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8 章(1 / 1)

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肉猫小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一些。

为了做好消毒的流程,他可是让人把那些接生婆里里外外的都给清洗了好几遍,然后全身消毒穿上无菌衣。

就连产房也是特质的,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天天消毒,唯恐一个细菌什么的会伤害母子。

今日这最严峻的时刻终于来了。

听着里面张嫣的叫声,朱由校整个人都趴在了门边上。

要不是里面的人死活不让他进去,他也怕自己会带去什么细菌,不然那他早就冲进去了。

还好张嫣可能有过经验,孩子顺产没有出现什么狗血的情节。

不到半个小时,里面传来的一声接生婆的喊叫声。

“恭喜陛下!生了一个龙子!”

顿时朱由校只觉得脚下一软,然后整个人就顺着墙体滑了下来。

爬起来之后他就不住的双手合十加划十字,然后对着天拱手,嘴里念叨着他能想到的一切大神。

虽然朱由校在外面人五人六的很是威风,但是在这皇宫里面,在一个等待降生的孩子面前,他还是很脆弱的。

毕竟他不是帝王家长大的,对待血脉亲情是无比的重视。

当孩子被抱着出来的时候,朱由校看着闭着眼睛的孩子,那真的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鼻子里回荡。

朱由校吸了吸鼻涕,然后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慢慢的把孩子抱了过来。

这个动作他已经练习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自从张嫣有了之后,他就一直练习这个动作,那练习的叫一个纯熟啊。

抱着这个孩子,朱由校的心里就很是安定。

对!没错!就是安定!

他就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了一种特别的牵挂。

而且这个孩子的降生对大明也是有着数不清的好处,对稳定大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抱着孩子,朱由校的思维开始发散,那一瞬间他想到了好多好多。

比如他要怎么好好的教导这个孩子,把他带在身边,给他灌输后世先进积极的思想,不让他被那种现在那种落后污浊的思想给污染了。

要不是接生婆提醒他该给孩子洗澡了,朱由校都已经想到了孩子找对象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办,是不是要表现的威严一点,不然以后孩子被欺负了呢。

还有这个彩礼,可以准备的丰厚一些,没关系,谁让朕有钱呢。

就在他想着自己的孙子叫什么的时候,被接生婆拉回了现实。

见只能他恋恋不舍的,千叮咛万嘱咐的把孩子交给专业接生婆。

就连他就都不知道,他对孩子的重视已经到了这个程度。

在后世他可不喜欢小孩子,觉得小孩子实在太麻烦了,平时见到小孩子都是绕道走的,唯恐小孩子会靠近他。

他原以为就算孩子是自己的,他也无法接受。

但是现实是,孩子还是自己的才知道心疼啊,什么不喜欢小孩子,那是没看到自己的小崽子,真看到了,那比谁都喜欢。

看过了小崽子之后,朱由校接着进去看望张嫣,自己的老婆也得心疼,老婆孩子热炕头,他这次算是齐活了。

当今陛下诞下龙子,举国欢庆,许多百姓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圣人血脉得意延续,他们的好日子才不会结束,这让他们如何能不激动啊。

许多新派官员也都是放下心里的大石头,陛下有了皇子,我大明终于可以稳固了啊。

那一天京城就好像过年了似的,到处都在放炮,到处的酒馆里面也都是爆满,各个商户打折促销,百姓看着比朱由校都激动似的。

一月之后,张嫣出了月子,朱由校和张嫣与官员一起聚集在皇极殿商议皇子姓名。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朱平安

朱由校觉得孩子起名字这可是大事,张嫣身为孩子的母亲,怎么可以不参与起名字这件呢。

这是一个母亲应有的权利,朱由校可不会剥夺张嫣的这项权利。

不管以前的皇帝是怎么做的,反正在朱由校这里,名字张嫣是肯定要有话语权的。

至于为什么让这些大臣们加入到给皇子起名字这件事情中来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朕有了皇子这么喜庆的事情不得让这些臣子们沾沾光啊,让他们加入到起名字的行列中,也有一种重在参与的感觉嘛。

走个流程而已,朱由校心里已经有了几个响当当的名字作为备选了呢。

只见满朝文武都是面带笑意的走入了皇极殿,不管今天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反正都得摆出一副笑脸,哪怕你昨晚上被娘子给踹到了床下也得笑着来。

在进入皇极殿之前,这些人就每人都领到一块糖,这是陛下御赐,说是什么喜糖。

陛下说为喜,那就是喜,沾沾喜气。

所以这些人全都把糖含在嘴里进入大殿。

这并不是约定成俗,而是第一个来的温体仁觉得手里拿着一块糖也不是那么回事,于是就糖给剥开吃了。

后面的人一看,进入大殿之前还得吃糖?

原来每个人发糖是做这个啊,懂了懂了,这其中肯定是有深意啊,没看到这位温体仁阁老这么早的就来了嘛,肯定是为了做示范,不然这位温阁老一直都是压后来的,为什么这次这么早的就来了呢,就是为了给我们做示范啊。

于是在进来之前,这些官员都把糖含在嘴里再进来。

所谓口中甜如蜜,皇子以后的日子一定也是甜蜜的。

懂了懂了,这就是最美好的寓意啊。

不知道怎么了,今日这个举动竟然被传到了宫外去,以后百姓也都知道了,孩子满月的时候邀请人上门,然后要给喜糖。

拿到喜糖的人要把糖含在嘴里再进门,这祝福着孩子以后的日子里甜如蜜。

朱由校也不知道他今日的举动会成为后世的习俗,他只是想着自己孩子满月了,让这些臣子们也沾沾喜气,所以给喜糖不是很正常的吗。

至于为什么只给一颗,那真的是冤枉朕了,不是朕抠门,而是这些官员一个个的吃的那么好,还缺了这点糖不成,一人一颗意思意思就得了。

而且这些官员们许多都年纪大了,吃多糖不好,一颗就够他们消化了。

“吾皇万岁!”官员们按照礼仪对朱由校行了大礼,然后文武分在两边站好。

站在前面的最高联和会议的内阁成员和七部尚书以及总督御史,还有军队的总思政官朱挽留四总部的部长也已经落座。

陆军部司令和海军部的司令曹变蛟曾增不在,但是也摆出了两张椅子代表他们。

朱由校抱着孩子喜气洋洋的走了下来,然后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