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6 章(1 / 1)

护国大将军 宁愿孤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显和卫晃都没去追击敌军,他俩下令军士搬开山口的石块树木,放山外的哒突军进山口以南,然后就上了山,查看山上将士们的死伤情况。

“娘的,你们要是再晚来一步,老子可就真撂在这了。”庞聪摊在地上,看着上山的曹显愤愤地说道。

他不可能不生气,他带着的山南的这五千将士,在这一日夜的战斗中,凭着地利沾着便宜,也已经死了一半还多,活着的也都带着伤,就连他这个将领,身上也被哒突军的弯刀划了两下,一在肩膀一在小腿,现在还是鲜血直流。

山北段韶面对的哒突军更多,死伤的也更厉害,如今仅剩一千五百将士还能喘气了。一战下来,一万将士只剩下还不足四千人,搁谁都会心疼。

“是我的疏忽,对不住将士们了。”看着郑军将士满地的死尸,曹显悲痛地说道。

卫晃也很难受,但是战争必有死伤,为了以后和哒突人再也没有战争,就必须以战止战:“我也有责任,回去我会向大将军请罪。来人,拿出水和干粮,让山上的所有将士们吃喝歇息,派人监视山北敌军的动向,如果他们从山口进山,别有任何动作阻拦。打扫战场,安葬战死的弟兄。”

“诺。”

按官职,卫晃是曹显的上司,按这次的草原战役,曹显才是总指挥,卫晃还得听他的。

也是因此,王铮只是跟在后面给他们擦屁股,根本就不在作战的第一线。王铮觉得,这样培养曹显和卫晃,效果才能达到最好。

虽然郑军清空了山口的障碍物,可山北的哒突军以为郑军又有了新的诡计,又或者以为山南的所有哒突人已经完了,不但没有人敢通过山口。反而仅留下了哨骑在山口附近游弋,其余数万人则退了二十里。

“哈!哒突军也学聪明了,居然不过来。”卫晃站在山上,手持望远镜向北观望后说道。

“不来也好,卫将军带兵在山口守着,我去收缩包围圈,尽快活擒哒突可汗。”

“善,曹将军只管放心前去,量那些哒突狗也不敢进入山南。”

两人商量妥当,卫晃协助庞聪段韶把守乌兰山口,曹显即刻带兵速战速决,干掉山南剩余的哒突军余孽,生擒哒突可汗。

春季,本应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焕然季节,可在哒突境内数千里的草原上,却到处都是哒突男人的死尸,这些死尸被食肉动物和猛禽撕咬啃噬之后,就会腐烂、变质,然后融入泥土,成为滋养野草的肥料。

王铮素衣白衫大裤衩,负手站在朝胡勒敖包附近的一个小山坡上,看着战后山坡下满地的狼藉和死尸,虽是郑军胜了,大胜,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战争自然就会有死伤,虽说哒突人已经失去了斗志,但是毙敌一千,自家将士不说自损八百,怎么着也会损失一百。

但这一百人王铮也不想让他们死去,这些人都是他的弟兄,都是和他说过话聊过天的大郑精锐。

可是,为了能使更多的大郑百姓安居乐业,他们不得不抛头颅洒热血连番苦战,最后把自己的生命也交给了这片草原。

“大将军,坐下歇歇吧?你都站了半天了。”杨平拿着马扎看着王铮的脸色说道。

“我没事,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回大将军,曹将军已经率领四万将士,向北追击溃逃的哒突可汗了,薛将军和韩庚韩将军,已经围住了所有的牧民,其他将士正在打扫战场。”

“此战我军的伤亡如何?”

“回大将军,哒突军的人数本来就少,也早已是人心惶惶没了战意,此战毙敌两万,投降了三万多,我军将士战死一千余,受伤三千多,这还是尊大将军将令,不想伤及普通的哒突牧民,没有大量使用霹雳炮,要不然我军的伤亡会更少。伤亡将士均已妥善安置。”

“嗯!哒突人也是人,上天有好生之德,能减少些伤害,就少一些吧!”

“大将军真是个善心人。”杨平不失时机地恭维了王铮一句。

数个时辰后传来消息,哒突可汗在朝胡勒敖包被击溃后,被曹显的四万大军围追堵截慌不择路,只带着三千多残兵向北逃窜,昏头昏脑地一头就撞进了、卫晃在乌兰山口南早已步好的口袋,轻而易举地就被卫晃生擒活捉。

乌兰山北的数万哒突军,一看大势已去,想投降又怕被郑军砍了脑袋。于是舍弃山南的哒突人,扭头向西冲入了茫茫的戈壁。

这些哒突军被郑军揍得狼狈不堪哭爹喊娘,却在西域神挡杀神佛挡诛佛,连灭数国,最后竟在西域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繁衍了下来。

只是,他们已经再也不叫哒突,而是换了好几个名字。

王铮猜测,那些哒突人一定是西迁至后世的小亚细亚一代,在当地繁衍生息数十代,后来逐渐壮大。到14世纪就会建立一个好像叫奥斯曼的帝国。

(注:土耳其的前身,可能是被唐朝打跑的一股突厥人,逃到了西域建立的王国。直到现在,突厥和土耳其的发音也基本相同。另:本书中的哒突三族,就是暗指没落后的少量突厥人,此书只是引用,说说而已,别当真。)

至此,这一次的草原战役已经算是完美收场。

郑军以战死一万两千,(包括乌兰山口一次就战死的六千多将士。)伤兵一万八的代价,共毙敌约十九万,生俘哒突可汗和宰相,以及众多大臣王爷王妃等八百余人,生俘五十八万哒突牧民。

至战后清点完毕得知,哒突三族仅剩青壮男人六万一千三百二十八人,育龄妇女三十八万九千七百人,其他皆为老人和孩子。

就在郑军完美战胜哒突三族打扫战场的时候,上京的上午辰时末,兵部尚书陈琦,正在太极殿兴高采烈地诵读一份军报。

“宣睿十四年四月二十九酉时末戌时初,大将军仅率后军三万将士,击溃哒突军六万余众的突袭后,薛韶薛将军带兵追杀溃逃的残敌。大将军率军追上中军甲旅的将士后。只见···”

陈琦抹了一把胡子上的唾沫,然后慷慨激昂继续诵读。

“只见大将军偏腿就从布兜里跳了下来,···”

“布兜?是什么鬼?”连皇上带数十位上朝的大臣,都是一脸的懵懂,不知道怎么冒出来了一个布兜,王铮又怎么会从布兜里跳下来。但这还不是最让他们诧异的,还有更厉害的。

“众将士看到大将军后,先是一惊,然后就是憋得满脸通红忍了再忍,···”

“咋了这是?快读快读。”博阳王忍不住催促道。

“老王爷别急,让老臣喘口气儿。”陈琦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