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不一样了,朱由校建立的国家安全厂,对于保密战线上的手段也变得凌厉起来。
他们弥勒教在京城的损失很大,最大的据点醉花楼已经被打掉,现在的醉花楼却是属于国家安全厂的据点了。
凌云因为带着面纱,知道她长什么样子的人很少,所以在醉花楼大搜捕之中躲掉了,不然她现在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也是因为年岁有些大了,今年已经二十二岁,所以乔装打扮一番之后,成为了一家报社的主编。
现在凌云京城也算是有一号的人了,号称云中山人,文笔犀利多次抨击朝廷时政,只是所做所写之事皆是实际,也没有触碰到大明宣传政策的根本利益,所以上面一直没有的动她的意思,只是让大明安全厂的人好好的看着她便是。
朱由校为什么没有动她,其实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想要留一些鲶鱼,所谓鲶鱼是什么,就是要一些捣乱的人存在。
要是世面上全部都是歌颂我大明的,那么短时间看是有利的,可是长时间下去那我大明宣传口子就太安逸了,时间一长一定会出大问题。
你想想啊,世界上哪里有这般美好,有光明就有黑暗,要是明报上面全都是说我大明好的,那黑暗的地方谁还敢去暴露。
积攒下来的黑暗就会越来越大,甚至到了最后,这个黑暗积攒到一定程度爆发出来,对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这不如留着这些人了,让他们去跟朝廷唱反调,暴露出各地的黑暗,然后朝廷出手把这些东西给解决了,如此一来岂不是更能维护社会的和谐和安稳。
此计甚妙,朱由校都忍不住佩服自己了。
果然是千古明君啊,看看,受得了表扬同时,也听得了批评,此不为明君何为明君?
你还别说,留下了这些反对的声音还真的帮助朝廷办了好些事情,这些报纸为了给朝廷抹黑,特地去调查那些贪官污吏,给大明宣传的朗朗乾坤抹上污点。
他们的意思是,你明报不是说大明在皇帝的带领下过得是越好越好了吗,看看我们发布的才是事实啊。
看到没有,这些百姓在当地的贪官污吏的压迫下过得那叫一个悲惨,要不是我们给爆出来,谁能知道这些百姓的惨状。
这就是你们嘴里的百姓安居乐业吗!这就是大明的和谐社会吗!
当一次次的把明报搞得灰头土脸之后,这些人好像更加的得意了,觉得他们在与朝廷的对抗之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
于是他们干的更起劲了,为了查到那些黑暗不惜以身犯险,比都察院的那些御史们还能干。
曾经有一个秀才记者,为了拿到第一手的资料,深入一线,躲在粪坑里面三天三夜,终于被他抓住机会找到了幕后黑手。
还有一个记者狠人,得知某地的官员和当地的员外勾结在一起,专门抓一些流浪汉去黑采石场开采石头,然后这位狠人不顾自己读书人的身份,决定亲自前调查。
他为了让当地的官员相信自己确实是一个流浪汉,结果带着一根拐杖一个破碗在京城先乞讨的三个月,然后一路步行乞讨到当地,那模样绝对一个流浪汉无疑。
果然他被抓到了采石场,半年中之后当他再次出现在京城的时候,已经是断了一条腿,全身上下没有一片好肉了。
最后一篇文章报道出来,把朝廷的脸给猛的打了一个大嘴巴子。
因为户部已经连续两年给那个地方颁发了和谐当地的奖项,表彰当地已经消灭了流浪汉百姓安居乐业。
结果当这个报道出来之后,户部的郭允厚脸都绿了,他主持户部工作出了这么大一个幺蛾子,表彰的可是上了明报的,全国百姓都知道他户部尚书有眼无珠了,你说郭允厚是个什么表情。
最后户部的一个郎中引咎辞职,一个侍郎被降职,户部尚书堂堂的民政大臣在明报上也发表了道歉信,向全大明的百姓道歉。
而且当地也就是山西,从巡抚到知县全部受处罚,免职了一个省级官员当地的负责民政的右布政使,知府被渎职罪就地免职小班房三年,那个获取了荣誉的知县被斩首,然后抄家没收全部财产,子孙三代不得从事官府工作,这一家的前途也算是完了。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皇帝是不是不行?
那位记者顿时就成为了全大明舆论界的偶像啊,仅凭一己之力就撬动了这么多大员,还打了朝廷的脸,这不就是这些搞舆论的人追求的吗。
也正是因为在这位记者的带动下,更多的读书人加入了记者这个行列,为了打大明官府的脸,他们愿意为此奉献一生。
短短的三年时间,已经涌现出来了许多有民望的报纸,就好像凌云主编的清风报一样,在北直隶以及走遍几个省都是比较认可的,报道的也都是真实的案例。
为此大明宣传口子的官员头都大了,每次他们要歌颂朝廷的时候,这些报纸都要出来唱反调,这样还怎么建设和谐大明社会啊。
但是皇帝还不愿意把这些报纸给取缔了,只要这些报纸上不乱写有依据,不会为大明持续发展造成危害,那么就不会动他们。
当然了瞎写的事情可是不行的,污蔑朝廷官府随意抹黑搞出一些莫须有的东西,那可是犯罪,违反了大明律就会受到严惩。
报道虚假新闻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起步都是三年小班房,严重的更是会被判处终生监禁甚至斩首示众。
不要低估了这些读书人的节操,大明最没有节操的就是他们了,甚至比当今的皇帝还不要脸。
早期管理比较混乱,一来是朝廷也不知道这个新闻媒体舆论究竟要怎么搞,所以就有些迷茫。
二来也是这些读书人太没有皮面了,为了再次掌握舆论,于是开始抹黑朝廷,瞎几把写,什么都敢写,甚至开始编排皇室的谣言。
什么当今的陛下其实是多么多么的凶残,是多么多么的昏庸,百姓因此苦不堪言啊。
不过这些谣言都比较好破,百姓自己心里有杆秤,能够对比生活确实比以前好多了。
然而这些人还不满意,又开始了乱写,这次可是把朱由校给惹怒了。
那些人竟然写当今的皇帝其实不是泰昌皇帝的亲儿子,而且泰昌皇帝就是当今陛下害死的,来位不正啊。
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