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呵呵!大将军不愧为战神之称,的确是战无不克攻无不胜。前年灭了哒突三族,去年驱逐蒙辽,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今年又定策拿下了南疆六国。如今,更是消灭了李昊的西夏,扶起了女王李元静为西夏郡主。大将军功高盖世,可喜可贺。来,为我大郑的版图扩张贺,为西夏和南疆的数万万百姓,以后都能免于战乱,过上好日子贺。为大将军荣升为一等开国郡公贺,大家请酒,请饮尽。”
“正是,大将军实为古往今来的第一人,实为我大郑的栋梁。皇上洪福齐天,大将军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宣睿盛世已经就在眼前,委实是可喜可贺,干。”
跟随周通来的几位文武,对王铮也是不吝赞美。反正不要钱,好话谁都会说,何况还是事实呢!
这几年来,王铮一步一个脚印,已经为大郑打下了大片大片的疆土。
最主要的是,这些疆土,还全是他顶住压力,不顾别人的反对,也不要朝廷和皇上多大的支持,仅凭他手里能用的权利,仅凭朝廷正常拨给的不多钱粮。就为大郑接连不断地开疆拓土。
现在算起来,王铮为大郑打下的地盘,加起来已经比整个大郑还要大。
这是多大的功绩啊?别说皇上只是封他为国公了,就算给他封王,也一点都不亏。更别说皇上和房相,对他是一压再压,不想封他为异姓王,就只好接二连三地,赏赐给他女人和财物了。
对于王铮受到的所有赏赐,朝堂上妒忌他的人不多,那些全是他应该得到的。如果有谁不服,你也去为大郑开疆拓土啊!
“哈哈!”王铮只是个凡人,听到别人对他的赞美之词,他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儿。
王铮咧着大嘴叉子哈哈大笑着说道:“哈哈!一般一般,世界第三,喝酒。”
陈妍一撇嘴,没藏黑云一皱眉,就没见过这么不知道谦虚的家伙,别人夸他两句,他马上就开始得瑟了。
王铮喝干了杯中酒,放下酒杯抹了把嘴角,看向周通问道。
“皇上说南疆六国很不消停,是什么意思?”
周通闻言叹了口气说道:“是这,陈将军和戴将军,打下南疆六国是挺快,可朝廷派去的文官,进入六国开始施政以后,却是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大将军,南疆不同于我们中原,朝廷的很多国策,在南疆都难以颁布实施,明明是对那些百姓有益有利的事情,却还是屡次受到阻挠。不仅如此,最主要的是,南疆还有许多,不服朝廷管束的部落和百姓,那些人总是偷偷地搞事情,刺杀、暴-乱、放火、散布谣言等等情况层出不穷。朝堂没少为南疆的事情争吵,皇上都愁白了头了。”
“我原来就书写过治理南疆的方略,朝廷没用我写的方略?”王铮纳闷地问。
“怎么没用?可你写的方略全是大政方针,具体细节方面的条条框框极少,朝廷派去南疆的官吏,受朝廷律法的限制,也不敢随意更改朝廷的施政方针,做起事来就有些呆板,这才形成了现今的局面。”
“大将军呐!你打下的地盘太大太快,朝廷现今的冗官现象是被你解决了。可那些闲散的官吏赋闲已久,都没有多少施政经验,可谓是良莠不齐。如果再不受吏部长期培训的话,就很难有所作为。因此啊!皇上还让我给你带句话,让你看看,西域是不是缓缓再打?皇上说,大郑这两年发展的太快,很多制度和人员,均是跟不上咱们大郑发展的速度。皇上觉得,长期这样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会出大事。其实这才是我来西域,叫你回去的主要目的。”
王铮闻言倏然一惊,他也突然发现,他为大郑开疆拓土的势头太猛,他的急功近利,已经导致了社会的根基不是太稳,长久下去的话,还真有可能会出问题。
“皇上英明,是我疏忽了。”王铮皱眉沉思着摸向了酒杯。
441章 谁是大地主
前几年,大郑冗官冗员冗兵的苗头已经显现,这是大郑衰弱的开始。
重文轻武,是大郑军事的弱于周边民族的根源。
而燕云十六州所处的长城和燕山防线,是大郑总是被蒙辽压着打的首要原因。
如今,他连年四处征战,却只是用原有的官兵,卫军不足就从边军里抽调。朝廷从没有大批招兵,冗兵的现象已经得到了缓解。
哒突三族、燕云十六州、南疆六国和西夏的这些地区,朝廷也派去了大批的官吏治理。这一项,又使冗官和冗员的弊病得到了解决。
提高武将的地位和文官相同,鼓励民间的尚武精神,举办武举人武状元的比试,重文轻武的现象也得到了缓解。
可是这些方面,包括成千上万标准件作坊的管理人员,包括需要的越来越的各个方面的人才,甚至包括佛道儒等各类的大师,以及百业兴旺后,需要的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却全都需要有人去管理,去经营,做干活做事。
自己这两年,只看到了大方向上的定策,可却真是疏忽了小方面的跟随。如果只是一个大方向,那谁都会说会定。可具体的实施却是千难万难,那些琐事极其复杂,也需用很长时间,才能一步步的到位。
看来,自己这次回去上京以后,还有很多事要做啊!
“遏制土地兼并的事情,遇到了什么麻烦?”
周通闻听王铮的话,又是长叹了一声。
“唉!那些小问题虽然暂时难以解决,但暂时也没大事。可是大将军,土地兼并涉及的,几乎均是大地主大豪强,而我华夏数千年来,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可是现今,朝廷却要打土豪分田地,···”
好吧!‘打土豪分田地’这六个字,也是王铮当初提出来的,周通记在了心里,现在又说了出来。
王铮汗了一下,却听周通继续说道:“朝廷打压的,几乎均是我大郑有权有势的那些人。大将军你是不知道,现在朝堂上都闹翻了,已经连续吵吵很长时间了。包大人主持的此事,包大人也性情耿直不畏强暴,可他一人之力,怎能扛得住,那么多朝廷大员的集体抗议?”
王铮纳闷儿道:“皇上和房相吕相就不管管?他们三位,可是也最支持遏制土地兼并啊?”
“怎么不管?刚开始,他们都声言支持包大人了,可反对的声音太大。这是涉及那些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他们反抗包大人的意志极其坚决。众怒难犯,皇上和房相吕相,也压不住啊!”
“刚开始实行此事时,包大人不是还说,此事进展的很顺利吗?我们两个当时还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