录片不能作为一部电影上映啊?”

徐文反问道。

于光光愣了一下,脱口而出。

“因为纪录片它本身就不是一部电影啊。”

“可是谁也没有规定能够在电影院上映的就必须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啊。”

徐文反驳道。

于光光被绕晕了。

“算了算了,我不跟你说了,不过我跟你说哈,你这样的行为很有可能会把观众对你的好感给败坏掉的。”

“于姐,你看看这几天网上的行为,你就会发现不管你做的有多么好,但凡是只要有一件你做的不好的事情,哪怕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不清楚,所有的好感都会没了。”

徐文叹了口气。

于光光一时语塞。

不知道说什么。

“你....害,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你有什么忙需要我帮忙的吗?”

“哈哈,太好了,于姐你现在在电视台工作每天进出明星很多的,你可以帮我找几个明星宣传一下。”

徐文哈哈一笑,半开玩笑道。

于光光翻了个白眼。

“我觉得你是想多了,我的能力达不到这样的程度,我只能帮你一点点小忙。”

“比如.....”

“贡献出一张电影票。”

“......”

“对了,我跟你买电影票,你能不能打折啊?”

“.....我一张票才15块钱,你还要打折,你这是帮倒忙吧?”

“15块也是钱啊,你不要看不起这15块钱。”

于光光十分傲娇的说道。

挂断了电话,徐文深吸了一口气。

开始在电话里面翻找着发过来的信息。

过了一会,徐文挑选了一个信息回复了过去。

次日。

徐文公司楼下的咖啡馆内。

“徐文导演你好,我是记者胡默。”

“你好,我是徐文。”

徐文和自己约好的记者互相介绍。

这个记者是徐文自己约过来的。

也是这么多想要采访徐文的媒体中,徐文觉得稍微靠谱一点的。

这一次的采访很简单,就是这部大电影做宣传。

“徐导,你为什么想要把纪录片搬上大荧幕呢?”

“没有为什么,我觉得这可以放到大荧幕上面去,50分钟的时长不够展现文物修复师的技艺,所以我觉得大荧幕更加的合适......”

......

徐文接受采访的这一段视频,很快便由这家媒体上传到了网上。

这家媒体倒是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引起的评论也没有多少。

宣传效果一般般,倒是引得刘晶愈发的不满。

明里暗里的表示对徐文这部大电影的不看好。

甚至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面借着酒意表示。

“徐文拍纪录片很好!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纪录片是纪录片,电影是电影,这根本就不是同一件可以拿来比较的东西,徐文的初心都变了。”

对于外界所有的声音,徐文都没有回复。

甚至是装作听不见。

而是在自己的围脖上继续的宣传起自己的大电影了。

不过舆论声势营造的好,在影院经理看来这是根本行不通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决定每一部电影的排片的是演员阵容、以及网友们的期待值。

起码第一天的排片是这样的。

而《我在首都修文物》这部电影除了徐文这个导演,自带一点流量之外。

其他就毫无吸引力了。

更要命的是《我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