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气,都和驸马成婚一年多了,竟然还没有一点动静。
“唉!我只顾瞎忙,这三四个月,竟然都没空去看看莲娘。申四不在家,咱们两家作为通家之好,可不能疏远了。明日吧!咱们三个一起去看看莲娘,赔她说说话也是好的。”
“好的。”
“应该应该。”
郑妽和翠姑分别答应。
“这眼看着,小翠儿也该生了。山娃都三个娃了,莲娘也快生了,项梁韩客他们,家里均是一群孩子,我就不说了,可你俩···是咋回事儿啊?”
翠姑悠悠说道。
翠姑也很急,皇上早已给她赐婚,她现今甚至已经是,县公府的三品诰命夫人。可王铮到现在也没娶她进门,她弟弟的孩子都快三个了,在现今这个社会,这让翠姑情何以堪?
钱明珠和郑妽闻言,各自摸摸自己的肚皮,却无言以对。
在这个和后世比,还算蒙昧的男权社会,怀不上娃全是因为女人的关系,谁都不会说是男人的问题。
因此,郑妽和钱明珠,都是暗自怨恨自己没本事怀娃。从没想过是王铮的原因。
现今,别人的家里妻妾不多,却是孩子成群。可县公府和大将军府,甚至还包括公主府以及公主外宅,却是冷冷清清。
她们三个要是想孩子了,就只能去三院,抱抱山娃的儿子聊以自-慰。
不仅是郑妽和钱明珠,甚至时蓉肖瑛和玲珑双骄,也从没有过怀上娃的迹象。
原来,王铮说是他担心女子过早生育不好,所以他每次都算着日期。可他控制不住自己忘了日期,和众妻妾胡作非为的次数多了,咋谁都怀不上娃呢?
王铮还不知道,肖燕燕已经给他生了个大胖儿子的事情。钱明珠和郑妽,就更不知道了。
因此,这件事成了她们烦恼的根源,每每因为这事,她们在夜晚,都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女子无法生育,还在七出之列。
就是说,女人不能生娃的话,就是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那还要她干嘛?
按现今大郑的规矩,即便是钱明珠,王铮如果因为她无法生育,也能休了她。
当然,如果夫妻的感情好,一般情况下,像那些无法生育的当家大妇,会主动给男人纳妾,以后把小妾的子女,过继给她一个就行了。
真正因此休妻的也并不太多。
还有郑妽,即便她贵为公主,如果她无法生育,她再不情愿,也得给她的夫君纳妾。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今社会,繁衍子孙开枝散叶,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绝后的事情,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接受的,包括女人。
可她们却不知道,无法怀娃却不是她们的问题。而是王铮的问题。
王铮穿越来到了这里,他的体质已经成为万中无一的玄阳之体。
而玄阳之体的男子,极难让普通的女子怀孕生子。但对玄阴之体的女子,却是一打一个准儿。
只是,这些王铮还完全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的身体很强壮,只知道他的欲望和能力也很强,知道他的女人和他单挑的话,都不是他的对手。
可他却不清楚他是玄阳之体。
389章 兵分三路
王铮在前世就听说过,有人是‘玄阳之体和玄阴之体’的体质。
这两种体质说的挺眩。其实就是男人的阳气太盛,和女子的阴气太盛,也就是天生寒体。按中医的说法才好理解。
王铮不懂中医,他自己的理解是,‘玄阳之体’就是阳气太盛,心火、肝火、肾火等无法遏制,小蝌蚪的生存环境不同于普通人,小蝌蚪一旦离开‘玄阳之体’男子的身体,就无法存活迅速死亡。
所以普通女子才难以怀孕。但‘玄阴之体’女子的体质,就像一剂对症的灵丹妙药,恰好能克制和互补阳气太盛的体质。也就是所谓的阴阳和谐。
因此,这两种体质的男女结合,才能正常生育,才能夫唱妇随白头偕老。
但王铮现在的体质又已经大变,他因为中了《噬心丸》的剧毒,又被玄一道长和两位御医,硬逼着吃下了,无数种以毒攻毒剧毒无比的,所谓的灵丹妙药。
那无数种毒药互生互克,导致他的玄阳之体已被改变。现在他的体质,介于玄阳之体和普通人之间。
也可以说玄一道长误打误撞,使王铮因祸得福,他现在已经是身怀两种体质。
在他情绪激动时,他就是玄阳之体,正常情况下,他也和普通人一样。
因此,以后他的婆娘,就都能怀上娃。只是,根据他的情绪不同,他的女人也不会每次都一枪中地。
肖燕燕是和王铮成婚的第一夜,就已怀上了孩子。以后他的女人,和他在一起数次后,应该会有一次怀上娃的机会。
类似后世的女人,偶尔忘吃了毓婷那样的偶然可能。
按说李九妹,也是和肖燕燕一样的体质。可李九妹因为太忙,还是隔三差五的,才能偷偷摸摸地和王铮在一起一次。
现在两人在军中,偶尔睡一次也是在帐篷里。帐篷不能隔音,李九妹控制不住自己时,爹一声娘一声的,叫唤的也太响亮,声音能传出老远。
因此,自从出了兴州之后,两人偶尔也会偷偷睡在一起,却几乎不做那事儿。
李九妹也因此就没有怀上娃。
王铮的三位婆娘愁得要死,可王铮此时却很是惬意。他率军攻打顺州时,有重大突破。
王铮已经带着十数万大军,和五百余门火炮兵临城下。
而马闯率剑南卫的十万兵马,在占据韦州之后,已经扫平了韦州附近的博乐城、耀德城和鸣沙城,兵锋直指灵州城下。
灵州距离顺州虽隔着黄河天险,但却仅有二百多里的路程。
李昊担心,顺州的西夏军,会受到王铮和马闯的南北夹击,有可能被全歼。他于是就把顺州洗劫一空后,主动放弃顺州,逃向了凉州(武威)。
凉州在兴州西南近千里,这也就是说,李昊受不了郑军三个卫镇,数十万兵马携带军国利器的穷追猛打。
他已经放弃了,他西夏所有的经济和文化重镇,退守更荒凉的西域边陲。
李昊的军心民心几乎已经尽皆丧失,他仅有的十数万精锐,也已折损大半,凭他的辅兵和临时招募的草原牧民,他不可能是大郑数十万卫军的对手。
他退守甘凉地区,尚能稍微喘息,也会有一线生机。他如果在兴州附近和郑军死战,等待他的,必会是全军覆没的命运。
说起来,大郑仅有百十万卫军,而西夏就有五十多万兵马。貌似西夏的军力,并不比大郑弱太多。
其实,大郑的卫军全是战兵,就是后世所说的野战军,也就是精锐。边军还有二三百万,战时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