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1 / 1)

护国大将军 宁愿孤独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句话?唉!去草原上转了一大圈儿,山娃也能长大点了吧?”

一路上,关心儿子的山娃娘一直不停地唠叨,王铮只好不停地劝慰。

“娘,你就放心吧!山娃长大了,再也不是原来那个只知道抓鸟捉鱼的山娃了。他呀!这次还立了大功,朝廷还封他为正六品的昭武校尉,现在呀!山娃也算是大郑的真正武将了。”

兵部后来把修改后的封赏名单也让王铮看过,比他第一次看到的略有些改动,除了曹显本就是破格提拔没有再升,其他的功劳最大的几个将士,又升了半级职衔或者爵位,再不然就是虚封的户数多了些,实封却还是一个都没有增加。

大郑对实封的爵位捂得特别紧,谁都没办法,赏赐的钱粮也多了几车,算是给了王铮不少的面子,

“娘,哥是大将军,山娃也是小将军了,咱家一门两个将军呢!娘,你以后可有福了。”翠姑也是喜不自胜。

山娃真正的职衔虽然还是昭武校尉,但七品以上的校尉就算是小将军,她说的也没错。

回到大将军府,管家田有福早已派人把一切都收拾好了,王铮住进去就安排管家购买好吃食好材料,他还亲自下厨房交代厨娘,让她们这几天都打起精神,好好款待贵客,过后重重有赏。

王铮不管赏还是不赏,所有的下人们也都会尽心尽力。

来到他家后,这些下人简直是进了福窝,工钱比别的地方高了两成不说,吃得好穿的好还不说,最让他们感激的是这家主人的良善。

家主王铮从来不打骂下人,平时总是笑呵呵的很好说话,老妇人和翠姑也是善良人,平时和下人都是抢着干活做事,也从没说过一句重话。

能来到大将军家做事,就算工钱少一些也会很舒心,何况工钱还不少呢!

第二天一早,王铮好不容易地接到了一次通知,让他参加迎接有功将士的仪式。这事儿他愿意做,于是他赶忙屁颠屁颠地跑到宫门外集合,然后和所有迎接将士们的文武一起,出城十里在官道边的迎客亭等候。

直到在迎客亭坐了一会儿,王铮才突然发现,感情,除了他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是一身正装啊!

“你是有意看我的笑话不是?咋不跟我说还得换衣服的事儿?”王铮瞪了身边的兵部左侍郎周通一眼。

“哈!大将军自在惯了,就是参加早朝不也是一身便服?这大热的天,我提醒你让你穿上大将军袍服,不是让你难受吗?”

周通倒是会找理由。

“嘿!我回来这么多天,拢共就参加过一次早朝,还是半路才被紧急通知去的,那天是没顾得穿大将军袍服好不?”

不是正文:从昨天中午到现在,一直进不了作者专区,现在也进不了新版的作者专区,急死我了,老版的,发一章试试,看能不能发的上去。假如发不上去,这个月仅有的几百元全勤也没了。孤独发书一来,不断更,每日六千字,也算是勤奋,给章票票吧!多谢。

083章 凉亭轶事

反正也晚了,王铮也没了办法,他又瞪了周通一眼,哼哼着找了个阴凉的树荫,一屁股坐下来,操起衣襟露着肚皮开始扇风。

将士们大概还得半个时辰才能到,三伏天巳时初的上午,已是骄阳似火烘烤着大地。此时,所有的文武都三三两两地坐在凉亭下树荫里,各自谈天说地。说的最多的,还是雁山卫的大捷,还是即将迎接到的这几十名有大功于社稷的将士。

“咳!要我说啊!曹显等人也不过是碰巧了,要不然,凭他们一万两千多人,怎么可能纵横草原数千里?斩杀十几万哒突人?”

距离王铮不远,一群人正在高谈阔论,说的也是草原大捷的事情,王铮扫了一眼,好像有文有武,不过品阶都不是太高,大概是一群六七品的小官小将。

像他们这样的品阶,无法接触到中枢的最高机密,有很多事都是猜测来的,现在说话的这个估计就是这样。

“然也,以某看,如果把哒突人的妇女孩子老弱病残,也都算做是哒突勇士的话,能杀十几万人,也不稀奇。”

“你说雁山中军是在杀良冒功?嘿嘿?话可不能乱说啊!无凭无据的,就别胡乱猜测,免得伤了将士们的心。”

王铮翻翻眼珠看了看那边的一群人,没有说话。

他懒得搭理这些人,他的草原方略是朝廷的最高机密,这些人不知道实际情况,平时闲聊胡乱猜测也属于正常。

大郑这数十年都没有打过这么大的胜仗,没有斩杀过那么多哒突人,雁山卫突然发了神经似的在草原上横冲直撞四五个月,把整个哒突人控制的草原区域搅得乱七八糟,重创了哒突军,还顺便把哒突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区域弄得乌烟瘴气,连牛马都不敢喝一口水。

这种事儿,如果不是他王铮定的方略,就连他也不会轻易相信。

天儿太热,俗话说心静则凉,王铮靠着树干眯着眼,继续闭目假寐。

正在这时,突然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众人皆以为是雁山卫的将士来了,连忙站起身打算迎接。直到马蹄声近了,大家才看清楚马蹄声来处飘扬的旗帜。(大郑陇西卫···),哦!不是雁山卫的将士来了,那就继续聊。

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看完那杆旗帜上面的字,就已经转身回头,打算继续刚才的话题。

王铮没穿大将军袍服,认识他的人也非常有限,大部分人还以为他是那个官员的幕僚,都没把他当回事儿,就被挤在了后面,根本就没有看到旗帜上的一个字,他只是听说不是雁山卫的将士来到了,马上转身回头就走,他怕别人占了他的位置,刚才坐的那地儿很凉快,微风习习的,他不舍得挪屁股。

这个迎客亭又叫接官亭,能在这个亭子里的都是朝廷的正式文官武将,护卫们都在外围警械,未经召唤不准进入。

王铮就坐在亭子外一棵树下的石头上,所有人里只有他是一身便装,虽说他现在的便装比在并州时的衣料好了些,但也更像一个年轻的幕僚了。

王铮刚坐下没多大会儿,蹄声越来越近,盱眙之间就到了跟前,随着一阵勒马的吆喝声,紧随而来的就是滚滚尘土黄沙飞扬铺天盖地。

王铮睁开眼看了看,然后皱了皱眉挥了挥手就又眯上了眼,他最烦这种装13的人。不就是陇西卫的提督回来了吗?一个二品下的柱国回京,至于带着数百卫士这么张扬吗?

这时,凉亭里的众人,一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