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2 章(1 / 1)

护国大将军 宁愿孤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暗示的结果。

陈琦本就是他的铁杆,现今又是他的妻叔父,他也就更相信王铮。

再者说,由于王铮太忙,急需一位副手帮他做事,尚书省右仆射的人选问题,就被房相在几天前提了出来。

现今,由于有王铮的支持,陈琦的呼声最高。在王铮的帮助下,他很有可能坐上尚书省右仆射的位置。

如果他能做上尚书省的右仆射,那么他的职位,就不仅仅是被升了半级。而是有了做真正宰相的可能。

房相的年事已高,一两年后就要致仕还乡。仅靠吕相一人还无法操持,现今这个这么大的大郑。

而王铮除了做他手里的事情,别的他也不管不问。再说他也是武职的护国大将军,他也没有做宰相的可能。那他陈琦在不久后,就是右相的唯一人选。

“王卿觉得,储君该立谁才是?”

王铮也和房相一样说道:“回皇上,皇上的家事,微臣不便参与,还是皇上自己做主吧!”

王铮说完后,继续老僧入定。

柴公公看了王铮一眼,暗中叹了口气。

王铮被皇上和房相猜忌,他现在除了做他手头的几件事,别的几乎全都不管不问。

柴公公觉得,皇上听信谣言,派周通把王铮从西域押回来。

并且在他第一天上朝时,就下了他的天子剑。皇上是在警告王铮,可王铮却因为此事,已经和皇上离了心。

并且,王铮因为后来帮蒙辽说了话,强烈要求朝廷派项梁和申四,去帮蒙辽对付蒙古和女真。

这件事让皇上和房相,就更是猜忌他,好像连吕相也没说王铮的好话。钟肃以前是王铮的铁杆,在这件事上,他也觉得王铮做的不妥。

自这次的事情之后,王铮就好像是变了个人。他只做事不说话,每天都忙到下衙很久才会回家。

王铮不再懒惰,但这样的王铮,却很让柴公公担心。

这其实已经说明,王铮已经有了去心,他真是想,在做完了手头的几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之后,就‘告老还乡’了。

王铮是个实诚人,他不喜欢朝堂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他只是想为大郑,为华夏的百姓做些好事。

可他也的确已经功高震主,他的权利太大,他的威望太高。而遍观整个朝中,却没有一人能和他抗衡。

皇上和房相做的没错,他们是为了大郑,社稷江山的稳定繁荣。可王铮也没做错,他仅仅是希望,大郑的边关安宁四海清平,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

他们都没错,错的是皇上和房相的做法,稍微明显激进了些,不是太妥当,他们打击了王铮,他们让王铮感到了厌烦。

而王铮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让大郑显出了一个,盛世应该有的所有迹象。毫不夸张地说,就是王铮的一己之力,为大郑开创出了一个盛世。

但王铮也有做的不太妥当的地方,他千不该万不该,娶了肖燕燕和李九妹为妻。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只是想少一些杀戮和流血,就使大郑和蒙辽的边境安定。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皇上和房相等,对王铮还算放心,但他们却对蒙辽和西夏不放心。

他们担心蒙辽和西夏,早晚还会起兵侵犯大郑。

也是因此,王铮这次帮蒙辽的肖燕燕,去消灭女真的蒙古的行为,才引起了皇上和房相,极深的忌惮。

要不然,皇上也不会直接找了个理由,就罢免了王铮大梁将军府参军副令,和兵部侍郎的职位。

“唉!”柴公公再次的暗叹了口气。

柴公公感觉的出来,王铮正在慢慢地疏离皇上,但他只是一个宦官,他做不了皇上的主。

关于储君之事,群臣连议了三天,但却始终没有定下来储君的人选。

502章 王铮的储君选择

第四天下衙后,王铮少见地准时出了皇城,然后在顺路诸多大臣的众目睽睽之下,他昂首走进了宁王府。

这一下众大臣恍然大悟,王铮不是没有储君的人选。他而是早就开始,为大郑培养储君了。

大家由此联想到,宁王代父巡守黄河,以及王铮提议,让宁王随行征伐西夏的事情。

原来,代父巡守黄河事务,是王铮让宁王了解民间的疾苦,让宁王跟随他出征西夏,却是让宁王了解军事。

大家突然想到,王铮就是能上马治军下马安民,那么他悉心培养的宁王郑铭,难道还能错得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宁王郑铭才是一个,憨厚老实的善良人,他也最像皇上的性格。

他一说三笑,好像都没有性格。如果是这样一个人做了储君,以后再做了皇帝。那么,大臣们的日子,是不是就更好过了?

历朝历代都有皇权和相权之争,如果是一个极其强势的皇帝,相权就会被严重压缩,其他朝臣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因此,历朝历代的所有朝臣,都不会喜欢性格强势的皇帝。而善良憨厚的宁王郑铭,却正是大臣们最喜欢的皇帝类型。

在这个敏感的时期,王铮进了宁王府的消息,当天晚上就传遍了上京的上层圈子。几乎所有的朝臣都知道了,王铮是赞成让宁王郑铭做储君。

王铮什么也没说,他只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去他小舅子家喝了顿酒,就达到了他想要的一切效果。

当天晚上,皇上郑成正在周夫人的寝宫吃晚饭,胭脂奴正巧也来看望父皇和娘亲,一家三口正言谈甚欢。

此时柴公公悄悄来到,附耳对皇上密语了一番。

皇上闻言张大了嘴巴,他也没想到,王铮竟然早就帮他,准备好了一个最合适的继任者。

皇上沉思片刻正想说话,柴公公又适时说道:“皇上,老奴有个猜测,却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皇上看了看自己最喜爱的妃子和女儿,然后叹气说道:“唉!说吧!有什么不当讲的。”

柴公公就是故意,在周夫人和胭脂奴的面前才这么说的,他有他的深意。

“皇上,根据密报,陈尚书提议让皇上,尽快立储君之事,其实是王将军的注意。”

“哦?是那厮的注意,他想作甚?”郑成闻言有些生气,他觉得王铮管的,稍微有些太多了。

“皇上切勿生气,老奴觉得,王将军已经萌生去意,因此他想在走之前,帮皇上再做好几件大事。王将军心想着大郑,他没有恶意,更不是为了私情。”

皇上郑成闻言,短时间竟然没有反映过来。

“去意?他想去哪?等过了这一阵,等遏制土地兼并的事情步入正规,朕放他出去游玩一番就是了,···”

可是郑成没有说完,就突然明白了柴公公的意思,他瞬间就面色大变急忙问道。

“你是说,他要辞官归隐?”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