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攒体力,在关键时刻才会全力冲刺。
因此,王铮给项梁下的任务是,出发后要不急不躁,慢慢悠悠地,只要在三月底到达目的地就行。
是的,王铮定下的,夺取兴州城门的一战,就是在四月初四的黎明。届时,提前混进兴州的数百细作,会和李九妹安排的内应一起,硬夺兴州的北门。
而小柔的消失,就是和李九妹在上京的部分属下,提前出发混进兴州,联络好李九妹在兴州城内的内应。
到时里应外合打开城门,然后死守城门,接应韩客率领的那两千援军。
李九妹的另一个丫环小婼的消失,却是去了怀州,她也是要在四月初四的黎明时分,夺取怀州城门,接应万喜和高丕的四万兵马。
怀州距离兴州仅有八十多里,轻骑半日可达。
只是,王铮到现在也没和李九妹说实话,更没有全部透露他的军事安排。李九妹还不知道他要奇袭兴州和怀州。
李九妹知道的,是陇西卫的兵马在四月初四凌晨,必会攻至兴州和怀州。小柔和小婼到底是接应哪一路兵马。王铮还一直没有对李九说过半句。
这是王铮的一招妙棋。
假若奇袭兴州的消息泄漏,李昊必会派重兵死守都城兴州。
奇袭兴州的计划失败之后,若有怀州在郑军之手,奇袭兴州的所有郑军将士,就可迅速退入怀州城内,避免和西夏军死战,减少了郑军因战械不足,可能会导致的大量伤亡。
并且,怀州的郑军,还可限制兴州内的西夏重兵,去接应陇西卫、剑南卫和雁山卫攻打的城池。把西夏的重兵限制在兴州城内。
待郑军攻克了大部分的西夏重镇,然后再调来攻城战械,硬夺兴州。
第二波兵马也已经出发,是石坤和山娃的四万兵马,他们要赶去西安,路程也不近。
申四也已带着他的亲兵,轻装出发去了陇西卫。
他会在陇西卫挑选两三千轻骑精锐,首先进入西夏境内挑起战火,看西夏王李昊,会不会出兵。
李昊假如出兵,他就在西夏境内和李昊打游击战,把西夏的大军,往靠近陇西卫的区域吸引。
李昊如果缩在兴州不出兵,那么,陇西卫、剑南卫和雁山卫,就大军尽出,在和西夏接壤的两三千里边境,真刀真枪地攻打西夏的城池。逼迫李昊非出兵不可。
332章 胭脂奴的请求
此次奇袭兴州的有八万兵马和近两千内应,奇袭怀州的是四万兵马和千余内应。
王铮有六成把握,兴州和怀州能一战而克。
假如这两座城池万一打不下来,则各部各自为战,充分运用游击战法避实击虚,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牵制住兴州附近的西夏兵,侧翼掩护那三个卫镇,攻克和大郑接壤的城池。
他早已给各个领兵的将领了一封密函,上面是他绞尽脑汁想到的,西夏可能应对郑军的各种办法,和每个将领的应对之策。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四月初四了。
王铮已经不再吃《九天玄雷非死不能活逍遥丹》,现在他的身体,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但也算是能行动自如了。
王铮不清楚《噬心丸》的剧毒解了没有,连玄一道长和御医也不清楚。
不过,他吐出的血已经成了鲜红色,玄一道长说,他的身上已经没有了中毒的症状。
可是王铮郁闷的是,他吃了《噬心丸》被救出后,无论是玄一还是所有的御医,本就没有发现他有中毒的症状。
他怀疑没藏黑云逼着他吃下去的,应该是别的药物,甚至有可能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灵丹妙药。
王铮相信有《噬心丸》这种毒药,却觉得没藏黑云不一定有,也有可能是,她恰好没带在身上。
她和李昊是在糊弄他。要不然,他咋没有中毒的症状呢?
王铮认为,应该是玄一拿他做了试验品,故意利用这件事儿,用他不同于正常人的体质,实验他的《逍遥丹》的。
而他吐出的黑血,其实是玄一逼着他吃下去的,《逍遥丹》的剧毒。
但这些只是王铮的猜测,玄一道长救了他,不可能再故意害他。他感觉得到,玄一道长是真心想救他。
也是因此,王铮也没有坚决不吃药,也没有宁死不让玄一道长给他扎针。
这几天,因为蒲甘已经被完全占领,朝廷召集的开矿工匠也已经出发,开矿的资金正在筹集。
这一次,王铮家的银票和库房里的银钱,总算是被搬的差不多了。
官办钱庄的银钱,好不容易才凑够,这马上又是那么多,金、银、铜和钻石矿的巨大投资。
朝廷的国库里,银钱不少,却因为和西夏的大战将起,不敢投入蒲甘太多。上京城里的高官富户,也基本被搜罗了遍。
因此,还是王铮出的银钱最多。皇上的股份还是他出的,他家的股份还是没有皇上的多。
如果严格说起来,开矿的前期投资所需的银钱,他王铮一家就出了一多半。可为了不让人见财起意,大部分的股份,他都给了皇上郑成。
为了此事,皇上郑成总算是原谅了,王铮对胭脂奴的不轨行为。
现在,胭脂奴再去王铮家,皇上郑成和胭脂奴的娘亲周夫人,也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说白了,皇上也贪财,他被王铮一次又一次给他的钱财砸晕了。
王铮太能干,王铮为了他的社稷江山操碎了心,他不能封赏王铮太大的官职和爵位,无法弥补王铮所受的委屈。
最主要是,胭脂奴被娘亲限制了自由,不准她去见王铮,导致胭脂奴茶饭不思日渐消瘦,甚至还大病了一场。
周夫人心疼女儿,在皇上那里吹了不少枕头风。
皇上郑成愧对王铮,也管不了春-心萌动的女儿,他很无奈,这才不再管胭脂奴和王铮的事,任其发展。大不了,以后把胭脂奴也嫁给王铮就是了。
两位公主嫁给同一人的事情,虽然好说不好听,但历史上也有先例。
她们姐妹俩愿意娥皇女英共侍一夫,要不然就寻死觅活,当爹娘的心疼女儿,也就没有办法。
即便是这样,别人家里都是穷的叮当响了,他王铮家的库房里,据翠姑对钱明珠和郑妽说,还有不少银钱。
具体有多少,翠姑的算术不太好,银两和铜钱也太重,她没算出来,反正是不少,足够家里一年的花用。
黄河的治理事宜,皇上看过郑铭的建议,又和众位大臣商量了半天,最后找到王铮谈了谈话。
后来确定,令工部河务司参考宁王郑铭的建议,利用水泥垒砌加高河堤等措施,妥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