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1 / 1)

护国大将军 宁愿孤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画?节约了多少时间和墨汁?”

“嘶···”一片牙疼似的吸气声。

“对了,你们几个给我办点事儿,给我重金招募熟悉雁山卫和北方草原的全境,熟悉北方的地势山川河流道路等等的人,什么人都行,哪怕只对一小片地方很熟悉也行,越快越好。”

“王副总管是要···”卫晃疑惑地问道。

王铮看了看周围,觉得这不多的几个人还都能信任,就对卫晃说道:“对头,原来的地图太粗糙,我要重新制作雁山卫的详细地图,另外,再找一些会制作地图的能人,也是越快越好。”

“王副总管莫非···”卫晃继续发问。

“对头,我的计划是,从此后御敌于国门之外,不再让我大郑的百姓受到荼毒蹂躏。”

“嘶···”一片牙疼似的吸气声。

“何时?···”卫晃的双眼里透出了热血和兴奋。

他也是武将,武将哪有怕打仗的?不打仗哪有军功?怎么升迁?怎么封妻荫子?自古以来,大部分的朝代,基本上都是文官主和武将主战。

王铮又看了看周围,挥手屏退不相干的一些人,把郑耀卫晃贾林叫到跟前,咬着牙说道:“明年开春,我先下手为强,到那时,哒突人刚刚度过难熬的冬季,正准备放马牧羊,战马最是瘦弱,战力也就大打折扣,我兵出祁山···不,我兵出玉门关···也不是,我兵出林州或者庸州信州,深入草原数千里,打他个落花流水。即便咱们的战马太少,出征的将士不多难以大胜,我也要骚扰的哒突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让他们睡觉都睡不安稳,随时防备咱们的突袭,没心思放马牧羊,那么,到了明年的秋季,他们也就没能力再来我大郑劫掠了。”

“嘶···”牙疼似的吸气声经久不绝。

这一招太狠了,这是要让哒突人断子绝孙的节奏啊!真要是达成了王铮的战略意图,不把哒突人气疯了才怪!

众人各有所思各有所想,唯一相同的想法是···这位年轻的副总管,太姬八能了,就没有他不会的不懂的,也太姬八狠了,他想把哒突人赶尽杀绝啊!原来的历任提督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呢?

晚上回到驿馆,王铮吃过饭,教了山娃狗娃黑蛋儿石头一个时辰看书习字,然后洗洗就睡了。

他不知道的是,数封不是一人所写,但内容大致相同的书信,分别从几个地方,以八百里军情急递的方式,连夜叫开城门冲进黑幕,冲向了上京的方向。

041章 密信

两天后的上京,戌时初,房相连他的宰相袍服都没顾的穿,踢啦着一双圆口老头鞋,手拿一封书信,嘴里冒着白烟,急慌慌地一路小跑,正向皇上的寝宫奔去。

“柴公公,皇上歇了吗?歇了也把皇上叫起来,老臣有急事奏秉。”大老远,房炫普看到宫门外灯笼下的一个宦官,就急忙边跑边说道。

“可是,相爷,皇上刚刚···”柴公公皱着眉无奈道。

“没有可是,快去秉皇上,就说老臣有急事。”房炫普打断了柴公公的话,催促道。

房炫普是开国重臣,现在又是两朝老臣,当朝首辅,柴公公也不敢违拗他的吩咐,看他确实挺急的样子,也怕耽误了军国大事被砍了脑袋,当下就让房炫普稍等,他急忙进去禀报。

片刻后,皇上的御书房,正拿着一份密信准备拆开的皇上郑成,看到房炫普也拿着一封密信进来,君臣两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顿时都笑了。

穿着一身明黄色的便服的皇上郑成,刚接过来房炫普递过来的密信,就听寝宫外又有人急叫:“柴公公,皇上歇了吗?老臣有急事求见皇上,速去禀报。”

是兵部尚书陈琦的声音,刚把陈琦叫进来,然后接二连三,分管工部的崔相,执掌吏部的钱相也相继而来。

接过了大臣们的四封私信,加上自己手里的一共五封书信一一观看的皇上郑成,越看像是越牙疼,吸气声接连不断。

煤矿铁矿石灰石矿石英砂矿,储量大埋藏浅易开采热值高。

城市规划环境卫生。

大计划,雁山吃不了亏,兵部和工部吃不了亏,大郑更是吃不了亏。

建筑设计,作坊草图,防火防盗防二哈,军事化管理,水冲式茅房,阿拉伯数字,详细的地图。

这些还不是最让皇上心惊的,后面的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及对这句话的详细解释,才是让所有人最惊喜的话。

皇上把所有密信看了三遍,又想起以前雁山知府郑耀报上来的亩产翻翻,他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看着目光烁烁却都沉默不语看着他的几位老臣,沉声说道:“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房炫普是当朝首辅,他自然得当仁不让地首先发言:“皇上,以臣看,此子所知所学深不可测,他所说的煤矿铁矿和石灰石矿,也许不是空穴来风,朝廷可以糜费钱粮派工匠按他所说的试试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值得一试。他的大计划虽然没详细说,但他既敢说不会让雁山、工部、兵部和咱们大郑吃亏,那就是有利可图的大好事。这些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

房炫普稍微停顿,斟酌了下才继续说道:“虽然此子来历不明,但他是我郑人无疑,李富贵惨死后,他的悲痛也不是装出来的,他想杀哒突人的想法,不似作伪。老臣以为,他明年开春以后,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想法,可行。”

“臣也觉得可行···”看首辅说完,兵部尚书接话道。“皇上试想,假若王铮真的做到了御敌于国门之外,那么,我大郑将会节省多少钱粮物资?将会有多少生灵免于涂炭?”

“可行,老臣虽然还没有见过王铮其人,但从皇上房相以及去过林州的其他同僚嘴里,也知道了王铮此子的为人,他看似嘻嘻哈哈不懂规矩,实则大智若愚。做事也章法颇严进退有据,林州和庸州之战,他年纪轻轻却有大将之材,两战均是出奇制胜,解了林州和庸州之危不说,还斩杀三万余哒突勇士,并且一路追杀哒突的溃兵四十余里。可见,此子有勇有谋可堪大用。老臣觉得,不过就是耗费些钱粮物资,不妨让他放手去干,做的好了,是我大郑之幸,即便是做错了一些,也能让他吸取些教训,以后吃一堑长一智,心智就更会成熟。”

工部尚书崔相经过深思熟虑后,也发言说道。

紧接着,吏部尚书钱相也陈述利害表态赞成,皇上一看大家都没反对意见也很高兴,其实他早就被王铮的这个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想法打动了。

上次他御驾亲征,本也是想一战就重创哒突铁骑,如果可能的话,他甚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