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7 章(1 / 1)

护国大将军 宁愿孤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黄子孙。

金国和后来的满清,其实是一个民族,和元朝的统治者一样,他们也承认自己是华夏人。 只不过,蒙辽早已建国,已成事实,并且,蒙辽被汉化的比较严重,也不喜杀戮。为了避免兵连祸结百姓流离失所,不和蒙辽打下去是最好的办法。

同样,为了避免杀戮,避免被更奢杀更野蛮的蒙古人统治,也必须把蒙古和女真的建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而不倒,不是靠武力征服世界,而是靠的文化征服和宽容的胸怀。

当快马弯刀遇到子曰诗云,是学还是不学?学的话就会被汉化。

不学的话,任何一个草原民族,都没有能力统治,这个人口数千万、并且极其富裕,生产力还特别先进发达的中原地区。

他们早晚还会被打回老家去,学不学都会丧失了自己。

所以,此时华夏的版图,绝不能靠武力强行扩大。而是靠深厚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使落后野蛮的地域,逐步向中原靠拢,离不开中原王朝的统治。

即便是在走路时,王铮也在考虑很多问题。有些事现在就要做,有些事也要和房相、吕相商量后,做一个长远规划。

比如,虽然和西夏还没有开打,但王铮已经考虑,在打下西夏后,应该怎么提前培训一些官员,去西夏执政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未雨绸缪,才能处变不惊。

不过,他的亲兵都已习惯了王铮的做派,只用默默跟在后面,别打扰他的思考就行了。

来到公主府,王铮刚到正堂,看到那一幅《春山幽居图》,马上就笑开了花。

这幅图是他好不容易地,赢的代老将军的。

收复燕云十六州后,代老将军虽然一直没回来,却信守诺言,写信告诉了他的家人,让他的大儿子,亲自把《春山幽居图》送了过来。

正在正堂内谈话的姐弟,看到王铮进来,小胖墩郑铭连忙起身相迎。

“哈!雨奴来了?坐坐,咱是一家人,不用讲虚礼。要不然,我这个当姐夫的,还得给你这个宁王殿下行礼。”

“姐夫说哪里话?姐夫的爵位,全是靠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是靠政绩功绩换来的。雨奴的王爷身份,却是父皇赏赐的。雨奴一直很惭愧,难以像姐夫那样,不能纵马驰骋纵横沙场,为我大郑建功立业,不能为百姓谋福利。雨奴向来都很佩服姐夫,可不敢受姐夫的礼。”

郑铭的性格很像他老子郑成,敦厚老实文质彬彬性格仁慈。虽说才十六岁,却也举止斯文,颇有大家的风范。

“哈哈!这话我爱听。给,既然你很佩服姐夫,姐夫家也没啥好玩意儿,就给你两本书,没事了看着玩吧!”

王铮把腋下的书籍递给郑铭,然后接过来郑妽递来的毛巾擦了把脸。

“谢姐夫。”郑铭喜滋滋地接过来两本书。马上就打开看了起来。

郑妽趴在他弟弟的肩头看了两眼,然后一拍郑铭的肩膀说道。

“这两本书,一本写的是治世良言。是你姐夫结合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以及他的所思所想,归纳总结,点灯熬油的,费了半个月的功夫才写出来的。最后那几篇,还预测了不少,咱们大郑,现今还没有太显现,但以后必会发生,必会危及社稷安全的大事件。如冗官冗员冗兵和土地兼并等,并且还有解决的办法和注意事项。你别听你姐夫的,好好看看,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得给我读懂读透了,知道不?”

“嗯!知道了姐。”

“另一本是写的军事,战法战役那几篇,你知道就可。可如何妥善地管理兵事,才能避免内乱,才能最大地发挥将士们的战力那些篇,你也得读懂了读透了,以后我会出题目考你。”

老实头郑铭答应后,抱着书坐到一旁看书去了。反正这是他姐家,旁边的是他姐和他姐夫,他不会有任何客套和拘束。

郑妽看着弟弟转身看书去了,她暗暗叹了口气。

267章 小胖墩儿驾到

(为努-朋友的打赏和月票加更,感激不尽,另外,还要多谢安基陶瓷林朋友。)

她知道,夫婿虽然没说,却是在培养她弟弟。

可是,太子之位悬而未决,也不知道父皇是怎么想的。

现今,诸位稍大些的皇子,觊觎太子之位,均已暗中发力拉拢大臣培植党羽。就连原太子哥哥的太子妃,都在全力为她的儿子谋划。

因为原太子哥哥的宅心仁厚,他在世时笼络了不少朝中的大臣,拥护他儿子的还有不少。

汝阳王郑乐,和原太子郑岩是亲兄弟,均是皇后所生,是嫡出。按皇位的继承权排名,他的概率极大。

而淮阳王郑崇,和正阳王郑泰虽不是嫡出,两人却因年龄稍大,也受到了部分皇亲和大臣的推崇。

现在,几个年龄太小的没有竞争力的,可以忽略不计。可郑铭今年已经十六,却处于一个不上不下很尴尬的地位。

他的上边有七八位哥哥,均是能文能武仪表不凡谈吐不俗,看起来,都比他这个不善言辞的小胖墩有帝王之象。

郑铭不仅是不善言辞,他也不仅仅只是个小胖墩。他生性憨厚老实,也从来没有想过太子之位。因此,他平日里只知道读书习字,偶有空闲就胡吃海塞或者玩乐。

让他做个美食家的话,估计问题不大。可让他坐上太子的位置,以后登上九五面南背北。别说是别人了,就连郑妽和她的娘亲,也没敢那么想过。

当然,皇上郑成,虽然很喜欢郑铭的敦厚老实,但也从来没想过让他做太子。

可是,王铮每次给郑铭的礼物,却好像,都是含有深意。郑妽问过王铮,王铮却只是笑笑,说多看些书没坏处,别的却是啥都不说。

郑妽知道,自家夫婿因为爱屋及乌,对她弟弟雨奴和妹妹雪奴都很好。可雨奴看的他给的那些,能治国安邦的书籍,委实不会有啥用啊?

现在所有的王爷,虽然说是有封国,也是住在自己的封国里。可他们受到朝廷的限制也是极多,在他们自己的封国里,也没有太大的权利。

雨奴即便被王铮培养成,一个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奇才,他以后的命运,也只能缩在自己的封国里做一个闲散王爷,什么也做不了。

郑妽暗自叹了口气,雨奴的命运早已注定,太子之位注定和他无缘。只希望他这一生,能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就好。

就像王铮所说的,多看些书,总是没有坏处的。

“别看了,书是送你的,你拿回去再看。我问你件事儿。”

“啥事啊姐夫?”郑铭依依不舍地放下书,抱在怀里问道。

“你平时都是怎么尽孝的?”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