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皇上带所有的大臣,甚至包括西夏的那位三四十岁的副使,谁都没想到站殿将军会动真格的。谁都没想到王铮居然不阻止。
所有人都以为,王铮是在吓唬西夏使者,杀他的气焰。
哪想到?王铮居然玩真的。
大郑自开国一来,太极殿上还是第一次见到血腥。
皇上傻了,房相和吕相傻了。其他的文武重臣都傻了。
唯一一个没傻的是曹显。
王铮想做啥,他是无条件支持,反正王铮也从来就没有做错过。
王铮的所有兄弟里,曹显因为是大梁将军府的坐衙参军,每次的朝会他就必须参加。
其他的,比如卫晃,他即便和曹显的军职一样,也是没权利参与大朝会的。
“竖子敢而?自古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竟然辱我西夏的使者。大郑的朝廷,就是这么对待别国使者的吗?”
此时,西夏副使终于出头。
王铮转过脸来,仔细打量着西夏副使嘿嘿一笑。
“你是何人?在西夏任何职?年龄?姓名?报上来,我看看你配不配和我说话?”
“吾乃西夏副使利曰田,奉我西夏国主的皇命出使大郑,是来和大郑缔结邦国友好的,哪想到?大郑的朝廷,居然不分青红皂白,就辱我西夏使者。如此朝廷,我西夏不交也罢!”
“利曰田?”王铮捏着下巴思索道。
“咋没听说过你的名字?”
“吾乃无名之辈,怎能会入得王大将军的尊耳?”利曰田不亢不卑答道。
王铮闻言,双目精光爆射。“你如何知晓我的名字?”
“敢携剑上殿,肯定是天子剑。而大郑被皇上赐予天子剑者,唯王大将军一人尔,这有何难猜?”
“说的也是。”
王铮佩服此位副使的胆识和气魄,可他自从来到太极殿,总感觉有什么不对。
后来,西夏的正使凡是说话之前,必会看一眼副使,他就开始怀疑,这位副使,应不是常人。
可现在来看,他也就是年轻了一点,能干了一点,还很会说话,没有损了西夏的国威。
一个叫利曰田的西夏人,应不是高官显贵。估计也就是某位皇亲贵戚的亲戚,凑这个机会,来大郑开眼界的。
“我西夏仰慕大郑天朝上国文化,皇上才特意差遣我等跋涉数千里,来朝见大郑的皇上,以修两国万年邦交之好。如今,大郑的朝廷既然如此蛮不讲理妄下屠刀。本副使也无话可说,今日就暂且告辞,日后再来朝见大郑皇上。西夏副使利曰田告退。”
利曰田说完之后,就想躬身退下。
“慢着,你敢自称西夏王是皇上,那就是说,你西夏现今和我大郑,是平起平坐了?你就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你就不怕我大郑出兵灭了西夏?”
利曰田回身答道。
“我西夏虽出自西域,但也属炎黄二帝子孙。炎黄二帝世代居住黄河流域,其子孙居住在中原者为汉,居住于西、北者为胡。此为汉朝以后,人群因居住地不同,生活条件不同,才划分成了不同的民族。再者,古有夏商周,乃是我华夏各民族的皇朝祖先。而我西夏,承袭夏朝先祖之衣钵,李昊帝才创立西夏皇朝。本皇朝,和大郑皇朝皆属华夏,应为兄弟之邦。为何不能和大郑平起平坐?大郑和我西夏之争,仅是谁是正统的问题。你若要开兵交战,即是兄弟阋于墙,兄弟之间,意见不合打来打去的很正常。”
利曰田的这一番话,把王铮说的是哑口无言。不仅是他自己,别的朝臣也是一样。吕相张了张嘴,竟无法反驳。
利曰田承认西夏人皆是炎黄子孙,承认西夏是华夏的国家,承认西夏传承于夏商周。
那他就等于是承认,他们西夏也是和大郑,和蒙辽,和大理吐蕃等一样。是华夏各民族之间的政权之一。
他西夏和大郑,不管是友好相处还是打生打死。皆是兄弟之间的内部争斗。
大郑可以出兵灭了西夏,但大郑只是把自己国家统一了,并不是大郑灭了其他的外国。
比如倭国。
倭国和百济、真腊等。是大郑的藩属国是不假,但他们却不属于华夏的民族。
最起码,在最近数百年,不属于华夏的民族。
297章 原来是李昊
虽然商纣王的叔叔其子,创立了第一代朝鲜王朝,虽然徐福东渡才有了倭国,虽然是华夏南部的少数民族创立了真腊。
但在数百年乃至千年以前,华夏的中原王朝,已经承认他们是独立的国家。因此,很少有人把他们归于华夏的民族。
按利曰田的话说,兄弟阋于墙,共御外侮。
就是说,不管西夏和大郑怎么打,皆是兄弟之间的家事。但凡有华夏之外的民族入侵,也必须一致对外。
事实上,西夏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不仅只是西夏,蒙辽也是这么做的。
西夏挡住了库木塔格沙漠以西和以北,以及巴丹吉林沙漠以北,所有的异族入侵。使大郑仅仅只有西夏一个威胁。
蒙辽做的更多,由于蒙辽的地域太广,面对的外国异族就更多。
王铮之所以能轻松收复了燕云十六州,能逼迫肖太后,和他签了对大郑极为有利的条约。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蒙辽的主要兵力,全在大西北和北部的边境,对付红毛蓝眼的罗萨鬼和更多的西域异族部落。根本就没有和大郑死拼硬抗。
这就是王铮只是利用蒙辽,对付蒙古女真和其他的部落,却不坚决灭了蒙辽的原因。
在现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国土的面积太大的话,并不是好事。
利曰田告辞走了。王铮还在捏着下巴皱眉思索。他总觉得不对劲儿,利曰田太能说,几乎抓不住他的错处。可他暂时还猜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对。
不过,咄咄逼人的西夏使者,被王铮割了鼻子走了。刚才对西夏人很无奈,却最善窝里斗的一干朝臣,却又吵吵开了。
先是王若跨前一步,对皇上躬身行礼说道。
“皇上,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王将军居然割了西夏使者的鼻子,此事实在是大大的不妥。王将军此举,是陷我大郑于不仁不义之地啊!”
王若的铁杆陈尧也帮腔道。
“皇上,西夏仰慕我天朝上国文化,这才遣使来朝。本是善意之举,可王将军居然欺人太甚。假如西夏使者回去之后,李昊即刻发兵攻打我大郑边境,却又如何是好?”
门下侍郎黄柏也出班奏道。
“皇上,王将军不顾国体妄动杀念,陷我大郑于不义,给了西夏出兵的借口,实是罪不可赦。请皇上下旨诛杀此贼。”
国子监祭酒蔡奋也添油加醋。
“皇上,王将军竟敢无视皇威,磕坏天子剑,委实难以饶恕,还请皇上秉公行事。”
王铮今日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