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6 章(1 / 1)

护国大将军 宁愿孤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听王铮还是不想让她服侍,就又想挣扎。王铮都急出了一头汗。

“那···大将军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好吧!我的意思是,你还年轻,家里也没了亲人,你总还得嫁人吧?我就想,我手下的弟兄有很多,长得英俊帅气的,职权也不低的也有几位。你一个女人家,总是跟着我服侍我也不是个事儿。我这人吧!还妻妾众多,有时候兴致一来,就不管不顾地胡作非为。总会有些闲言碎语了啥的,会影响了你的声誉。我就想给你做个媒,···哎哎!你咋又急眼了?”

王铮实在是没想到,他好心好意地想为秋水保个媒吧!秋水这次居然更是气愤,她挣扎的更剧烈了。

如果不按着她的话,看她的架势,她还真会跳下车去寻死。

“好好,你别动,算我没说行不?”

秋水的身子柔弱,但性子却是极其刚烈,王铮无奈,只得把此事先放一放再说了。

“那···大将军不能给我说媒,我曾经的男人,已经伤透了我的心,我此生不会再嫁给第二人。”

王铮闻言问道:“你不嫁人的话,就一辈子跟着我服侍我?”

“是。”

“可我的名声不好,你总跟着我的话,会影响你的声誉。”

“我不怕,我只要能服侍大将军就行,我要声誉也没一点用。”

“可你···还这么年轻,你不嫁人的话,不是太亏了?”

“我没觉得亏。”

王铮无奈了。他想了想,就退而求其次说道。

“要不,你跟着陈将军吧?她的家里全是女子,不会影响你的声誉,等你啥时候转过弯来,还可以嫁人。”

“我不跟陈将军,她又不是我的恩人。”

秋水执拗地说道。

“那天,她不是也帮了你吗?”

“如果不是大将军,她会帮我?她估计也是,看都不会看我一眼就走了过去。大将军,在你含泪看着我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你真是一位仁慈善良的男人。我的家人,全是死于别人的冷漠和残暴,我有幸遇到了你,才获得了新生。在你眼含热泪,悲伤地看着我儿子的那一刻,在你下令,把我抬回州衙救治的那一刻,在你派人埋葬了我婆婆和儿子之后,我秋水此生的唯一念想,就只剩下报恩了。只要能跟在你身边服侍你,我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声誉?”

王铮纳闷儿地问道:“你不是也像没藏黑云那样,也想嫁给我吧?”

秋水闻言俏脸儿一红。

“秋水乃是低贱之人,大将军乃是人中之龙,大将军的妻妾,也均是女中之凤。秋水却是不洁之身,秋水不敢有那个奢望。”

“哈!那就好。只是,你也不用妄自菲薄,你和所有人一样,不仅是你自己,天下的所有人全都一样。不管现在的阶级秩序是怎么样,在我王铮的眼里,却是一律平等的。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王铮拍了拍胸口,这才放下了心。

秋水看到王铮拍着心口,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放下了心的行为,她很是不满地瞪了王铮一眼,然后才轻声细语地缓缓说道。

“所以啊!大将军不是平凡之人,不做平凡之事。秋水服侍大将军,除了为了报恩以外,本也是佩服大将军的为人,本就是心甘情愿的。”

“报恩不报恩的就别说了,回到上京后,你只要不怕名誉受损,就先住在我家吧!不过,皇上那个老不正经的,我还是他女婿呢!他却总是往我家里送女子,还全是经过精挑细选,特别漂亮,和温柔贤淑知书达理的。我家的下人太多,估计轮不到你服侍我。”

“那怎么办?我只服侍大将军,我就想跟着大将军。”

这一段时间,王铮说的怪话多了,秋水早已习惯,她也就不会在意,王铮还敢说大郑的皇上,是个老不正经的事儿。

这种话,普天之下,估计除了这位王大将军,没有第二个人敢说。

当然,不属于大郑管辖的地区除外。

“你被别人服侍着,不是更好吗?我家里也不缺下人,她们闲着也是闲着。”

“可我不想那样。”秋水低下头,却开始抹起了眼泪。

“你哭啥呢?不让你做低贱的活儿,你还不愿意了?”王铮皱眉说道。

“我就是个下贱的女人,我就是想给大将军做低贱的事情,只要大将军有需要,无论多么低贱我都不在乎。我享受不了被别人服侍的生活,我只想伺候你。”

“那就没办法了。”

“你有办法,你在家里就是主子,谁敢不听你的?你不管拉倒,到时候我跪求主母去。我就是磕头磕死在她面前,我也得求她让我跟着你。”

“你怎么这么倔?”

“我就是这样的性格。”

“算了,懒得理你了。”

唉!一个男人,如果太有魅力的话,就总是被这样那样的女子追求,推都推不掉。唉!做男人,是真难呐!

王铮装逼般的想到。

好吧!话不投机半句多,王铮无奈了,也不想和秋水吵嘴。他就翻出来一本书,舒服地半躺在座椅上看了起来。

车外蹄声凛凛,六千将士六人一排,昂然行进在通往沙州的路上。寒风萧瑟,一片肃杀之气。

可车内却是春意融融,王铮翘着二郎腿看着书,秋水就靠在旁边,无声无息,不眨眼地看着他。

(从今天开始,晚上五点的更新改在中午十二点。目的是,如果能写的出来,下午五点就多更新一章。另外,孤独真心多谢,所有朋友一直以来的支持。)

444章 莫高窟

路上非只一日,这日到了沙州(敦煌)。

沙州也是建城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前秦开始,在沙州修建的莫高窟,就很受历朝历代帝王的推崇。

古人崇信佛教,无论如何战争厮杀,历朝历代的帝王建国后,都会继续开凿莫高窟,元代以后才停止开窟,后来逐渐冷落。

后世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

不幸的是,晚清政府腐败无能、保护不力。藏经洞的文物被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上一次王铮路过沙州时,还算是受没藏黑云的胁迫,他没时间去观看莫高窟。而此时战事已毕,他下次再来沙州,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可能,就不想留下遗憾。

过了沙州后的第二天,一个晴朗的上午,大队人马就到了鸣沙山地区。天气虽然依旧寒冷,可王铮兴致勃勃,和周通陈妍等,坚持去了莫高窟。

莫高窟依山壁而建,王铮远远行来,已经是叹为观止。待到走到近处,他更是不停地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