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管了,这事儿由老奴和房相盯着他,他赖不掉。”
“哈哈!那好,那厮最有钱,不妨狮子大开口,多要点。唉!皇帝家,也是没有余粮啊!”
周夫人和她那个同样是国色天香的女儿,捂着小嘴儿直乐。
没见过这样的当皇上的,自己穷的揭不开锅了,就想尽了坏点子欺负他的女婿。
“好的石头儿,只是,洛阳公主和翠姑,以及钱明珠还正在办义学,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还得给他留点。”
“是啊!···”郑成感叹道:“那厮的家里虽然钱多,却没有不义之财。白酒作坊已经给朝廷交了重税,他的家人和奴仆也少,还不蓄养歌姬舞姬。多余的收入他也花不着,翠姑省吃俭用攒了几年,现在却又投进了义学。唉!他家办的义学,其实,是为朝廷在操心做好事啊!”
“是啊!像王铮这样忠心的大臣,我大郑假如再有几个,石头儿就更省心了。”
“哈哈!不需那么多,有这一个就已足够,多了就会有麻烦了。朕的女婿确是能为朕分忧。唉!朕的胭脂奴也大了,也该招驸马了,如果胭脂奴,以后也有一个你九姐夫那样的好夫婿,朕就更欣慰了。”
郑成摸着女儿胭脂奴的脑袋感叹道。
“父皇说啥呢?胭脂奴不找驸马,这辈子就陪着父皇和娘亲了。”
比郑妽还要漂亮了两分的胭脂奴羞涩地说。
她都十五了,已经到了招驸马的年纪。
她这么说,不是她真不想招驸马,也不是她舍不得离开父皇和娘亲。而是她挑来挑去,到现在也没遇到一个,像她姐夫王铮那样的男人。
胭脂奴知道王铮,并且还和王铮说过几次话。
她很羡慕她九姐郑妽,能找一个舒心可意的夫君。
可她九姐的夫君,是她九姐不顾生死,不顾别人的闲言碎语,私自偷跑去了军营,和她姐夫王铮在战场上拉近了关系,结下了生死情谊,后来才结为夫妻的。
她九姐的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了自己喜欢的男人,什么都敢做。这才追求到了自己想要的男人。
可她胭脂奴,即便她比她九姐还勇敢,但却没遇到像她姐夫王铮那样,值得她托付一生的男人,她又能怎么办?
周夫人自然知道自家女儿的心思,可她这个做娘亲的,也没有办法帮女儿。
别的事情皆有转圜的余地,可这儿女的情事,她又哪里去为女儿,再招一个像王铮那样的夫婿啊?
“呵呵!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父皇可不敢让胭脂奴一直陪着父皇。唉!父皇老了,儿女都大了,你们都该有你们的家庭了。”
“石头儿可别这么说,你今年才五十七岁,还年轻着呢!袁大师说,石头儿是高寿之相,你现今可不敢有迟暮之态啊!宣睿盛世还等着你去开创呢!这眼看已经有了希望了,你还得继续奋发才是。”
“哈哈!说的是,朕现今有了王铮那个混账,就极有可能开创出宣睿盛世。朕还精力旺盛,还能再好好干几年。嗯!对了,王铮那厮,对于那些矿是怎么说的?”
“那个小混账说,南亚的矿产极为丰富,必须尽快打下来开采。可王铮还说了,即便不开采那些金银矿,用钱引也能缓解我大郑现今的钱币压力。石头儿,你这个女婿,可真是个人才啊!他稍一点拨提醒,就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为这事,房相和吕相,今日心悦诚服地给他打躬作揖了两次。”
“哈哈!那是自然,朕的女婿,自然是很有本事的。”
皇上郑成哈哈大笑得意洋洋。
皇上确实很得意,可他越是夸郑妽的驸马王铮,他的这一个女儿就越郁闷。
284章 打婆娘玩儿
皇上在夸王铮,他的这一个宝贝女儿胭脂奴,却有自己的小心思。
她虽然久处宫中,可王铮是现在整个大郑的风云人物。
凡是有聚会的地方,几乎都有谈起王铮的时候。
王铮的传说,是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王铮的谣言,是所有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宫中每有聚会,皇亲家每有要事,只要胭脂奴参与的人数稍多的宴会,就必会有人提起王铮最近又如何如何了。
再者,父皇经常在她娘亲的寝宫用膳歇息,谈起王铮的时候也是极多,并且还都是喜爱至极的中肯评价。
比如就像今天,父皇和柴公公的对话。也是胭脂奴,从侧面了解王铮的方法之一。
因此,和王铮见面不多的胭脂奴,对王铮的了解却并不少。
王铮除了眉头正中,有一个形似眼睛的伤疤,别的可以说是毫无缺点。
但在胭脂奴的眼里,那个刀疤也不算缺点。
男人嘛!为国为家征战沙场,落下一个也并不难看,却很有威势的刀疤算什么?只是更增加了她九姐夫的英武之气,没有一点难看可言。
当然,说他毫无缺点,只是女子对王铮的看法。
抛开他的那些谣言不算的话,在很多大臣的眼里,王铮也仅是有些好色和贪财,再加上稍微有些懒惰,哦!有时还不太会说话。
但这些缺点,搁在如郑妽翠姑明珠等,喜欢王铮的女子眼里,却根本就不算是缺点。
别人只看到了王铮像个小贼似的,看到谁家的好物件,都想偷回来占为己有。
可皇上房相和吕相,以及柴公公等,比较熟悉王铮的人却知道。王铮这么做,仅是他和觉得比较亲近的人,一种拉近关系的比较特别的方式。
他的年龄太小,但他却是朝中重臣。和他说得上话的,全是如房相吕相一样的,五十岁到八十岁的老头子,按年纪,他们做王铮的爷爷都足够了。
除了公事,王铮没法和这些老头子聊天,说男人共同的话题美女吧!老头子们自恃身份,也基本全是文官,太重名声,没人接他的腔。说钱财吧!太俗的阿堵物,更没人理他。
说文学吧!别人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王铮仅仅会剽窃几首别人的诗词,他没脸和别人谈文学。
说后世他知道的那些奇闻八卦吧!别人听不懂,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忽悠人,都对他满脸警惕。
所以说,要想在大郑混下去,他王铮也不能自己玩自己的,谁都不亲近。他这才做了梁上君子,每每顺手牵羊,用一种人人喊打的方法,拉近和朝臣们的关系。
因此,房相和吕相等几个人精,知道王铮是什么意思,也根本就没有真正生王铮的气。
他们拉着王铮不让走,表现的很是愤慨地样子。同样,也是在和王铮闹着玩,也是在表示他们和王铮的亲近。
他家的钱财比谁家的都多,他两次出手,就是五十万贯帮皇上救急。
他在全大郑开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