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9 章(1 / 1)

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肉猫小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朱由校的掌控之中。

但是前日京城回来的一个人,可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弄的好些人紧张不已。

“微臣孙承宗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乾清宫御书房内,孙承宗对着朱由校拱手鞠身道。

朱由校见来人顿时从椅子上起身,走下去把孙承宗给扶起来,然后对着小猴子说道:“快啊,有眼色没,孙师来了还不赶紧搬把椅子。”

“微臣谢过陛下。”搬来一把椅子,孙承宗谢过之后端坐在椅子上。

朱由校转身到了一杯热乎乎的水递给了孙承宗。

“孙师天寒,喝杯水暖暖身子吧。”

“谢陛下,老臣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恩典,真是折煞老臣了。”孙承宗见皇上对他如此的亲近,顿时老眼上流下一滴浊泪。

“哎,孙师镇守边关辛苦了,朕不过是做了一点举手之劳,您可是羞煞朕了才对。”朱由校笑呵呵的说道。

“孙师进来可好。”朱由校关切的问候道。

“托陛下的洪福,建奴被重创,边关的压力好了不少,起码今年建奴是不敢再来叩关了。”孙承宗双手捂着茶杯感受着温暖的说道。

·“孙师是冷了?”朱由校看着孙承宗的样子,觉得他面色要比离开的时候要憔悴不少,想必这些日子也是受了许多苦吧。

“陛下,微臣这次回来还有一件事情,想请陛下恩准。”孙承宗听到皇上说这个冷字,顿时想到了什么。

“孙师但说无妨。“朱由校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陛下,边关今年也不知道是怎么的,是冷得透骨,好多将士都被冻坏了,眼看着天就要下雪了,将士们的棉衣也不够厚实,恐怕要是再冷就难以抵挡了。”孙承宗来的时候看到山海关士卒还有锦州迁来的百姓冻得手脚满是冻疮就心疼不已。

“臣恳请陛下再拨些银两,让边关的将士们熬过这个冬天啊。”孙承宗抓着朱由校的手真情流露的说道。

冷.......朱由校确实觉得大明的冬天确实有些冷了,但是却不知道与往年的差别有多大,怎么说他也是第一次在这里过冬天嘛,再说了宫里面烧得木炭天天烧得温度都是足足的。

而且这御书房被朱由校特意吩咐不准烧热了,因为他喜欢在这御书房思考看奏折,烧热了他就睡着了,寒冷有助于他冷静,不然这里只需穿两件单衣就行了。

说实话孙承宗也是有些难以开口,他也发现了这御书房的冷清,想着大明财政已经困难道如此境地了,竟然御书房都烧不起炭火,真是可悲啊,还好我皇帝不顾寒冷依旧处理朝政,如此勤勉,真乃我大明之福啊。

所以说有时候一个美丽的误会就是这么诞生的。

冷.......

朱由校走到窗外,看着外面的寒风呼啸,大地之上风卷残云,想着,朕就知道会有这一天,幸好朕提前准备好了呀。

第二百九十三章 西山煤炭公司

西山煤矿就是朱由校准备好了的应对冬天寒冷的利器。

“孙师随朕来。”

“小猴子去西山!”。

在孙承宗的疑惑中乘着马车去了西山。

不过孙承宗有些懵逼,他只是求着皇上能拨款度过这寒冷的冬天,可是皇上为何要带着自己去西山呢?

只是一路上朱由校都是笑而不语的,他要给孙承宗一个惊喜。

西山门头沟此时已经被锦衣卫中镇抚司给列入了重要地域,没有锦衣卫的手令是不能随意出入的,因为这里可是朱由校控制经济的一个重地。

在大明什么是经济,两白一黑一肚皮便是经济。

什么是两白一黑一肚皮,就是棉花食盐,还有铁器,一肚皮就不用在说了是粮食。

不过现在朱由校还要给它在加上一黑,变成两白两黑一肚皮,这加上的一黑那就是煤炭。

煤炭是工业的黑色基石,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没有煤炭就没有第一次工业革命,朱由校要引爆工业一定不能放弃煤炭。

西山门头沟盛产高品质的煤炭,低硫无烟煤可以炼制焦炭,甚至作为取暖也要比一些普通的炭好烧还没什么烟。

不但如此还能大量应用要工业上,炼制钢铁也是极好的。

还没到门头沟,孙承宗便是知道了朱由校的目的何在。

“陛下可是要去西山?”孙承宗问道。

“孙师如何得知?”朱由校笑着问道。

孙承宗拂了一把胡须:“西山盛产煤炭石,这煤炭石乃是小民生火造饭所用,微臣给陛下提起这边关将士受冻,陛下一言不发直接带臣来西山,必然是有应对之法了,这应对之法便是煤炭石不知微臣可否猜对?”

“果真是什么都瞒不住孙师啊,这个此行带孙师前往一观的便是这煤炭石。”朱由校点点头表示很准确。

这古人之中的大才也不是好糊弄的啊,虽然他们见识没有现代人那样经历了信息大爆炸那么的见多识广,但是只需要稍微点拨一下便能将你的心思猜个差不离了。

“可是陛下这个煤炭石虽然好烧也便宜,但是却有毒啊,不能用来取暖。”孙承宗表示很遗憾。

煤炭是可以燃烧释放巨大的热量把室内个搞得暖和,但是现在这个时代的煤炭使用上却不是那么精细,不管是什么煤反正能烧就能用。

再加上他们探明的矿脉多是高硫矿,然后这一烧起来那烟尘那味道简直就是化武,所以在透风的地方做个饭还行,但是在不透风的室内取暖就不行了。

而且这个煤炭还有毒,多的是忍受不住寒冷的百姓因为在屋子里面烧煤炭而中毒而死的。

所以在京城取暖的手段还是柴火和木炭,有钱人就用木炭,没钱的人就用柴火,可是无论是柴火还是木炭都是要砍树的,所以经过了这么些年,京城周边的树木已经被砍伐的差不多了。

这么说吧明朝初年,西山到太行山脉这些地方那森林是磅礴数白里,林麓苍黝,溪涧镂错,其中物产甚饶。但是百万人口的燃料消耗,自然资源再生的速度就变得要慢了多。到了明中期之后,树木开始变得稀少起来,于是柴火资源就日益窘迫,甚至史书上都记载着,紫荆、居庸、雁门一带关口,“绵亘数千里,旧有树木根株蔓延,长成森麓,远近为之阻隔,人马不能渡越,斧斤日寻,树木殆尽年”;至明末,京城周边已是“山场林木砍伐殆绝”,“数百里内皆濯濯然”。

明朝的京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重新修建的,跟元代一样,京城所用煤炭主要产自宛平还有西山一带。但是明朝定都京城就把西山作为皇家陵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