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当的,万一说错了话惹得陛下不高兴可就不太好了,不行不能主动,要迎合陛下。
于是温体仁便对着朱由校揖手鞠身道:“臣以为陛下圣明,心里自当有决断,一切陛下做主!”
这次陛下不会生自己的气了吧,也对,人还是要满足一点好啊,自己都当了尚书了,若是再去争那个主考官岂不是太贪了吗,还是稳当点好啊。
朱由校还就不信了,就没一个人可以给自己一点提示的吗,他不是想把这个主考官让给别人,只是他也不知道该用谁啊,这个科举什么的他是真的不懂啊,找一个水平不够的岂不是丢了他的人啊。
“卢爱卿!你觉得呢?”朱由校勉强的露出一个微笑问道。
“臣附议!”卢象升一看到朱由校的微笑顿时就明白了,于是也回了一个微笑表示随您就好。
“爱卿附议谁?”朱由校身体怔了一下,卢象升的话自己怎么不明白,有人提议吗你上来就附议啊。
“微臣附议三位大人。”卢象升对着朱由校微微点头,微臣一切都懂得懂得。
朱由校都纳闷了,今儿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一个个的都脑子不在线吗,没看到朕都对你发暗示?朕这个眼神还看不懂?
看着朱由校的眼神,卢象升也眨巴眨巴回应表示一切已经准备妥当。
他当然知道这次陛下肯定要拿下这两个主考官了,马上就要进行河南吏改,没有足够的预备官员怎么可以。
所以卢象升虽然没有得到陛下的提前招呼,但是他也不是傻子,没看到徐光启都那么说了吗,而且为什么第一个问张瑞图,这就是在传达陛下的心意啊,张瑞图不管事,陛下不就是让自己等人也不管事,由陛下自己指定吗。
所以臣一切都懂的懂得.........
“孙爱卿你可有人选啊?”朱由校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孙元化的身上了,希望他可以提一个人选出来。
不管怎么说人家都比自己懂这些,而且提出人也肯定是亲近朕的,不然朱由校逮着这些人问干嘛。
“陛下臣以为!”孙元化刚想说一个人选,就看到朱由校瞪了他一眼,然后连忙改口:“陛下臣也附议!”
然后悻悻的退了下去,幸好没有乱说啊。
只可惜他误会了朱由校瞪他的意思,朱由校的意思是你若是再敢说由朕定,朕一定把你记在小本本上!
他误会成了,陛下瞪他的意思是,你要是敢提一个人出来,朕就嫩死你!
于是朱由校能问的三品以上大员都问完了,再问就是四品了,问其他的三品大员吧,他也不能肯定这个推出来的人选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嗯.......既然如此那就这么着吧。
“既然满朝文武都让朕自己做主,那好,就由朕自己来定好了。”朱由校想了想已经有了人选。
不过他这么一说顿时在那些有心争夺的人中炸开了。
什么意思?这就问完了?什么叫满朝文武都让陛下做主。
你这才问了几个!而且问的还都是什么人,问的都是帝党啊!
这就跟在酒家吃饭的时候,你问酒家正在吃饭的百姓能吃上饭?然后整个大明百姓都能吃上饭,看着穿衣服的人,问他能不能穿得起衣服,然后确定整个大明百姓都能穿得起衣服,问在药店抓药的人能不能看得起病,然后全大明都能看得起病一样一样的吗。
“如此那就由工部尚书徐光启,兵部尚书温体仁为这次主考官吧。”
第五百三十九章 美德啊!你还要不要了!
朱由校能看出来,徐光启志不在此,而温体仁倒是对这个主考官很有兴趣。
从学识来说,温体仁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先是在翰林院做庶吉士,然后被授予编修官,徐光启是万历三十二年中的进士,然后考选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为翰林院检讨。
这二人光从学问上来看是差不多,相对于满朝文武来说,虽然不算是最好的,但是你也不能说人家差在哪里。
在从官位上来说,一个是工部尚书一个是兵部尚书,也就是内阁大学士能稍微的压他一点了,谁还能说他没有什么资历不成。
徐光启有些懵逼,他对着朱由校开始抛眼神。
陛下我可没时间去做什么主考官啊,我就是没时间才一切顺着您说的啊。
朱由校回递了一个眼神,让你干你就好好干,那么多废话干啥!
倒是温体仁很懂事的向着朱由校露出一种卑微的笑容,表示陛下您放心,微臣就是您手底下的一把刀,您指向哪里微臣就砍向哪里,绝不含糊!
这可是他这些年来总结的官场哲学,叫做讨好上级,拉拢下级,打死一切对手,可软可硬,在下要软,在上要硬!还要深入浅出的分析上面的举动,争取一发即中,在上面心里留下精华的种子,尽快的生根发芽,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
孺子可教也,朱由校见到温体仁递过来的善意不由得点了点头。
朱由校在与那两个眉来眼去的时候,下面的大臣们可就不愿意了,虽然你是皇帝,但是你也不能这么做啊,两个主考官啊,您拿走一个我们什么都不会说,应该的,事情很合理,再怎么着我们也不会傻到把裁判给堵死。
可是您不能直接拿我们当傻子啊,问了几个您自己的人,然后就代表我们全部人的意见了?
事情没那么简单,今儿的事情绝对不算完!我们必须捍卫我们的利益,若是这次被陛下得逞了,那么以后还有我们的好日子吗!
以后这个朝堂之上还不是陛下一言而定,我们只能当一个没有一点思想的应声虫!
虽然这是几乎全部官员的心思,可是还是有些官员看到了更深层次,他们觉得陛下此举乃是为了保本,没错就是保本,陛下没那么傻,就算他是皇帝也不能一口气把全部的利益吃光了,自古以来吃独食的都是活不长的,就算是皇帝也是如此。
陛下的意思一定是提出两个帝党,这样就算下面的朝臣再怎么争夺反对,你也不能全部否决吧,不管是为了皇帝的面子还是不得罪皇帝,你都得给陛下留一个。
懂了懂了,反对一个就好。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的把反对人选对准了温体仁,因为陛下提出人选的时候第一个提到名字的可是徐光启,这就说明在陛下心里第一人选就是徐光启,温体仁纯粹是凑数的。
“陛下臣觉得温大人为主考官有些不妥。”只见太仆寺寺卿沈自彰出列鞠身说道。
话音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