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学校出去实习了,所以,没有赶回来。”胡大发直接接过来得了,姥姥再说话,估计就被他们问秃噜了。
“姥姥,累了吗休息会吧”
“恩,好睡会,一会晚上还有一瓶输液呢”。。。。。。
“大夫我姥姥的情况怎么样啊明天能出院吗”
“恩32床是吧你是病人的什么人啊”
“我是病人的孙子,我叫胡大发”
“哦你姥姥问题不太大,就是前些天气温低,造成病人的血管收缩,你姥姥平时血压低,突然一冷,血压升高了,平时是低血压,一下子升高了,病人受不了,就晕到了也算送来的及时吧没什么事情的话,明天可以出院。回去之后,你们家属也得注意啊这种春秋天,必须注意病人的血压。他们不能受这种急冷急热,容易造成血压突然的变化。”大夫讲解的很是详细,总之一句话,有些大夫并不希望病人反复来医院的,还是少来为好。
“谢谢大夫谢谢”胡大发鞠着躬,退出了大夫办公室。
姥姥身体并无大碍,胡大发的心里也就放心下来了。自己母亲几年回不来一次,自己有印象的一次就是,胡大发12岁那年,要上初中了,那年过年时候回来一次,呆了半个多月,就又走了,胡大发对母亲的印象很少,自小一起的时间就很少,但是胡大发知道,自己母亲对姥姥很好,几乎每个月都会寄点钱回来,有多有少,大发姥姥都给存起来了。姥姥也时常给大发讲母亲的事情,希望能拉近他们的关系。所以,大发尽力的照顾好姥姥,要不,怎么和母亲交代呢姥姥住院了,需要给母亲打电话或者写信吗
胡大发给母亲写过两封信,但是因为邮寄时间太长了,写完信,很久才收到回信,大发已经把自己写的内容忘记了,所以,没什么兴趣了,也就不写了。后来有了电话,但是,电话是打到村合作社的,还得跑来跑去的叫人,很麻烦,所以,电话打过几次,也就不打了。
以至于,胡大发几乎不和自己的母亲联系,母亲也很少和家里联系。
骨血至亲,即使联系再少,也是母与子的关系,不能让姥姥出事,一定要姥姥健康。这是胡大发的家庭思想底线。
表舅听说胡大发回来了,只带来一点水果,呆了一会,问了一下明天出院的情况,就找话先走了。
胡大发也不想指望表舅能帮太多,毕竟平时联系也不多。
“姥姥,我问大夫了,大夫说,明天能出院,您看,咱回家吗”胡大发一边削着一个苹果,一边和姥姥聊天。
“出吧我这几天都躺烦了,天天让我躺着,累死了能出院,还不赶紧的。家里的那几只老母鸡还不得饿死了啊”姥姥接过苹果,边说边吃。
“咳您怎么想起老母鸡了”胡大发拿起一个苹果,直接就咬,“姥姥,我得意思是,咱们租个车回去吧省得让您受累了。明天天气我也看了,早上还挺冷的呢中午才25度。咱们晚点走,我去结账,然后让大夫开点药,咱带回去,吃几天,再巩固一下。”胡大发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夫的交代一起说了出来,省得姥姥再反驳。姥姥能提出意见的,也就是租车的事情。胡大发在医院门口看到很多黑车,送表舅回来的时候,已经在琢磨明天出院的事情了。所以,随便找了一个黑车司机聊聊天,把地址一说,人家报价还算实在,送到家,三十五元。
毕竟路程不近,还得空车回来呢
胡大发打定主意,晚上趁着高兴,裹挟着出院的事情,就把租车的事情说了。胡大发也知道姥姥过的勤俭,但是,这个事情,还是不能改的。
二十八 到家
“行了,姥姥听你的了我可不管这些事了,以后,都是你操心了。”姥姥把苹果啃得一点果肉都没有了,才把剩下的核扔到垃圾袋里,抹了抹嘴,“大发,明天就把出院手续办了,咱们回家回去,还有好几件事得办呢唉人情难还啊”
胡大发明白姥姥的意思,表舅家,三叔家,这些都是人情,以后就得靠胡大发去还了。
姥姥吃完苹果,顺着床往下一出溜,拉了拉被子,“大发,我有点困了,你看着液,输完你叫大夫吧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吧”顿了顿,又嘱咐道:“液输完,你也洗洗睡吧挺累的,也没回家。”
“放心吧姥姥您先睡吧”
三叔告诉胡大发,楼道有几张折叠床,可以是护工用,也可以家属用,如果不够用,还可以向护士站租用,或者就在楼道躺椅凑合一晚上也行。热水这里都有,还是比较齐全的。
胡大发一早起来,直接就去医院门口定黑车去了,终于找到那个司机,司机也还记得那个事情,说好时间,胡大发就回到了病房。
正巧医生们查完房了,胡大发又去找医生问了一下,开了一些药,并问明白了吃药方法,才去划价缴费取药。
医院早上明显比晚上人多,尤其是大医院,好医院。胡大发忙完自己的事情,往病房走,看着熙熙攘攘的看病的人,无奈的摇摇头。
人都要老的,谁能不得病呢不得病,简直是十辈子修来的福啊
“姥姥,走了,咱们先走两圈,适应一下,然后就出院回家”
“你以为姥姥真的不中用了啊走路不用你扶的起开”姥姥不愿意胡大发像照顾一个残废一样照顾自己。姥姥自己觉得还能走,还能干活,还能活很多年呢
人老了,总想呆在家附近,即使病了,稍有好转,就想赶紧回家,故土难离啊
十天时间,不算长,桌上的尘土还不多,这只是对于姥姥来说的。对于大发,离家一年了,四下看着家里的摆设,稍微有点陌生,但是又感觉非常温馨,尤其那些味道,深深吸一口,闭上眼,回味十足。
姥姥到家就不想闲着,拿起扫把就开始打扫,正房三间,两侧各两间,也是七间大瓦房呢,就是扫一下,也挺辛苦的。胡大发连忙抢过扫把,“姥姥,您就歇会吧,大夫说了,回家也得静养,不能累着”
“咳扫个地,还能算累啊来,我扫吧我扫的干净”
“不行”大夫拿着扫把不放手,又把姥姥推到椅子上,用力按到椅子上,又去厨房,烧上一壶水,便拿起扫把挨个屋清扫起来。
姥姥还是想着不闲着,拿起个抹布就近擦起桌子来了。
“姥姥,你别忙了,一会我都干了”胡大发抢过抹布,走进厨房,拎着热水壶进来,给姥姥倒了一杯水,“姥姥,中午了,别忘了吃药,我打扫一下,一会下点面条,咱就吃点午饭,下午您就休息吧其他的事情,我来办有啥干的不行的,您就说,重新弄”
姥姥看着忙碌的胡大发,脸上露出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