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厌的小白脸儿。
“可圣旨却没说,这把天子剑你只能使用一次,更没规定你何时可用何时不可用。那就是说,你需要用天子剑调兵时,就祭起天子剑行使职权,第二日再需要时,就再祭起天子剑一次。不使用天子剑时,你就还是个辅国大将军上柱国,是和代老将军一样的虚职,只可议事无权调兵。王大将军啊!你哪个老丈人高明着呢!他这么做,是堵住了所有人的嘴,让别人都无话可说啊!”
王铮大喜:“哈!要真是这样的话,这把天子剑还真管用,嗯!那老头儿还不错,算了,今日就饶了他了。”
代老将军和陈琦闻言大汗。
不过,王铮说饶了的那老头儿是他老丈人,并不仅仅表示皇上,两人直翻白眼,却也无话可说。
谁叫这家伙好命,娶了洛阳公主为妻呢!
有一个当皇上的老丈人,果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果然改变了皇上对他的看法。
看来,这厮平时,没少对郑妽那丫头吹枕头风。
“可是,那老头儿为何不让我去松江卫?我亲领十万人马去助阵不是更好吗?”
王铮还是一心想去松江卫,他总担心,曹显按照自己给他的信里说的去做,不会随机应变的话,将士们会伤亡太大。
王铮一说这个,代老将军就更生气了,他先是冷哼一声,然后撇着嘴不满地说道。
“上京离不开你呗!老夫和程霸被蒙辽打的如丧家之犬。可你却能迅速扭转局面,解了上京之危不说,还用极少的兵力和极短的时间,就把蒙辽赶出了大郑全境,上京必须由你镇守。皇上觉得老夫老了,难当大任了。”
“哈!我咋觉着,代老将军这话,有点酸溜溜的呢?”
王铮开了一句玩笑,看到代老将军瞪目斜眼满是不忿的表情,就走进代老将军问道。
“代老将军,我能指使的动你吗?”
“那要看啥事儿,私事老夫义不容辞,公事你我平级,你凭啥指使老夫?”
代老将军瞪着牛眼反问王铮。
“凭天子剑呐!”陈琦插话道。
他已经从王铮的话里感觉到,王铮有想法。
代老将军闻听天子剑,顿时就蔫了。
“你要动用天子剑,老夫···老夫,唉!确实不敢不听。”
王铮看了看地图,阴恻恻地一笑,然后轻声说道。
“代老将军,想不想报仇?报你和程副督镇守的松江卫,被蒙辽旬月即打得稀烂的大仇。”
代老将军听到王铮的话,先是瞪着王铮愣了一下,然后就醒悟过来,他腾地站起身,神色异常激动,哆嗦着嘴唇对王铮说道。
“王大将军,你曾在哒突的万马军中把老夫救了出来,为了避免闲言碎语,老夫平时不能说。但是老夫一直都很感激你,你的所作所为,也均让老夫很佩服。上一次蒙辽入境,把老夫和程霸镇守的松江卫打得稀烂,导致蒙辽兵围澶州,导致我大郑的国都上京,前所未有的危及,差点导致我大郑迁都。···”
代老将军由于太激动,说话就急了些,竟然有些微微气喘。
“自那之后,老夫和程霸声名扫地,在众同僚面前再也难以抬起头来。王大将军,你假如能使老夫能报仇雪恨,使老夫一生的威名能得以保全,老夫今生还会和你不对付,但来生,老夫必结草衔环,当牛做马以报王大将军大恩。”
“代老将军言重了,你我是同僚,谁救谁谁帮谁,皆属于应有之事,都是为了大郑为了皇上尽一份心力。我屡次说过,上一次的事情不怪你和程柱国,主要是大郑的国策出现了问题。什么报恩不报恩的,代老将军再也休提。”
“王大将军可有什么想法?”陈琦插嘴道。
“是这,···”王铮扭身看向墙上,那幅挂着的燕云十六州的大地图。
“是这,收复那些城池的全是硬仗,收复后还要派兵驻守,而现今的蒙辽,由于肖太后那个老娘们儿的励精图治,正值国力最强盛之时,军民也比较团结。仅凭曹显的那二十万人马,确实太少了些,太难打。”
王铮扭回身看着代老将军,第三只眼肌肉纠结逐渐狰狞,他神色狠辣地一拳砸在桌案上。
“所以,我想让代老将军,带领这十万人马前去松江卫助阵,协助曹显等人,迅速攻克燕云十六州,一雪前耻。还是那句话,胆敢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陈琦闻听王铮所言,马上又是激动又是欣喜地说道。
“此法甚善,代老将军老当益壮,前些年,因为我大郑极缺战马,军事也全是以固守坚城为主,代老将军没有轻骑,不善野战也有情可原。但代老将军攻城却是一把好手,当年,代老将军跟随太祖东征西讨之时,没少攻破敌军的坚城重镇。”
“王大将军,可···可确是想让老夫报仇雪恨?你可莫诓老夫?”
代虎代老将军还有点不相信听到的话,他神色复杂,又是担心害怕王铮诓他,又是充满希冀地问道。
“这种军国大事,我怎敢随便胡说。”
“那就请王大将军下令吧!”代老将军闻言立马挺胸抬头朗声说道。
军中无大小,只有上下级之分,下级必须严格听从上级的指令。
即便下级认为军令是错的,也必须遵令执行。要不然,被当场砍了脑袋也不冤枉,事后朝廷也不会追究主帅的责任。
王铮和代老将军,以及和陈琦都是平级。但王铮只要祭出天子剑,他现在就是代老将军和陈琦两人的上级,两人就必须听令行事。
“请王大将军下令。”陈琦也抱拳说道。
没办法,王铮不祭出天子剑,即便是他这个兵部尚书,也不敢抽调任何地方的军队。
平时军队的调动,必须有皇上批准,有房相签字盖上大印才能执行。
王铮闻言,他最知道争夺燕云十六州的战事即起,援兵刻不容缓。于是他当即平举起右手中的天子剑,朗声说道。
“那好,代老将军和陈琦陈尚书听令。”
“末将在。”两人均是自称末将。
代老将军本该这么称呼,可陈琦是个文官,他也这么说就有点不伦不类。
但现在的大郑,从皇上到官员再到普通的百姓,均是怎么随意怎么来,还没有大明朝时,那么多严苛复杂的规矩礼仪。
“本大将军携天子剑令:着陈琦即刻抽调卫戌上京的十万兵马,由代老将军率领,尽快赶赴前线,协助曹显曹提督,收复燕云十六州诸城,不得有误。”
“诺。”
“接令。”
两人躬身回答接令。
“陈相,抽调的兵马,以萧寒萧柱国刚刚聚集的那些兵马为主,另外,让萧寒萧柱国,以后再从内地各州府,继续抽调兵马卫戌上京。哈!上京的卫戌兵马,可随时调往别地,这个办法不错。”
“嗯!确实不错。”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