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2 章(1 / 1)

分享一些节目上面的观点。

到目前为止这一档对话节目的预约人数以及破了1000万。

估计真正等到开播的时候,人数还能够往上翻个倍。

随着时间到了晚上7点。

《徐文对话史华》这一档仅有一期的节目正式开播!

没有多余的场景,两张藤椅、一盏清茶。

一张嘴巴便是节目开始。

就像是朋友之间的谈话。

一开始双方都是简单的客套。

徐文聊到史华的书,史华也聊到徐文的作品。

“徐文导演的作品我也是看了几部,尤其是最近的《隐秘的角落》看的我又上头又忍不住想要看。”

“史华老师的《不想活着》以及《一世兄弟》也是我床头柜常备的书籍,每晚必看。”

“晚上就别看了,容易做噩梦。”

“哈哈哈哈哈。”

......

气氛十分的和谐,大家也都十分的有礼貌。

但是网友们明显就不买账了。

“整期节目就是佛系吗?”

“如果这么商业互捧,那我就不看了。”

“两个人能不能说点有用的啊?”

“我感觉我在看两个不认识的尬聊。”

“好吧,我对徐导的滤镜破碎了。”

......

但是网友们的怨怼还没来得及抒发完毕。

整个节目画风突变,经过前面的客套之后,真正的技术这才登场。

两个人聊到的第一个话题就是现在很流行的“精神内耗”。

史华率先开口:“那这其实很常见的,什么叫内耗,内耗就是内部损耗,那不就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吗?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它肯定是从有能量到无能量,只有什么情况下彻底不内耗,人的声明归零了才不会内耗,所有只要人生存在就一定会有耗损的存在。”

“但是问题就是,这个内耗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你的找到这样的一个出口,这个内耗不会把你彻底的耗死,这个内耗是让你在危险中碰到的一种基于,所以还是的有一种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因为说实话很多时候环境我们改变不来,但是也许你看待环境的眼光,是能够做出一个选择的,做一个乐观的一种选择,因为人生就是这样。”

史华的这番话,说的十分的理性。

但是也得到了网友们的赞赏。

“说的真好啊!改变不了环境,但是可以改变看待环境的眼光。”

“人只有死了才能不内耗。”

“不亏是作家,说出来的华就是不一样。”

“这下徐文怕是要尴尬了。”

“感觉人家的境界就是要比我们高出不少档次。”

“很好奇徐文能说出啥。”

“史华老师都已经把档次拉高了,徐文能接住吗?”

......

在史华说完之后,便轮到了徐文。

徐文微微一笑,先是端起茶抿了一口。

随后缓缓说道。

“精神内核一方面可能是消极的,但其实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如果他神都不耗的华,他连寻找出口的动力都没有了。精神内核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在寻找一种出口,寻找他自己人生的出口,或者简单的说,寻找我今天的出露,或者寻找我一觉醒来明天的出口。”

“任何事情要从两方面看,假如你们在拍戏中,遇到困难了,那就意味着你们在进步,你只有遇到瓶颈或困难,你才能够前进,而且困难往往会造成人的精神内耗。”

“我们从积极的角度谈论的话,精神内耗不是一个坏事,要从每个个体来说,他不可能没有内耗的时候,内耗其实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更好一点,这种情况才有内耗,我拍戏了快5年,我内耗了快5年。”

徐文这番话说出来,对面的史华眼睛一亮。

而评论区在短暂的停顿过后,评论蜂拥而至。

“我去!徐导说的好有道理啊!”

“很对哎!因为想要变得更好才会遇到精神内耗!”

“遇到困难才会有内耗,而遇到困难就意外着自己在进步!好厉害的话!”

“徐导比我想象的有文化啊!”

“对不起,我为我之前的莽撞向徐文道歉。”

“这番话细细品味下来其实挺有道理的哎!”

“徐文这段话改变了我对他的印象!”

......

网友们没有想到,原本以为没有精彩观点的徐文说出来的话,也这么有理有据。

而且听上去也令人深思,从另外一方面解读了内耗。

一时间很多网友纷纷给徐文点赞,更有甚至讲节目链接分享到了朋友圈。

一场由徐文跟史华带来的头脑风暴正是来袭!

第六百四十五章:代言人!

打工人小明刚下班回到家中。

外套也来不及脱便躺倒了沙发上。

上了一天班,他感觉自己已经精疲力竭。

此刻也没有什么心思自己做饭,干脆打开手机点了一份外卖。

大学毕业时,小明兴致勃勃的租了一间带厨房的一室一厅。

想着自己下班可以买点菜,然后精进一下厨艺。

但是等自己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明白,这些都是遥不可及的。

打工人天不亮就起床,为了省房租还只能住到偏远的郊区。

回到家的时候也已经是晚上了。

一天下来光顾着看月亮了,太阳都没有见到过。

到了发工资的时候,看着这点工资,再看看遥不可及的房价。

小明感觉自己挣得这不叫钱,叫“窝囊费”。

这样的心态让小明看什么东西都充满了戾气。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企鹅跟奇异果联合推出了一档对话节目。

嘉宾就是史华跟徐文。

虽然这两个人都是小明知道的,但是他对于这个节目就充满了怨念。

尤其是宣传海报上面的几个字“指点人生”看的小明更是来气。

史华来畅聊人生,小明还觉得有说服力。

好歹人家是靠笔杆子吃饭,有文采有才华,自己本身也是最早一批的大学生,走过这么长的人生阅历。

你徐文凭什么指点!

活的也不算长,说句不好听的还是“戏子”,下九流的行当。

执导了几部电视剧,有了点名气了。

就以为自己是个文化人了?

堂而皇之的出来指点别人的人生。

你算老几啊!

我一个硕士毕业好几年的还在这里搬砖呢。

一边是自己年纪跟徐文相彷,但是还过着996的生活。

一边却已经跟大师对话,来指点人生。

越想心理就越不平衡。

小明于是就成了当时节目官宣之后,怒骂徐文的那一批人中的一个。

但是骂过之后,小明便没有去关注那档节目的消息了。

对他而言,一档自己不感兴趣的节目,根本不值得自己浪费时间去看。

趁着外卖送过来的时间,小明躺在沙发上开始刷手机。

这时一条别开生面的文桉映入了他的眼前。

“只是死去的东西才会随波逐流,人只要活着就在对抗潮流。”

一开始,小明只觉得这句话好像有那么点道理。

但是细细品味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