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可违,否则,谁还相信朝廷?”
皇上对王铮的封赏,钱望是最不满意的。
他本来还想当钱明珠钱王妃她祖父呢!没想到皇上居然敢违犯祖制,只给王铮封了个开国公。他当即就气的吹胡子瞪眼睛,也出班奏道。
“皇上,此事您做的忒不地道,···”
钱望被气昏了头,张嘴就没有好气儿。
但这事儿正常,皇上郑成假如真做错了啥大事儿,别说是吏部天官钱望了,就算是一个七品的言官,也能喷他一脸口水。而皇上最多擦把脸,都不能惩罚他们。
按大郑律,喷别人一脸口水不违法。
而皇上要是敢惩罚,给他提意见或者是提建议的大臣,则会被所有人所不容,会被所有人轻视,皇威就会大减。
其实,当皇上的也很不容易,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甚至都不敢轻易地给自己做一身新的龙袍,要不然就会被御史抗议,被骂作是只知骄奢淫-欲的无道昏君。
皇上还不能惩罚大臣,否则,史官会给皇上浓墨重彩地书上一笔:某日,帝为衣服故,虐大臣五部。
“钱相,朕怎做的不地道了?”皇上郑成本就心虚,此时说的话都弱了几分。
“皇上,就如钟相所述,王将军应被封为一字王,子孙绵延承袭与国同休。可王将军如此大功,您居然仅仅封他为二等开国公,此事太是不公。皇上此举,以后我大郑的将士,谁还会浴血沙场?谁还敢浴血沙场?皇上,人无信而不立,太祖既然有遗训,就应该照着太祖遗训去做啊皇上。”
“是啊!朕就是照着遗训去做的。”郑成答道。
钱望一愣道“太祖的遗训说的是,收复燕云十六州者,爵封一字王,···”
“对啊!可太祖的遗训说的是,全部收复燕云十六州者,王铮仅是收复了燕京一个州啊!”
钱望又是一愣,然后霎那间就明白了,皇上这个大赖皮,他这是在抠字眼耍赖皮呢!
不错,皇上就是在抠字眼耍赖皮,只听他继续说道。
“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方略,的确是王铮所出。也是他一直坚持,誓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燕京城外的一战,他歼灭了蒙辽二十多万人马也是不错,燕京坚城也是他打下来的,这些都不假。王铮有大功于社稷,可别的呢?”
皇上喘了口气后继续说道。
“瀛洲、莫州和涿州,是曹显攻打下来的。顺州、檩州和蓟州,是韩庚率兵打下来的。太行山以北的九座州郡,是卫晃打下来四座,代老将军打下来四座,然后和卫晃兵合一处,这才打下来了坚城重镇云州。满打满算,王铮仅仅打下来了一座最难打的燕京,你让朕怎么封他为一字王?”
闻听皇上的话,大部分大臣直撇嘴。这明显是皇上不想封王铮为一字王,在耍赖皮找借口。
谁都知道,攻打和收复所有燕云十六州城池的,方略是王铮一人所出,兵将也全是王铮所派。
当初,那么多人阻挠收复燕云十六州。朝廷有心收复燕云十六州,可即怕失败,又怕浪费钱粮。
是王铮顶住了压力,费尽口舌力排众议,坚持不懈地努力了好长时间。朝廷这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默许曹显可以出兵打打看。
后来曹显势如破竹,数天就连克三座城池。
王铮担心兵力不足,在拿到天子剑还不到一个时辰,即利用天子剑的权利,私下急令代老将军,即刻率十万将士北上助战。
果不其然,曹显刚到了燕京城下,即受到了蒙辽军的冲营,数次都差点被蒙辽军冲破大营造成惨败。
他心中惶惶不安,一日两封公文两封私信,恳求朝廷让王铮前去燕京指挥全军。
皇上担心数十万人马,再次兵败燕京的惨景重现,连圣旨都不顾的下,连忙就无奈地让王铮即刻赴燕京救火。
所以说,曹显、卫晃、韩庚和代老将军,率军攻克的那些州郡,其实全是受了王铮的军令。
也就是说,不管王铮是不是,去过那些州郡现场指挥攻城。其实最大的功劳都是他的,整个燕云十六州也就是他收复的。
如今,却没想到,皇上这个大赖皮,竟然玩抠字眼这种小儿科的把戏,又来糊弄王铮和群臣。
可明知道皇上是在糊弄人,钱望和钟肃等,却是张口结舌地难以反驳。
太祖的遗训是全部收复燕云十六州,却没说清楚,是他一人指挥,每个城池都得他去收复。
还是他只要有方略有打算,也调兵遣将派人去了,最后只要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就全是他的功劳。
假如抠字眼的话,皇上说的也没错。
钱望当然不服:“皇上,你不能这样,你怎能这样欺负王铮?你怎能这么糊弄王铮和群臣?”
“朕欺负王铮了吗?他可是朕的女婿,朕为何要欺负他?朕糊弄众卿了吗?糊弄你们对朕有何好处?”
钱望无语了,皇上这是要把耍赖坚持到底。
“皇上,王大将军既然没有那么大的功劳,你为何又封他为二品开国公?”
钟肃实在是忍不住了,瞪着眼想和皇上吵架。
“谁说王铮的功劳小了?方略是他出的,除了燕京,别的州郡的克复也是他授意的。自燕京之战开始,兵也是他统领的。另外打下的那些州郡,和现在正在划的边界,也都有他的功劳。这些功劳还小吗?朕觉得,封他为二品开国公都有些委屈他了。”
得,怎么说都是皇上的理,钟肃也没辙了。
“那···皇上,为何不直接封王铮为一品开国郡公?”陈琦问道。
“朕倒是想封赏他为一品开国郡公,可律法如此,朕有什么办法?朕总不能因为他是朕的女婿,就徇私枉法不按规矩来吧?”
陈琦翻了个白眼,也无语了。
钱望这时又出班抗议道。
“皇上,皇上,既然你坚决要耍赖,微臣等也没有办法,···”
皇上郑成翻了个白眼,可他耍赖是事实,言论自由也是事实,他不能不让钱望对他提出不满。
要不然,史官就又会在史书上,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某日,帝为耍赖故,溅唾沫五步,喷吏部尚书钱望一脸。
那些史官,为了让后世的那些喜欢八卦的人,记住自己的名字,对皇上的臭事,是如苍蝇盯着臭鸡蛋,见缝就钻。
“可皇上,李氏翠姑和王铮本是一家,却不适合许配与他为妻。皇上,您老已经害苦了老臣的孙女儿钱明珠,就别再乱点鸳鸯,再害了李氏翠姑了。”
“钱相这话说的,···”皇上郑成被钱望的话气的直哆嗦。
“朕好心好意赐婚钱明珠为王铮之妻,进门就是三品诰命夫人,现在倒成了朕的错了。”
“可王铮那厮太是不正常,他不喜欢年轻貌美的少女,却喜欢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