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5 章(1 / 1)

瑟”。

就是琴瑟和谐中的瑟。

瑟属于宫廷乐器,体积比古琴和古筝要大上许多。

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瑟也是最不为人知的。

对于这把瑟的修复。

除了要补全它确实的部分之外。

重要是的就是刷漆。

对于木质文物的修复都需要用到漆。

荣俊峰拿着一碗黑乎乎的东西来到外面。

在阳光的照射下,黑色的表面泛着黑金的光泽。

看到这里查尔斯一愣。

这是什么东西?

荣俊峰把碗中的黑漆铺在一块白色的面板上。

静待了半个小时。

等到半个小时后,手中的铲子一拨弄。

原本黑色的漆顿时被拨弄开。

露出了里面接近半透明的一个质地。

查理斯瞪大了眼睛。

好神奇!

半透明的漆经过荣俊峰反复的调试。

等到再上色的时候,已经跟瑟表面的颜色一模一样了。

“修补文物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用到这种天然漆,它是从胶树上采下来的,古代的器具都是用这种漆上色的,所以我们也要按照古人的方法来。”

荣俊峰一边上色一边解释道。

查尔斯点了点头,微微点了点头。

心中对于文物修补师这种职业产生了一丝敬佩!

为了还原文物本来的颜色,任何一个步骤都是按照原本的制作方法来做。

这就需要文物修补师在面对不同的器具的时候,都有不同的修补知识。

不知不觉间查尔斯似乎对这种看似枯燥的修补工作已经有些上瘾了。

画面一转,来到了镶嵌组的部门。

此时镶嵌组的人都聚集在一个柜子一样器物面前。

“根据那个文物的槽,然后去进行一个镶嵌,现在都把它雕刻好之后,然后给它沾上。”

孔菊面对镜头说道。

一个造型古朴的华国木柜子。

上面却镶满了外国人的形象。

这是唯一一款古时有但现今没有的纹饰。

它的名字叫。

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箱柜。

番人是华国古代对外国人或者外来民族的泛称。

在明清鼎盛时期,要接受许多番邦的朝贡。

朝贡有着严格的利益程序,包括跪拜的动作、站立的姿态,进退路线等。

接受朝贡后,朝廷通常会回赐丝织品、瓷器、金银等。

回赐的礼物价值远超过贡品。

彰显大国风范,这时就出现了番人进宝图的纹饰。

反应当时的社会风情。

名国以后,随着国力的衰退和国际形式的变化,不再有番邦朝贡。

这种纹饰便不再使用了。

看着画面里面的顶香柜。

查尔斯两眼放光。

从形状上来看,与传统的木制柜子别无区别。

但是精致在于,在柜子的表面有许多花纹图案。

这些图案不是简单的工笔刻画。

而是用一个个琉璃贝壳雕刻而成,将其镶嵌在柜子表面。

有骑马的将军,也有嬉戏的孩童。

有肃穆的宫女,也有霸气的权贵。

琉璃的质地配上栩栩如生的画面,让整个柜子表面流光溢彩。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历经岁月,有许多人物的已经脱离。

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凹槽。

但即使是这样,查尔斯依旧是爱不释手。

足足暂停了好几分钟。

瞪大着眼睛看着画面中的顶箱柜。

对于历史系的学生来说,这是比金钱更具有诱惑力的东西。

......

镶嵌工艺是把珠宝玉石材料,同木器、漆器、金属器物相结合。

附着于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

缺失的部分用什么材料,图案、色彩才能够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是镶嵌组这群年轻人遇到的最大困难。

作为屈峰在首都美术学院的师妹,孔菊却比屈峰更早来到首都博物馆。

大家更喜欢叫她孔姐或者孔孔。

“如果刻这么宽的话,那肯定是多了。”

孔菊手指比划着柜子表面一个拇指大小的缺口,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跟漆器组一样,镶嵌组的老师傅都已经退休。

全靠这群年轻人延续和发展着首都博物馆的百宝镶嵌修复工艺。

文物修复是一项精细的工作。

需要恒心以及细心。

不同的组室之间都有各自的难题。

要说整个首都博物馆唯一有特点的组室便是纺织品修复部门。

查尔斯一愣。

纺织品....修复?

纺织品都是丝线制造的,断了或者损坏了基本上就废了。

这种东西怎么修复啊?

查尔斯百思不得其解。

带着巨大的好奇心,查尔斯继续看下去。

......

纺织品修复部门成立的比较晚。

工作人员全部都是女性。

“不能化妆,不能喷香水,不能做指甲,不能摸粉底。”

“这个天气也不能开空调。”

几个女性嬉笑的面对镜头说道。

他们谈论的是女性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会遇到的问题。

首都博物馆在继承传统修复工艺的同时。

也开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

纺织品修复过程中,需要现代仪器的分析。

正在吐槽不能开空调的是陈阳。

从首都戏曲学院戏曲服饰专业毕业之后便进入了首都博物馆工作。

“你看啊,这个水要斜着到下去。”

陈阳一边做一边执导着新来的职员。

此刻她手中操作的是。

清洗宫灯穗。

小心翼翼的手法,以及沾水的刷子反复轻柔的刷着灯穗表面。

让沉积的灰尘和污垢顺着水流流下来。

“这是长春宫上面的宫灯,到时候90周年庆典要展览的。”

陈阳面对镜头说道。

或许游览首都博物馆的游客也没有想到过。

悬挂在他们头顶上的灯穗也是这样被反复修复和清洗的。

查尔斯深吸了一口气。

文物的修复常常点化在细微之处。

一边配合这群文物修复工作者的同时。

一边也在心中犯嘀咕。

这么好的纪录片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

从来只看见过文物的介绍的纪录片。

想着要文物修补的类型。

是罕见中的罕见了。

摇了摇头,查尔斯继续看了下去。

画面一转又来到了“邦邦邦”的房间内。

谢杨帆已经把木雕佛像的手指修复好啦。

现在正在和自己的师父修复腰带的部分。

“这个东西叫做鱼鳔胶,我们在木器的粘合上面都用这种胶。”

谢杨帆面对着镜头。

指着自己面前一个正在熬煮的白色小锅子说道。

白色粘稠的质地,需要火焰的加工才能做成。

这是一种沿用千年的胶水。

用鱼鳔作为材料,通过特殊的熬制才能够获得。

在漆器室。

瑟的修补也进入到了关键的时刻。

荣俊峰端着一碗黑乎乎的东西来到室外。

漆器室工作的人除了要忍受一些过敏的危险之外。

还要忍受难闻的味道。

容俊峰端着的这一碗是猪血。

猪血料是古建筑和漆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