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 章(1 / 1)

护国大将军 宁愿孤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等等都还不足。

所以,王铮怕了,很怕。

他怕那人是个物理化学方面的高材生,他怕那人会提炼硝酸甘油,制造出威力极大的后世的炸药。他怕那人是个机械方面的专家,怕他会制造出机枪大炮之类的武器。王铮不足的地方很多,他怕的地方也很多。

我是怎么看出来这些的?哼!我就是从大郑的以前和以后,都不会有柳永这个人看出来的,柳永是北宋人,除非出有人穿越了,或者是他本人穿越了,要不然,任何人作的词也不可能和柳永的一字不差。

但是这些话王铮不能说。他只得找别的理由:“是这,那位教过我的老道士,在去了西域传道后,可能···”

“道教是我华夏的本土宗教,朕听说,西域从来没有过有道士传道的记录,西域好像只有佛教吧!”

“那可能是那个老道士又入了佛家,刮了光头当了和尚,···”

“胡闹,宗教都是终生的信仰,那位老道士怎能随便就入了佛教?何况他都那么大年纪了?”

“哦!那可能是没刮光头,名为佛家实为传播道教,嗯,···西域虽然没有信道的,那位老道士可能还想努力一下。”

王铮理屈词穷信口胡诌。

“真是胡闹,···”皇上怒叱。

“一派胡言,···”房相一拂衣袖。

“王将军所说,没有一点尊重恩师的意思,看来,你口中那位所谓的恩师,···嘿嘿!”钱望嘿嘿冷笑。

虽然王铮必不敢抗旨不尊,以后他也必是自己的孙女儿女婿,但钱望还是看不惯他。谁让他竟然说是要退货呢?

“你们咋都不信?那位老道士只是教过我,和我却没有师徒的名份,不是我不肯拜师,实在是他嫌我太过愚钝,说我是朽木不可雕也!是烂泥扶不上墙。始终不肯收我。”

“你···愚钝?”众人大汗,王铮要是愚钝,要是个朽木不可雕的蠢材,那,别人还不都得羞愧死?

“算了,王卿不想说就算了。房相,你怎么看?”

对于王铮不想说的事儿,就胡编乱造理由的恶行,皇上早已习惯了,但他也知王铮必是为了大郑好,也不会计较。

“皇上,以老臣看,王将军所说,虽然貌似危言耸听,却也不可不防。除了雁山卫,其他各卫镇本也就是以防守为主,现今不过是把城外的百姓、和各堡寨的军士都调回城内,也没啥不可行的。”

皇上郑成正在捋须斟酌,陈琦回来禀报,那位胡商已经找到,此时就在御书房外候旨。

上京城虽然很大,此时还是整个世上最大的城市,人口一两百万。

但客栈也就那么多,陈琦的将令一下,大梁将军府和各有关衙门侦骑四出,不长时间就找到了那个胡商和所有的随从。

胡商带进来后,王铮先是盯着他凝视了半晌,直到把那位始终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王法的胡商,吓的软倒在了地下,王铮才阴恻恻地问道。

“懂汉话吗?”

“懂。”胡商用不标准的汉话回答。

“那好,我问,你答。敢有半句虚言,你和你的随从全都得掉脑袋,懂吗?”

“知道了,请上官垂问。”胡商走南闯北,自然也是个精明人,此时他哪还敢不认真回答?

问了半天,王铮总算是知道了一点,胡商也不知道那首词的具体出处,但是夏宫所在的银川城里,歌肆酒楼里的歌姬舞姬却都在传唱,他也是从西域前来大郑的途中,经过夏宫时听到的。

又问了些西夏的风土人情军事实力等等,胡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他不知道的也不少,比如西夏的军事。

那个年轻的西夏王他倒是听说了不少,却都是些比较笼统的比如励精图治,比如休养生息,比如薄赋税轻徭役等等,全都是没啥大用的消息。

看看再也问不出什么了,王铮挥手打发了那个胡商,并没有把他当奸细抓起来。

“皇上,看来此首词作是出自西夏,让陇西卫的马提督和剑南卫面对西夏的边境,小心防范吧!”

王铮无力地说道,现在,他已经感觉到了威胁,那就是西夏。只是,他现在还不知道作那首词的到底是谁,抓都没法抓。

他甚至想,他想派死士潜入西夏,打探到那个人,暗杀了他,免除后患。

要不然,如果等那个人掌握了权利,是文官就能使西夏快速发展,是武将的话就更糟糕,大郑的边境将永无宁日。

“暗杀了他?连王将军你也不是他的对手?”陈琦一直都对王铮有着盲目的信任,他不相信世上还有另一个妖孽,竟然让王铮都产生了惧意。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很可怕,他假如是个平民就还好,他假如是个西夏的官员,就会对我大郑十分不利,他假如是个武将,那马提督就绝不是他的对手。”

“王将军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马提督也是曾经跟随过先帝厮杀的猛将,怎会敌不过一个小小的西夏?前些日,西夏王带兵犯境,马提督却是丝毫不乱,西夏王只打了几个堡寨,最后不得不无奈撤兵。以本官所见,马提督但凡有五万骑军,毕能杀进夏宫,生擒西夏王李昊。”

说话的又是一个纸上谈兵之辈,他叫杜宪,是正三品的中书侍郎。

在皇上的御书房或者是在太极殿上,除非特招,基本上就看不到三品以下的官员,就连周通一类的正四品上六部侍郎,不是有事叫他,他也无权参与太极殿的议政。

“杜侍郎所言极是,王将军莫要因一首词作的好就危言耸听。也许,那首词还是我大郑人所作,后来才传到夏宫去的。王将军只管回家筹办婚事即可,无需长他人志气弄得人人不安。”

这位是门下侍郎黄柏,他和杜宪是好友,同科进士,相交甚好,自然得帮着杜宪说话。

文人误国。这四个字是王铮对这两个人的评价。狗屁不懂还觉得自己有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胡说八道却认为是理当如此,

在另一个空间的北宋,大好河山就是断送在这种人手里的。

王铮看了眼皇上,又看了眼房相,他话都懒得和那两人说。

“皇上,为今之计,现今趁西夏还没有显出什么苗头,只有尽快和蒙辽大打一仗,把蒙辽打怕打服,打的蒙辽心胆俱裂。以后,即便是我军正与西夏交战,他们也不敢稍动,这才是万全之计。”

“王卿,就如杜卿所说,也许那首词真是我郑人所作呢?现在事情还没有查明,如果就妄动刀兵,朕觉得委实有些不妥。房相觉得呢?”

“皇上所言极是,老臣也觉得,还是看看情况再说。蒙辽建国已久,非比哒突三族那么弱小,一旦开战,非三五年则难以建功。再者,兵部和户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