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兵一卒驰援洪州。”
“诺。”陈斌躬身接令。
他很高兴,王铮虽然罢了他的提督之职,却还给了他带兵之权,这样他就有了一雪前耻的机会。
“陈柱国,我能不能打下洪州,全看你们能不能堵住西夏的援军了。此战,由狄青为主,杨广为辅,你只需坐镇中军全盘调度即可,切勿意气用事啊!”
王铮有他的小九九,他怀疑,他的亲兵队正狄青,就是北宋有名的将领狄青。
历史上的狄青面有刺字,这个狄青也有。史书说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而这个狄青也有一个铜面具。
只是,现今狄青刚满三十岁,还是个小校尉,职不过七品。王铮也没见到他打过仗,还不敢确定,他就是北宋历史上的狄青。
因此,王铮对陈斌有此一说,他的意思,是让狄青和杨广试试身手,好确定以后怎么培养他们。
至于定军寨能不能夺下来守得住,王铮并不担心。
定军寨虽是个易守难攻的大军寨,但因处于洪州以北,并不是边境的关键所在,现在驻兵不过千余。
狄青和杨广,既然是曹显派给他的亲兵队长,本事还是有的。他们俩一万人马,以十倍于敌的兵力拿下定军寨,没有一点问题。
何况,大军现在还没有到达洪州,他们绕城而过数百里急驰,奇袭定军寨,一战而克的把握就会更大。
“大将军,我俩都走了,你的安全···”狄青是王铮的亲兵队长,王铮在战场上若有闪失,他的责任最大。
当然,王铮把他派出去执行别的任务不算。可即便是这样,他对护卫宁王郑铭的御林军,那一帮看似人高马大威风凛凛,战力却是较弱的老爷兵也不太放心。
“你俩且去,无需担心我,十万大军都在我的左右,洪州才不过两三万人马驻守,还能翻了天去?”
“好,大将军,若有机会,可否趁机拿下乌延城和奈王井?”狄青沉声问道。
乌延城和奈王井依山势而建,前后仅隔二三十里,在定军寨北面不远,扼守着宥州、夏州和盐州通往洪州的唯一要道。
假如能趁势拿下那两个小城,和定军寨互成掎角之势,互相协防。
则那三个西夏的州城,就不敢出兵增援洪州,洪州的守军知道后路已被截断,必会军心大乱,也就更容易攻克。
“如此最好,但你切记,只可智取不需力敌,代价太大的话,就还死守定军寨。只要守住了定军寨这个咽喉,我军就无后顾之忧。”
王铮闻言大喜,他知道狄青有勇有谋,却没想到他考虑的更多,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王铮觉得,仅凭狄青刚才的谋略,他是历史上那一位狄青的可能性就极大。
如果他真是那一位狄青,那就要对他好好培养,他应是比韩庚和曹显,更善于领兵的将领,以后的成就更大。
不过,王铮想到的还有不足。
这个狄青,不但就是历史上的那一位狄青。就连他的亲兵副队长杨广,这位比他还小一岁的英俊青年,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宋名将--杨文广。
只是,这个大郑和另一个空间的北宋,很多事情都是似是而非。
这一位杨广,没有一个叫杨延昭的老爹,更没有杨无敌杨老令公那个祖父,也没有佘赛花老太君那个祖母。
当然,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的,他母亲穆桂英和老爹杨宗保,就更不会有了。
杨广家虽是世代军职,但他的祖父辈,却均是名不见经传的下级将领。也是因此,王铮就没想到,此杨广,竟然就是北宋名将杨文广。
王铮用人有方,狄青和杨广接令后,各率五千兵马,风驰电挚般绕洪州而过,直扑定军寨。
西夏的哨探,早已打探到,郑军十五万兵马来攻打洪州。
可洪州的全城守军严阵以待,却见郑军的先锋,没有在洪州城外做丝毫停留,竟然绕城而过,直接奔向了正北的定军寨。
洪州守将猜到郑军的意图之后,当即就大惊失色。他急忙派出数股轻骑,四处报信求援。并想通知定军寨的兵马早做预防。
可狄青和杨广,丝毫也不理会西夏的哨探和信使,不惜马力一路疾驰,竟然比西夏的信使双马轮换,还早到了定军寨一步。
待西夏信使来到定军寨不远时,狄青和杨广,已经迅速拿下了定军寨,留下部分兵马等待陈斌的大军。然后两人各率四千五百轻骑,不做休整再次启程,扑向了乌延城。
来到乌延城外时,天色将黑,狄青担心奈王井天色黑透关上城门,那么明日要想再打奈王井,就不是奇袭,只能是强攻,郑军将士的死伤就会加大。
乌延城和奈王井虽是城堡,可也和木栅建成的军寨差不多,连县城都算不上,城里的兵马也不会太多。只要能奇袭杀进城去,必可一战而克。
“杨将军,你去打乌延城,我去拿下奈王井可好?”
狄青一边和杨广纵马疾驰一边问道。
“善,乌延城弹丸之地,即使他关上城门,我也能在一个时辰内拿下。狄将军且去,我攻克乌延城后就去帮你。”
“哈哈!好,将士们,随我杀奔奈王井。”
“诺。”
狄青率领的王铮的部分亲兵,轰然英诺战意更强,打马扬鞭绕过乌延城,直扑奈王井。
王铮的这五百亲兵,几乎均是原雁山卫,或者是跟随王铮,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老兵。是大郑精锐中的精锐,千里疾驰连番恶战,对于他们来说早就是司空见惯。
因此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生怕落于人后,损了大将军的威名。
杨广的四千多人马,旋风般就杀到了乌延城下。
此时天色将黑,乌延城在城外劳作的百姓,正是蜂拥回城的时间。
加之乌延城的守将,没有料到郑军在一天内,会撇开洪州,拿下了定军寨,更没有料到,郑军要直接冲进城内夺城。
因此,乌延城准备不足,关门也不及时,杨广已经一马当先,拨开城头的西夏军,仓促之间射来的稀稀拉拉的几支羽箭,拍马就杀到了城门。
杨广的镔铁点钢枪,仅仅刺死了两个守门的西夏军士,余者已被王铮其余的亲兵尽皆屠戮。
然后众人大喝一声,拍马就杀进了城内。
由于西夏人口仅仅才三百多万,养不起太多的军士,所有的精锐又都跟着李昊,供李昊随时调遣。守卫乌延城的西夏军士,就尚不足一千,也均是类似大郑边军的辅兵。
就像大郑,卫军和边军就有极大的不同。
卫军几乎皆是精锐,是给养最好配置最好的野战军。
而边军,几乎和后世的预备役差不多,战时守城或者是给卫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