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也是在四月份左右,才开始大举进攻西夏。
由此可见,陈斌和韩庚的组合,虽说不完美,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王铮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刘将军和石将军,到底是被俘还是已经殉国?”
皇上问道,这也是王铮关心的问题。
“皇上,两位将军的下落,现今还没有确切消息,但据逃回来的两个军士说,他们皆已被俘。皇上,这还有另一封公文,是黄德黄将军,说刘平刘将军投敌叛国的。”
皇上郑成接过公文看了看,然后转手交给了房相。
等公文在王铮等重臣之间转了一圈儿,大家都知道了内容后,皇上问房相道。
“房相怎么看?”
房相稍一沉吟后说道:“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此事不可全信,但也不可不信。以微臣所见,先拿下刘平全家,但不可逼供虐待,只需限制他们的自由,好吃好喝供养着。待事情查明之后再做决断才好。”
“嗯!就这么办吧!给陇西卫去一封公文,严查三川口之败的主因,以及刘平刘将军和石将军的下落,···”
皇上郑成的话还没有说完,只见兵部右侍郎邢开,也是急匆匆地进了太极殿。
“皇上,陇西卫急报,跟随刘将军出征的卢政卢将军,兵败被俘获后,在被押往兴庆府的途中趁乱逃走,辗转数千里才逃回了延州。据卢将军言说,刘将军被俘后,破口大骂李昊,宁死不屈。不过刘将军身有两处创伤,身体不大妙。石元孙石将军也还活着,也没有屈服于李昊的威逼利诱。”
“还有没有别的证据,也能证明刘将军的忠烈?”吕相追问道。
周通答道:“有两名从金明寨逃回的军士,也能证明刘将军死战不降。可那两人已经失踪,估计已被灭口。”
“陈斌是干什么吃的?怎么不好好看管证人?”房相愤怒问道。
王铮貌似在自言自语:“家贼难防啊!”
对于三川口之败的事情,王铮在穿越前就知道一点历史。
他虽不清楚,诬陷刘平投降的人是谁。但他却知道,有人贪生怕死首先逃跑,这才导致军心大乱继而大败。而那个逃跑的将领,就是后来诬陷刘平的家伙。
王铮据此判断,黄德说刘平投敌叛国,他无奈才杀出重围逃向甘州。其实,他就是那个率先逃跑的郑军将领。
“大将军是说···”吕相皱眉问道。
“贼喊捉贼,诬陷刘将军,好遮掩他贪生怕死不顾军纪首先逃跑,致使军心大乱导致我军惨败的事实。这个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就是黄德。”
“大将军怎么这么笃定?”陈琦问道。
“我猜的,但绝不会错。”王铮言之烁烁,陈琦一脸蛋疼。
这个混账,又说是猜的。
但王铮猜的很多事情都很准,没人会故意和他抬杠。
鉴于刘平是否投降西夏,和黄德到底是不是诬陷刘平的事情,均是证据不足。
因此皇上下令,拿下刘平的全家,但就像房相说的,只是限制自由,却要善待刘平的家人。
并且,黄德以及他的全家,也被同时拿下,待证据充足之后再行定夺。
朝廷派出兵部左侍郎周通,和监察副使富壁、大理寺丞庞基三人,去陇西卫公干。调查三川口之败的原因,以及刘平和黄德之事。
“王将军,下一步怎么办?”
那件事说完了,陈琦作为兵部尚书,开始征询王铮的注意,做好陇西卫战事的筹谋。
“怎么办?”王铮看着地图,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为今之计,为了避免下一次的惨败,必须严令陇西卫坚壁清野收缩防御。这么做,虽无奈西夏,却也能避免我大郑将士的伤亡。最主要的,是不会损我国威失我士气。”
“唉!也只能如此了。可是大将军,总是这么被动挨打,也不是办法啊?”
王铮闻言瞪着皇上说道。
“那有什么办法?谁让御医和玄一道长,给我治病却治的我生不如死了呢?要是不给我排毒治疗,我就还是生龙活虎一般,就李昊?就西夏的那数十万人马?嘿嘿!我灭了他如瓮中捉鳖手到擒来。”
陈琦汗了一下,皇上郑成却是满脸不悦。
“朕关心你,才派了御医给你治疗,难道朕还做错了?”
“可不是你错了?难道你还做对了?你还不如一刀砍了我呢?”
王铮气哼哼地说道。
他没叫皇上,却说的是‘你’,那就是说,他是对他老丈人不满,和君臣关系无关。
324章 军事规划
搁在房相和吕相,以及别的大臣眼里,这是王铮在和他老丈人胡闹,在发泄心中的闷气。因此,别人都不好插话。
虽说这是在太极殿上,是正规的场合,王铮应该按规矩来。应该叫‘皇上’,应该尊重皇上。
可他向来就不是个规矩人,从来也没有规矩过,大家也就见惯不怪了。
真要是和他讲规矩,那杀他一百次也够了。
“你这个混账东西,竟敢这么和我说话?”皇上大怒。
大臣们都在呢!皇上郑成即便是王铮的老丈人,也得有他作为丈人的尊严。
但是,他说的也是‘我’,而不是‘朕’。
这也就是说,他这句话,也是和王铮在翁婿吵嘴,同样和君臣的关系无关。
“谁叫你不靠谱呢!你要别让人给我治病,我要是能跑能跳的,我早就出兵西夏拿下兴庆府了。还会有这次的惨败?那一万将士还会身死?”
皇上郑成无语了。
唉!算了,这厮痛惜那一万将士,他心里憋着气,他也是为了大郑,为了朕的社稷江山,朕就不和他计较了。
王铮的话,让所有大臣也保持了沉默。
王铮虽然太烦人,虽然太不会说话,虽然总是不按规矩来。但他为国为民的真心,却是绝对不会错的。
大郑是个言论自由的帝国,有刑不上士大夫的祖训,是华夏数千年来最可爱的皇朝,是让文人士子们感到最幸福的国家。
而就在这样一个这么好的国家,现在还有一个自古以来,天性最仁孝,对任何人皆是宽厚和善的皇上。
因此,王铮今日所说的话,并不算过份。
有例为证,数年前,包正要皇上罢免三司使张佐的职务,理由是张佐的能力太平庸了些,不堪大用。
可张佐是皇上一个宠妃的伯父,皇上很为难,就委屈求全,想让张佐去当一镇提督。
包正还是不愿意,言辞更加激烈,带领七名言官与皇上理论。
皇上郑成和包正的意见不合,不接受包正的建议。包正就喷着唾沫星子和他争论不休。
后来郑成实在是烦了,就扭头就走。可耿直并且认死理的包正不依不饶,上前就一把抓住了皇上郑成的衣袖不让他走。
两人一番撕扯,只听‘撕拉’一声,皇上龙袍的袖子被包正撕扯烂了。
包正吓傻了,可忍无可忍的皇上郑成,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