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8 章(1 / 1)

护国大将军 宁愿孤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觉得陈妍的行为,稍微偏激过份了些。没有男女之情的话,陈妍不应该那么对待大将军。

韩庚还没有离开,陈妍已经率领,她挑选好的将士追了过来。

这一次陈妍听了王铮的话,她只带了狄青、杨广,和五千将士。不过,那五千将士却是每人三马,一匹马上骑着将士,两匹马上全是霹雳炮等利器。

以后进入西域转战,没有了后勤保障,不多带些利器不行。

王铮看了看那些将士,没有搭理陈妍,却转身对韩庚说道。

“你安排人,往沙州多运送些军资钱粮,沙州距离罗卜和哈密力最近,有沙州这个物资基地,我们也能少吃些亏。”

“知道了。”

“告诉九妹,我帮没藏黑云在西域站稳脚跟,马上就回兴州看她。让她好好的,少管政事,多注意身体。暂时让韩客镇守兴州吧!九妹已经怀了我的孩子,让韩客多操些心,待西夏的大局稳定了,再把他换回去。再说,韩客在兴州再立些军功,也就能升为柱国将军了。”

“嗯!”

“让石坤暂时留守肃州,肃州、沙州和瓜州,面对的是吐蕃和黄头回鹘,我对这一片区域还不太放心。”

“好,北方呢?西夏的北方,需要咱们派兵驻守吗?”

“暂时不用,西夏的北方更荒凉,几乎全是沙漠,也和蒙辽接壤。我会去信给燕燕,让她管好她的将士,以后别再骚扰和西夏接壤的边境。”

“好。”

西夏的东部和东南部,均是和大郑的陇西卫和剑南卫接壤,以后的西夏,也就是大郑的西夏,王铮不担心那两个地方。

“另外,西夏的人口太少,让朝廷想办法,往西夏迁一些百姓。别强制搬迁,多用物资和钱粮、土地鼓励,吸引百姓自愿搬迁。只要方法得当,应该有不少百姓来西夏居住。”

韩庚闻言狐疑道:“大将军,什么意思?无需搬迁百姓啊!”

王铮看了看没藏黑云,他的意思是,我们有私密话要谈,你离远点。可没藏黑云老着脸,却没挪窝的意思。

陈妍虎视眈眈地瞪着没藏黑云,对她是严防死守。

王铮一想算了,也不用避着没藏黑云,反正两人也只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事后一拍两散。有些话,她即便是听到了,最多也就是不高兴。她现在也对王铮很无奈,不敢怎么着他。

以后,她服从大郑的管理,甘愿做大郑的藩属国了,那就正好。要不然,以后也把她灭了。

418章 民族融合

“是这样,咱们汉民族,其实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民族。也就是说,汉族是很多民族的综合体,其他民族一旦融入了汉族,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和通婚以后,也就成为了咱们汉族的一部分。汉族的包容性,世上其他的任何民族都比不了。汉族的文化、科技和工农商业等等,是其他民族极为欠缺的。汉族居住的中原地区繁华富饶,是其他的民族极为向往的。”

现在的人,对于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即便是韩庚,也懂得不是太多,目光也不够长远。王铮临别在即,就必须再给他上一堂课。

“因此,你我都不能小看任何一个民族,咱们的血液里,流的是许多民族共同的鲜血。换句话说,咱们的祖先,有可能是任何一个民族的子民。所以说,民族融合之后,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才能使人们懂得更多,知识更丰富。”

“我和你说这些,我让你建议朝廷,往西夏移民,就是想促进民族的再一次融合。不管是党项族,还是蒙古族、契丹族,以及吐蕃,和西域诸国的所有民族,皆是我华夏的兄弟姐妹。为了减少兄弟姐妹之间的杀戮,民族融合是必不可少的。”

“老韩,我不知道你懂不懂?大汉族主义要不得,只有促进民族融合,才能使大郑长治久安。所以,上一次,我因为在肃州饿死了人,也就是因为秋水的那件事,就严厉处罚了申四。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我,觉得我对申四太严苛了,是小题大做。但他们不懂,如果有大汉族主意的思想,就会得到其他所有民族的排斥,我大郑以后,也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咱们打到任何一个地方,我都严禁滥杀无辜。所有人都和咱们一样的人。所有民族和咱们汉族,都应该平起平坐。所谓的蛮夷戎狄,是我汉族中原地区的百姓,对所有其他民族的蔑称,这样做是不对的。”

“老韩,所有汉族人的祖先,不一定是哪一个民族的人。是我汉族的博大包容,才容纳了别的民族,才有了现今我们的繁华富饶。民族融合能使人更聪明,更能适应残酷的生存环境。因此,民族融合必须施行。”

王铮苦口婆心地说了一通,但他还没有说的太详细。韩庚好像还是不太懂。接下来,他就又简单解释了一下。

汉族自所以被称为汉族,是汉朝以后,中原地区居住的百姓,区别于西北部匈奴,或者说是其他民族的称呼。也就是说,在汉朝以前,根本就没有汉族。

其实说起来,汉族起源于黄河流域,汉族的祖先是炎黄二帝。可谁又敢说,炎黄二帝自出生日起就是汉族?

汉族其实是许多民族融合之后的,一个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族群,仅仅是区别于北部、西部以及南部的,一个中原地区族群的称呼。

也就是说,汉族是民族融合后的一个民族。即便是现在的大郑,境内也是十多个民族和睦相处。而其他的少数民族居住区里,也都有不少汉人。

而别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一两千年的打打杀杀,严格说起来,其实全是居住在不同地区的,自家人在内斗、

北魏孝文帝时,包括孝文帝之前,他的祖母冯太后,一个华夏历史上,最卓越的女性政治家,以及经济学家。是她们祖孙两代人,以牺牲鲜卑族为代价,把整个鲜卑族,几乎全部融入了汉族后,才有了孝文帝时期的,迅速统一黄河流域,国家迅速繁荣富强。

后世的华夏,五十六个民族里,已经没有了鲜卑族。其实就是孝文帝,用尽了手段,把鲜卑族完全融入了汉族。

当然,也有部分鲜卑族人,并入了其他民族,比如党项族。

孝文帝为了民族融合,他规定,三十岁以内的男女,必须学汉字,说汉话,穿汉服,一切都按着汉族的规矩来。

三十岁以后的人可以不这么做,但却不能为官从政。

他的这个措施,逼迫所有鲜卑族的高官显贵,即使六十岁了,也得赶紧学汉字,说汉话,穿汉服。要不然就做不了官,也不是贵族了。

为了此事,孝文帝不惜杀了他一个,强烈反对他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