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 章(1 / 1)

护国大将军 宁愿孤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的数位兄弟紧跟,子侄辈的则是在大门外排成两行,各自挺胸腆肚看着缓步而来的王铮虎视眈眈。

王铮吓了一跳,心说这是想咋滴?我啥时候得罪卫晃了?他这是想要拿下我兴师问罪的节奏啊!

“大将军莫怕,卫晃这是在大礼迎接大将军。”周强就是在上京城长大的,对这些门道比王铮懂得多。

“大礼迎接也不能这样啊!这不是吓人吗?”王铮还有些弄不明白卫晃的意思。

“大将军,卫晃这是把大将军当作他最尊敬的师长接待,是我大郑最重的礼节之一。”

“师长?”王铮不懂,自己现在是大将军是洛阳县伯,不是师长啊!再说现在的大郑军制,只有军司马旅司马一类的,也没有师长这个军衔啊!

“就是师傅和长辈的简称。”周强无奈地说道,他都不知道王铮的那些军功是怎么混来的,居然连这个都不懂。

王铮这才明白了。原来卫晃叫他过来是这个意思。

他这是在向别人说明,他卫晃打算投在王铮的门下,以后就是王铮的弟子了,终生都会尊王铮为师,终生都不会背叛王铮。

在现在的大郑,尊师重道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欺师灭祖的事情几乎可以说是极少极少。卫晃此举,还是在感念王铮对他的提携。

如果不是王铮,他卫晃到现在也还是个人人看不起的五品瘸腿将军,根本不可能在一年的时间了,就成了大郑人人敬仰的从三品云麾将军,护军,虚封五百户的开国侯。

在雁山卫制定草原方略时,几乎全是王铮一手包办的,卫晃只不过是改几个错别字提个建议一类的的小事,和提督衙门的书吏做的也差不了多少。

那次战役卫晃最大的功劳,其实是协助信州的守城主将保住了信州不失。那件功劳大不了给他升半级,连爵位的影子都摸不到。

可最后叙功时,王铮执意把卫晃的名字加在了第二名,说他卫晃为了制定草原方略熬心费力夙夜难眠,人都累病了两次,为后来的草原连番大捷做了不少贡献。

王铮制定草原方略时属于绝密,除非他愿意,不会让别的任何人参与,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结果他的瞎话连篇造就了卫晃,造就大郑多了一个开国侯。

王铮为卫晃虚报战功不是为了让卫晃感激,更不是为了让卫晃多领几车钱粮。他知道自己在雁山卫呆不长久,知道大郑的朝堂挑不出来合适的人选做雁山卫的提督,通过刁耀和萧寒的经历,后来也证明了他的预料都是正确的。

可他还不能说那些将士们,将士们本身就没有大错不说,但就是为了让他们都有血性和狼性,为了让他们具备极强的侵略性和进攻性,他就不能说的太多管的太严。

他做这一切,是在为大郑为皇上培养人才,他想为大郑培养一个能打能战的提督,不仅是卫晃,曹显也是他主要的培养对象。下面还有韩庚,还有山娃和申四。他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不可能今天去陇西卫杀西夏兵,明天再到松江卫打蒙辽人。

他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他只能多培养几个人为大郑戌守边境。别人懂不懂他的心事,今天看来,卫晃是懂了,曹显估计也懂了,只不过曹显只干实事,不说废话,他现在还没表现出来而已。看来,自己着重培养卫晃还是很对的,最起码,他的脑子还不算笨。

098章 门下

王铮还没走到卫晃家的大门口,差着几步就见卫晃神色严肃躬身站好,嘴里说:“大将军对卫晃恩同再造,晃,无以为报,且请大将军勿动,请受晃全家一拜。”

现在的女人基本不算人,家里所有最主要的男人都出来了,也就算是全家了。

王铮一看不好,就想紧走两步拦住卫晃:“你这是做啥?都是自家弟兄,可别···哎哎!周强你别拉我,你应该去拉住卫将军呐!”

没想到周强拉住了他的左臂,一个眼神儿另一个亲兵冯群又拉住了王铮的右臂,王铮被架了个结实,差点双脚离地,没法去阻止卫晃了。

“大将军莫动,你要是阻止了卫晃,那就是对他看不上眼,不想收他,对于卫将军来说可是奇耻大辱。”说完了话周强和冯群就松开了胳膊,他已经对王铮说明了情况,底下就只能让大将军做主了。可王铮却傻了眼。

“咋?这拉也不能拉啊?”

趁这功夫,卫晃在前,他的兄、弟以及子、侄在后。卫晃先是规规矩矩的对着王铮一个长揖,然后左腿跪下,···

王铮觉得还好,单膝下跪也是军中的礼节,他还能接受。

可王铮眼看着卫晃的右腿紧跟着也跪了下去,双膝下跪可是只能跪天地父母和皇上的至高大礼,当然,双膝跪最尊敬的师长也是可以的,可卫晃比王铮大了那么多,他的大儿子都比王铮还大了四五岁,王铮算个狗屁的师长?怎能受他如此的大礼?

这下子王铮是真受不了,他也不管周强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了,连忙走上前去就想把卫晃拉起来。

“如若大将军嫌弃晃是个愚钝不堪的品德败坏之人,不肯收晃入门下,也可现在就让晃起身,那么晃,只有一头碰死在门前,以报大将军之大恩。”

卫晃说着话,动作也没停,开始两手撑地,作势欲行磕头大礼。

“这···这···还真不能拉啊?”王铮傻呵呵地刚弯下了腰伸开手,闻言就像是被定身法定住了似的,不敢再拉了。他可不能让卫晃真的碰死,他培养了卫晃一年,说实话也不容易。

卫晃家在距离长安街不远的小街上,可就算这条小街里住的,也大都是各衙门的官员。只不过都是些三品以下七品以上的官员,三品以上的官员府邸,大都在长安街的正街,出入方便上朝当然也方便。当然也是身份的象征,王铮的大将军府和房相的府邸,就都是在长安街。距离皇城的午门不远。

此时正是上午的巳时初,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大家早就被卫晃家的怪事儿引起了兴趣,此时王铮等人附近,也已是围观者众。

王铮不敢拉卫晃,卫晃就带着兄弟子侄,规规矩矩给他磕了三个响头,真是响头,王铮真听见响了。然后卫晃肃然起身,又对王铮躬身一揖,这才算礼毕收功。

“你这是做啥?咱俩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王铮有点生气,卫晃这是先斩后奏,赶着鸭子上架,逼着他犯错误啊!他要是有个六七十岁还行,可他仅仅二十五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