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5 章(1 / 1)

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肉猫小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十一军,曹变蛟带着第一军先后拿下了这两个地方,成功的截断了建奴的后路。

多尔衮在汉城称帝,号称为金朝,并且主动的放弃了北部的防御,加紧收缩兵力到了汉城,企图用一场大决战击败明军。

因为明军的攻击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打了多尔衮一个措手不及,盛京这边刚刚丢掉,马上平襄和咸兴这两个地方也被明军给打了下来。

如此一来,他便是失去了机动的空间。

这个高丽可是和辽东可是有着本质的不同,这里的纵深空间实在是太小。

因为高丽是个半岛,通往外界的道理就是西边的那两个道,现在这两个道已经落在了明军的手里,他们再想从这里走已经是没可能了。

唯有收缩大军在一个合适的地方与明军进行大决战,一次定输赢。

明军输了他们就可以回归辽东,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扩大势力范围,从高丽到山海关以北都是他们的狩猎场。

此后明军就别想在打出关外了,只能够缩在九边防线保住关内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若是他们输了呢,那就只有一条毁灭之路可以走。

二十万族人皆进入了高丽,如果这二十万族人没了,那么多尔衮便是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将毫无用处。

决战,这一次一定要把大明击败!

眼中露着疯狂的多尔衮好像是被什么给刺激了似的,直接调动了全部的建奴大军还有高丽八旗,反正是他能调动的全部部队都给集中在了汉城之下。

十五万主力建奴兵,三十万高丽兵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五十多万大军把汉城的周围占的满满当当的。

城外五万建奴兵看着三十万高丽兵防止他们作战耍滑头,城内的十万建奴主力就是多尔衮最后的底牌。

汉城战云密布,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沉重再沉重,没有人敢发出一点点笑声,好像笑容已经在他们的脸上消失了一般。

第一次多尔衮觉得自己如此的强大,五十万大军多么可怕的数字,多么强大的兵力,这个数目就算是大明一时间也拿不出来吧。

就是有些可惜了,这些士卒之中真正的八旗精锐也就五万人,其他的十万却是族中可以参战的男女一起上阵凑出来的。

如果这五十万大军全部都是八旗,那多尔衮根本连一丝担忧有不会有,五十万八旗兵在多尔衮的心里代表着必胜。

不过据他打探,来犯的明军最多也就二十万人,锦州城下十万,咸兴三万,平襄五万加上零碎的二十万绝对不多。

在这个汉城之内,还有一伙人也是很兴奋。

他们便是把火器卖给多尔衮的鬼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支队伍。

他们把武器卖给了多尔衮,然后要求多尔衮把济州岛划给他们做租界,以供他们在这里建设一个港口,这样这些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人就能把手伸到倭国。

还可以辐射去控制远东,毕竟大明的都城可是距离这里不怎么远,舰队只要航行几天便可以到达大明的都城。

从这里进入大明可是要比在南方进入大明要方便的多,南方的大明海路可是很危险的,碰到了郑家的船队少不了还有一场大战。

荷兰人对郑家的船海战术可是很忌惮的,毕竟遇到了那些船只比他们的火炮还多的郑家舰队,他们极有可能被包围堆死。

所以你看济州多好,从东藩一路北上,到达济州之后再去京城,从京城便可以采买售卖他们的东西,而且京城的市场还可以辐射整个大明的市场,相信有了这个地方,我们一定可以占领大明都城的市场的。

还好他们荷兰人可不是像那些西班牙人一样的无知,企图用五千士兵占领大明,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大明的了解可是要深刻的多,大明没那么好打,就算他们荷兰要打也得调动一半的陆军还有八成的海军。

海军封锁大明的海洋,陆军乘机攻占他们的都城,抓住他们的皇帝,逼迫皇帝签署有利于他们的条约。

“哦!上帝啊!我们这位盟友竟然可以出动五十万大军了,不知不觉他的实力已经到了这个程度吗!”一个红色头发的荷兰人惊呼道。

“上帝啊,五十人,整个荷兰能不能凑出五十万青年的男人,这个地方太可怕了,打一场仗竟然需要这么多人,看来我们这个盟友是赢定了,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阻挡这五十万军队。”一个红胡子鬼佬不禁感慨道。

普鲁士?不行他们的实力太弱了。

西班牙?他们要是能出动这么多军队欧罗巴都是他们的领土了。

恐怕只有奥斯曼土耳其这个腐朽的帝国可以有这么多的军队了。

法国就不用说了,他们怎么说呢..........红胡子想起那些法国人就觉得有些牙根痒痒。

这话也就没当着朱由校的面前说说,不然老朱能一高兴的给这几位“国际友人”知道知道。

什么叫今儿高兴拉出一个荷兰整体人口的军队出来溜溜。

第一千零一章 朕喜欢大内涵的

此时的多尔衮已经疯狂了,为了战事他不顾一切。

十几万高丽百姓被他赶上了一线修筑工事运输军资,然后周围百里能够搬走的木头石料乃至粮食统统的抢走,绝不给这些高丽百姓留下一粒粮食。

这些建奴士卒就好像蝗虫过境一样把一切可以抢走的东西全部抢走。

他就不信了自己守株待兔的还能扛不住二十万明军的攻击?

对!自己这边一定能够防御得住,只要明军进攻受挫,那么便是自己反手反击的时候了。

建奴在积极的备战,明军这边也没闲着,三方终于在距离汉城不远的开城会师了,朱由校为了统一作战,派出了中央战区的思政部主任,全军第一个中将级军衔的朱挽留思政官出面担任高丽方面军司令长官。

其实朱由校是准备把孙承宗给调回来的,因为要实施军政分制,孙承宗身为一个文官又没有军职十分不适合呆在军中,还是一个主官。

只是抹不开孙承宗乃是他的老师,而且老人家与建奴交战了小半辈子,你说这最后一场大决战要是不让他上,孙承宗还不得急的上吊啊。

所以才勉为其难的让他在这里打最后一战。

但是听到这位老大人竟然身先士卒,吓得朱由校急急忙忙的派出了朱挽留。

战场上刀枪无眼,要是这位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