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1 章(1 / 1)

护国大将军 宁愿孤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情。人多了,亲情也就淡了,自古就是如此。

这也是今日太子大丧,几位王爷却不是太悲伤,还在操心自己生意的主要原因。

“真的可行?”

“真的可行。”

“可全大郑的州府全部都要建作坊,投入太大,没有亿两白银,想都别想,小子,你可有好办法?”

“老王爷,不用那么多,先从大的州府做起,然后慢慢发展。十年之内,能把作坊开遍全大郑就行。再说了,只要作坊一开,能日进斗金,自动送银子要求入股的你轰都轰不走。何况,那些眼红的富商,也会找门路自己开作坊,你们想垄断大郑的民用标准件生产也不可能。只要能把第一桶金赚到手里,就够子孙花用几辈子了。前期投入,两千万两白银就已足够。”

“这样啊!”老王爷捋须沉吟了一下,然后继续问道。

“皇上会答应吗?”

“应该会,标准件只要能普及全大郑,对大郑的工业发展,对市场的繁荣,对百姓的就业,对大郑经济的显著提升,对军事上的帮助等等,均是显而易见的,皇上不可能不答应。”

“再说了,皇上也需要银钱,老王爷让皇上也入一股,并且让皇上占最大的股份,他也能因此事赚到银子,怎么还会阻止此事?”

“哈!说的是,你这么说,老夫就有底了。娃娃,这事既然是你撺掇着做的,你可不能像以前一样,撂了一句就不管了,作坊的规划,模具的制造,标准件的长短粗细等等规则,你可都得帮着拿主意。”

“啊?这样啊?老王爷,标准件涉及的种类五花八门,加起来有数万个品种,你们得让工匠研究决定,不能啥都指望着我啊?”

“大的方针规则你总得定吧?”

“那···好吧!”有这个老头儿在,王铮知道推也推不掉,干脆就不做那无用功,只得无奈地先答应下来再说。

166章 破城之议

下午未时正,太子的下葬时刻已到,所有宾客均从席棚里出来,按官职大小依次排好了队形,跟在灵车之后,出了皇城,走向长安街,走向北门外。

王铮的站位比较靠前,他听着太子的妻妾和子女撕心裂肺的哭声,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

可王铮还没有办法,这就是夺嫡之争的开始,以后的斗争会更惨烈,再死就不会是死一个了,是一群一群几百上千人的死。

太子之死,谁都不怪,只怪他生在了帝王家。

十里长街白幡招展,沿途的百姓跪伏于地,哭声不绝于耳。

太子随他父亲郑成,生性善良仁慈,从来也没有仗着他的权势欺辱过任何人,在官员中,在民间的声誉均是极好。

他的英年早逝,让朝臣唏嘘感叹,让喜爱他的百姓悲恸欲绝。痛哭失声哀悼太子的,绝大多数人均是发自内心。

王铮被悲伤感染,也掉了两眼泪,他也悲痛太子的早逝是不假,但他掉泪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他前面不远,那个白布扎头身穿麻衣扛着哭丧棒,哭声凄切的十多岁的孩子。

哪个是太子的长子,也就是皇长孙,王铮之所以为他掉泪,是因为他担心那个孩子,以后的下场,恐怕还不如他爹。

明朝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皇长孙朱允文,后来朱棣靖难打进南京,推翻了他侄子的皇位。导致朱允文携妻带子,一家人在宫内纵火自-焚而死。

(有传说朱允文没死,化装成和尚南逃了,不过,均是野史,真实情况不可考。)

皇权之争太是惨烈,这个孩子的未来,现在没人知道会是什么样。甚至,没人知道他还有没有未来。

太子的葬礼,仪式极是繁琐,等到顺利下葬,仪式全部做完回到上京,天色已经黑透。

王铮的心情不好,回家简单吃了点饭,去了书房也无心看书,于是就早早抱着侍寝的肖瑛睡了。

时蓉和肖瑛,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能是经常被王铮滋润的原因,现在是愈发的明艳动人。

不仅只是她俩,就连欧阳玉玲和欧阳玉珑那一对儿双胞胎,由于吃得好穿的好心情好,也可能是因为,经常守在王铮的卧房门外侍候,听到的房事太多,女性荷尔蒙的刺激太大。现今也均是快速发育。

她们俩才十五六岁的娇躯,已经很像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了。

王铮每每看见那一对儿双胞胎,在他面前挠首弄姿故意的诱惑他,就忍不住地一阵阵的冲动。

让那一对儿姐妹花一起伺候他的想法,王铮早就有了。

可是,王铮毕竟还不是个禽兽,他是禽兽不如,双胞胎姊妹花无论如何的引诱魅惑,他到现在,也最多是上下其手扣扣摸摸,竟然还能忍得住,始终也没吃了她们。

··········

太子下葬的第二日,远在松州的曹显,就接到了从上京来的圣旨。

仔细看了三遍圣旨后,曹显没有欣喜,反而开始发愁。

征伐蒙辽收复燕云十六州,是大将军王铮坚持要亲自做的大事,可现在,朝廷却把这件事儿交给了他曹显。

曹显很清楚自己的本事,他的战术战法都是王铮教给他的,可王铮还没教过他攻城的妙招,导致他现在看着圣旨很没有底气。

“来人。”曹显沉声喝道。他要找人商量破城的良策。

“叔啊在。”一名亲兵出现在门口虎喝一声答道。

这名亲兵跟着曹显在辽阳和蒙辽军激战时,被敌军一刀削掉了鼻子和半片嘴唇,要不是他闪的快,估计现在的尸体都腐烂了,因此说话跑风。

“传六品以上的将军和松州知府知州,来提督衙门议事。”

“若。”

不长时间,众人尽皆来到。

接受了大家的恭喜后,曹显苦笑着说道。

“我不是让你们来给我道喜的,大家商量下,看看还是怎么收复燕云十六州吧?”

项梁拨拉着火盆里一块还没燃尽的木炭,撇了撇嘴说道。

“嘿!大将军倒是推了个干净,他都不想想,除了他亲自领兵征伐蒙辽,换个人怎么打?得死伤多少将士,才能攻克那十六座坚城?”

他和韩客、石坤、万喜、高丕,上次随韩庚出征后,均被王铮留在了松州,这次朝廷下旨,他们从雁山卫来的那四万将士,已经划归松江卫,归曹显统一指挥。

“大将军倒是想打,可上边不让他打啊!”石坤搓着掌心,把搓出来的灰球扔进火盆里说道。

“哈!雁山卫仅仅才有八万人马,这下子,咱们左中右三个军的老人,被划给松江卫四万,剩下的加上后军的,调拨给陇西卫三万,就留了一万老人,哈哈!卫晃那个提督才做了不久,手下的人马就被肢解的四分五裂,他还不急的跳脚?”

万喜幸灾乐祸道。

万喜和卫晃的关系不是太好,他一直嫌弃卫晃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