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9 章(1 / 1)

护国大将军 宁愿孤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吗?朕赐婚了就已是事实,王铮不敢反悔是不假,可他俩还未成婚,尚且不能说他不待见明珠吧?”

皇上郑成还不知道,王铮都没和钱明珠行过聘礼的事儿。他觉得两人现在应该就差举行婚礼这一步了。因此才这么说。

“皇上,您已赐婚一年之久,可王铮那厮直到此时,也没和明珠行聘礼,更没来老夫家里谈论过明珠的婚事,逢年过节都没给老夫送过一个糕点。皇上啊皇上,老夫的心里苦啊!明珠更苦啊!”

说到这里,钱望差点哭出来。

王铮认为钱明珠还小,想等等再和她结婚的做法,在现在的社会,却很难让人接受。

现在,钱望在满朝文武面前,甚至都抬不起头,都没脸和别人说话。

这还是王铮不搭理钱明珠,假如他以后要是和钱明珠合不来,找个理由休了钱明珠。那么,钱望的整个家族,就更没脸见人了。

“此事当真?”皇上也变了脸,他也不能容忍自己给王铮赐婚日久,那货却到现在也不和钱明珠行聘的事情。

按规矩,赐婚后不出半个月,双方如果均已到了成婚的年龄,家中也没有父死母丧这样的大事件,是必须请托一个媒人,和钱明珠商议行聘事宜的。

并且,一年内也必须举行婚礼。像王铮这样的情况,按现在的风俗,是对钱望家族极大的侮辱,是个人都难以忍受这种侮辱,钱望的难处也可以理解。

“老臣怎敢欺骗皇上。”钱望言之灼灼。

“哇呀呀,王铮那厮欺人太甚?来人,···”

皇上果然大怒,自己给他赐婚日久,可王铮那厮居然没有任何反映。

他这是蔑视皇威,这是侮辱君上,这是不把他这个皇上和钱望一家放在眼里。

王铮此举,实属罪大恶极万不可恕,必须对其施以严惩以儆效尤。

于是皇上突然一声怪叫后,就想让人拟旨惩罚王铮。

房相和现在大多数人的思维一样,他自然也很难忍受王铮的做法。

可他一看皇上愤怒的表情,他怕皇上这个老实头儿愤怒至极脑子一热,把王铮已是郑妽夫婿的事儿给忘了,说出不恰当的惩罚王铮的方法,最后还得把自己的话收回去,给人落下话柄,于是连忙提醒道。

“皇上,洛阳公主啊皇上。”

“啊?朕的洛阳怎了?”郑成果然把王铮已是郑妽夫婿的事儿给忘了。

不过,稍一愣神儿之后,他总算是想了起来,还不算太笨。

其实房相最清楚,自太祖一代算起来,他这个家族的笨人太多了,脑瓜皆不是太灵活,属于比较憨厚老实的那种人。

太祖之所有受人拥戴黄袍加身自立为帝,并且所有文武百官忠心不二地辅佐他,开创了大郑这个皇朝的基业。

主要是因为,太祖就是心性仁慈待人以诚,让人感觉很是亲切,很容易让人和他亲近。他建国以后,依旧和那些老臣以弟兄相称。

虽然也有类似杯酒释兵权的做法,罢了那些掌兵大将的军权,但他却保留了所有人的职衔,更没杀一人。

当初跟着他打天下的那些文官武将,建国后均得到了太祖的厚待。

并且,太祖订立刑不上士大夫的祖训,只要不是造反忤逆的大罪,没有死刑。其他刑罚也尽量不祸及家人。

现在的皇上郑成也是如此,他的好几个儿子也是这种性格。

因此,皇上的这个家族,奸诈之人极少,人缘也都很好,很让满朝文武佩服。

“皇上,奴才在。”柴公公听到皇上召唤,无声无息地就钻了出来,对着郑成施礼道。

“啊!没事,暂时没事。”

郑成想到王铮是他的闺女女婿了,也就不敢随便惩罚王铮了。

可他左思右想,却没想到用什么方法惩罚王铮,即能让钱望满意,又能对自家的闺女没影响。

可要是不惩罚王铮,不抚慰一下钱望这位重臣,他的老脸也没地方放了。

看着钱望殷切的眼神,皇上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觉得这办法可行,于是就对钱望说道。

“钱卿,王铮那厮,此时正在前线和蒙辽军浴血死战,现今就处罚他的话,怕会影响到他的决策。朕觉得不如这样,这事儿暂时做罢,等他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朕让他将功抵过,不给他任何封赏,如何?”

皇上心里的小算盘打的挺好,这么做的话,即抚慰了钱望,又能遏制王铮职衔的快速提升,对大郑朝廷有百利而无一害。

可他没想到,钱望听后居然大急,他立马不愿意道。

“皇上别闹,奖功罚过不可胡来。王铮侮辱老臣,是个人的私事,皇上只需督促他,尽快和明珠行了聘礼,把明珠娶进门,就可堵住悠悠之口,老臣也就颜面有光。”

钱望稍一斟酌继续说道。

“收复燕云十六州,为我大郑开疆拓土,居功至伟,怎可不封赏他?皇上,您不但要赏,还要按规矩封赏,要不然,这天下的悠悠之口,再说的可就是皇上,就是大郑的朝廷啊!皇上可别为此事犯迷糊。”

钱望也有他的小九九,王铮的正妻可是他钱望的孙女儿,对王铮封赏的越高越多,他孙女儿诰命夫人的品阶就越高,家里的财产也就越多。

他孙女儿才十七八岁,一旦进了王铮的家门,就是二三品的诰命夫人,有王铮这个极其强势的孙女儿女婿,他钱望家想吃亏都吃不了。

即便王铮不为他钱望家说一句话办一件事,无形中的帮助也是极大。

就像他的小儿子钱舒,也就是钱明珠的父亲。

他原来在太子府只是个可有可无的秘书郎,原太子死后新太子未立,钱舒就只能赋闲在家。

可还没等钱望舍下老脸,为自己的小儿子谋个差事。

某一天回家后,他听钱舒说,他已从从六品下的秘书郎,两天内就成了从六品上的大梁府判官,并且今天已经上任。

这么快的速度办成一个六品官的升迁,大郑的历史上还是绝无仅有。

纳闷儿的钱望仔细询问才算明白。

为钱舒办这件事儿的,提议的是大梁知府郑耀。他是王铮曾经的下属,对王铮极为佩服尊重,这是看了王铮的面子。

他在申请把钱舒提拔去大梁府任职的公文里,把他夸成了天上少有、地下无双的大郑官场精英。

在钱望都不知道这件事的情况下,吏部左侍郎大笔一挥:准。

要知道,吏部左侍郎仗着他是房相的门生,可是和钱望这个顶头上司,历来都不对付,总是在明争暗斗。

他这次这么爽快,钱望不认为是他有多大的面子。

而是,自家小儿子的闺女女婿是王铮。

吏部左侍郎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