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这个困境呢?
反对吧得罪朝廷,不反对吧得罪.........
对!不反对要是赞同的话那可就得罪了那些人啊!
于新秋想起了那些人,河间府背靠津门,吃了津门那么多红利,你说有多少人牵扯在这里面,而且单靠一个小小的河间府真的可以独吞这些利益吗?
那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吞下大多数利益的人是京城的那些达官贵人,他们不过是为了达官贵人办事的小马仔。
刚才一直在想着朝廷,差点就要说自己赞同了。
要是刚才这么说了,那可就真的是得罪了京城那一大片的达官贵人啊。
你可知道,那些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玩意,为了一点利益杀你全家没得商量,津门的财路那么大,要是自己把财路给断了,你说他们会怎么对自己?
反正一定会让自己死的很惨。
朝廷想要弄自己,起码还是会用朝廷的大义手段,要是运作运作就算离开河间府这个是非之地也可以,反正这些年自己也得了不少,足够用几辈子的了。
要是把那些达官贵人得罪了断了他们的财路,全家被灭一点也不是开玩笑,他们真的做得出来。
反对还是赞同?
反对最好的结局就是丢官,不反对最好的结局都是丢命啊。
在官位和命之间,于新秋真的是脸都扭曲了。
他不想丢官啊,他今年不过四十还能再做几十年的官呢,你说他都得当了十几年的官了,要是一朝为民不掌权利,那不比死还难受。
论如何让一个当官的身不如死,答把他的官给免了,不给他权利,他就真的身不如死了。
“这个本官不清楚啊,真的,本官对此是真的不清楚,哎呦看看时间到了,本官还有要务要处理,还请诸位请回吧,回吧。”
听到于新秋选择了第二个选项不清楚,工作组顿时笑了,然后再次的确定,让他签字之后便离开,一点也没有耽搁。
他们要的就是不反对,因为他们也知道这些当官的是不会选择直接反对的,
所以才会给他们三个选项,就是想让他们选不清楚便可。
而于新秋还在沾沾自喜,这个不清楚选的真是太好了,朝廷最多下令训斥自己对政策理解不清楚,但是这样也向两边有个交代了。
此为中庸之道,本官既不反对也不赞同,圣人诚不欺我啊。
就这么询问的结果汇报到了行政院,然后最后进行公示。
公示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询问一个月以来,结果是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反对的比例十不足一,然后行政院下令符合流程,新海洋政策正式开始试行。
然后京城的那些利益牵扯的人都麻爪了,不是说好了都是得利者不能支持的吗,为什么反对者十不足一啊?
其实他们确实没有支持,可是基本上都保持了中庸的态度,我不明确的反对,我就选择不清楚无所谓怎么样。
谁能想到朝廷会如此的不要脸啊,他竟然只公布反对的人。
这操作简直让这些利益牵扯者感到了窒息。
但是事已至此,行政院下令政策开始试行了,那就是说想要靠着百姓去反对已经不现实了,看来还是得靠自己上啊。
这就是朱由校的目的,打断他们利用百姓的手,让他们用自身和自己斗,这样波及的范围可就小了,然后也不会伤害百姓。
不然你以为朱由校搞这个换政与民派人去询问做什么,就是要明确的告诉天下百姓,朕可是问过你们的啊,你们都是赞同的。
朝廷就是朝廷,手段就是骚啊。
当然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朱由校的钱袋子执掌者王银子也没有闲着。
她现在就出现在了泉州,现在她要去见一个人。
泉州郑家大宅内,郑芝龙接到了下人禀报。
说外面有人给他送来的一份名帖要来拜会,而且这个要来拜会的人地位还不一般。
要是一般人可能这个名帖都送不到他的手里来。
郑芝龙手里拿着这份名帖,看着上面的名字。
“王银子?这个名字倒是很有意思,我喜欢。”
“他说他是什么人?”郑芝龙问道。
“他说他是中供的人。”下人回报道。
“中供?”
“中供是啥?”
郑芝龙有些迷茫?
虽然不懂是啥,但是听起来却觉得肃然起敬,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可是为什么自己会有如此感觉呢?
第一千两百零六章中供来了
“这个中供究竟是个什么?你看来人送信的时候还说了什么?”郑芝龙原本不想见来着,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冥冥之中,就觉得还是要见见不然就好像会出事似的。
好奇怪的感觉,但是郑芝龙却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那救过他好几次命。
“老爷,小的也不知道啊,小的就知道,来送信的人说自己是中供的人。”突然这个下人拍了自己的脑袋一下,好像又想到了什么。
“对对,还有他们说他是从津门来的。”下人连忙的说道。
“津门!”这次郑芝龙的面容有些变化了。
因为这个津门可是不简单啊,尤其是津门的制造基地,那里可是大明最值钱的地方,听人家说单单一个津门就能抵得上整个江浙。
所以恐怖如斯啊。
甚至当时郑家还有心去津门抢上一把,要是能在津门抢了一笔,那么这辈子可是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啊。
只是后来他郑家被招安了,于是便没有行动。
毕竟津门距离京城可就太近了,这要是把津门给抢了,那么朝廷的面子还不等于被自己啪啪啪的吗,连呼一百零八个大嘴巴子,朝廷不得急的跳脚啊。
好歹郑家也是有心想要进入大明正规军的,一直在海上当个海盗也不是个事不是,所以就没有轻举妄动。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郑家才得以保存至今,要是真大胆的去抢了津门,那么你看朱由校会不会生气,会不会亲自带着大军把郑家给踏平了。
要知道当时朝廷主力大军就在南方平叛,距离这福建可不怎么远,而且南方平叛资金来源主要就是津门的制造基地,你插了朱由校的后门,你让他怎么想。
“那就见见吧,你去通传,让他进来!”郑芝龙挥挥手就让下人去通传了。
在下人去通传的过程中,郑芝龙还让去请了在家清闲的郑芝豹。
地点转换到了郑家的正堂,宽阔的正堂正前方的最里面摆着一把椅子,椅子上披着一只白色黑色相间的虎皮,白色的毛发黑色的毛发之间几乎没有一点杂毛,那硕大的虎头就摆放在椅子下面的前方。
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