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8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帝会亲自到西郊校场查看佛郎机炮的事,并没有因为皇后重病取消和延后,成为当前沈溪最重要的任务。

  十九这天清早,刚开城门沈溪就坐着马车出了城,一路到城西校场进行准备,他得抓紧时间,把所有演示的东西安排好,事无巨细均需他亲力亲为。

  把所有草人摆放好,远远一看,还真像几百名冲杀而来的鞑靼士兵,只是这些鞑靼人中间的骑兵少了些,本身扎草马的难度就很大,五军都督府的人只是随便扎了几个出来象征性地意思一下就算完事。

  把草人、草马准备好后,没有办法再用实弹练炮,因为这些用于演示的草人都是一次性的,用过就会报废。

  此后,沈溪开始调整佛郎机炮的射角,这炮威力是大,但若是射偏了覆盖不了目标就没意思了。这个时期的佛郎机炮准头有些差,沈溪定下一些临场应变的方法,务求做到一边发炮,一边调整角度,把整个山坡都覆盖完。

  皇帝要出宫,沿途街道按例是要封路戒严,通常会比较麻烦,沈溪料想弘治皇帝到校场时不会太早。

  果不其然,快到中午了,宫里第一批人才赶到,却是打前站的御林军和锦衣卫的人马。

  午时过去,銮驾和百官一行抵达,这次弘治皇帝带来的人虽不多,却把内阁大学士和六部主要官员都带来了。

  沈溪心想,这要是朝銮驾的方向开上一炮,整个大明朝非乱套不可。

  马文升作为兵部尚书,亲自主持这次观礼仪式,他走到近前询问沈溪:“准备好了吗?”

  其实不用问,一目了然。

  除了预备好的佛郎机炮,还有二百名精心挑选的官兵,既定的流程,是先开炮,等把山上的草人打得差不多倒下了,士兵再冲上去补枪补刀。

  这也是战场上的实战运用!

  沈溪点了点头,手上拿着面小旗,这是他特别设计的。

  沈溪道:“马尚书,是否可以将令旗交与陛下,由陛下亲自下令?”

  马文升想了想,觉得有几分道理……皇帝既然亲自来校场观察火炮发射时的景象,人隔得远远的,没什么参与感,若是让皇帝使用令旗发布指令,决定发炮的时间,皇帝会更有成就感。

  看看,这是朕的军队,朕的火炮,朕指哪儿他们打哪儿。

  马文升拿着令旗去对朱祐樘说了,等马文升再回来时,脸上带着几分欣喜,显然对沈溪的这个安排非常满意。

  沈溪早前已跟士兵打好招呼,皇帝的令旗举起来,是准备,放下就是开炮。

  经过两道传令,张老五要做到见令后再发射火炮。

  当然,只是第一炮会根据皇帝的旗令行事,后面就不用再停顿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加快发炮速度。

  一切准备妥当。

  校场是一片三面环山的谷地中,方圆三四里,为了防止皇帝有危险,銮驾和百官的位置距离佛郎机炮约莫一里多地,火炮炮口正对的山坡上,草人分布在半里至一里之间。

  銮驾所在处是一个高台,站在超出地面几丈的高台上,皇帝可以看清楚发炮的整个流程。

  “陛下,可以开始了。”

  马文升再回来时,带回准备就绪的消息。

  英国公张懋笑着问道:“马尚书,这里是否会有危险?”

  马文升笑着回答:“公爷久经战阵,应该清楚火炮的射程怎样……”

  张懋点了点头,其实他觉得草人最远处距离火炮竟然有一里感觉很不靠谱,这佛郎机炮哪里可能有那么远的射程?

  草人相对还很分散,以张懋一直以来对火炮的了解,火炮是用来轰击城墙所用,这次演习意义并不大。

  朱祐樘的目光落在谢迁身上,道:“要不还是谢爱卿来吧。”

  朱祐樘毕竟没上过战场,这算是他第一次经历“战阵”,手里拿着令旗让他稍微有些紧张。

  谢迁笑道:“陛下,马尚书已说明,只需将令旗举起,再放下便可。”

  朱祐樘悬着的心稍微安定了下,可他又不太确定,将令旗举过头顶,再放下来,问道:“可是这样?”

  朱祐樘本来是试探一次,问问是否有错,但在传令兵眼中,这就等同于下令。

  军令如山。

  第二道令旗和第三道令旗几乎同时落下,随之便听到远处传来“轰”一声巨响,把尚有些心不在焉的朱祐樘吓了一大跳。

  所有朝臣的目光落在左前方的山坡上,随着这一炮发出,排列在山坡最前方的几十个草人,已经只有一半立着。

  “哇!”

  人群中发出一片喧哗,这火炮的威力真有这么大?还是说那些草人掺了假,扎得不牢实,风一吹就散的那种?

  就在众人迟疑的瞬间,很快第二声炮响也传来。

  “轰!”

  又是结结实实的一声。

  这次落点稍微靠后,又是一排草人倒下。

  随即便是接连不断的炮击,中间停顿一会儿就是一炮,连续发了十二炮之后,前面终于安静下来。

  不过下一刻,英勇的大明官兵,拿着自己的刀枪和盾牌,呼喝着冲杀向山坡上,将山头上零星立着的草人给挑破,成为地上的一堆杂草。

第六一八章 再来五炮

  等将士冲上山坡,将象征顺利击溃、消灭对手的旗帜插遍山头,演习即宣告结束。

  这次演习可以说大获成功,除了让弘治皇帝见识到佛郎机炮的巨大威力外,还顺便检阅了大明军队整齐威武的军容军貌!

  就算参与此番实战演练的人数有点儿少,但也基本达到沈溪预期。

  朱祐樘和文武大臣这边,却还没看太明白……

  怎么就这么结束了?

  张懋作为大明朝执掌兵权的大人物,此时心头满是惊骇,赶紧抓住马文升的手问道:“马尚书,前面列了几门炮?”

  马文升道:“公爷,不是一目了然吗,只有一门。”

  张懋想说,这一门炮如何能做到连续不断地发炮?可刚才一切都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完成的,容不得半分掺假。

  这只能解释为,佛郎机人的火炮威力的确不可小觑。

  马文升奏请道:“陛下,请您示下。”

  此时的朱祐樘,依然目瞪口呆看着远处的山头,显然尚未从刚才的惊叹中缓过神来,等他神色恢复如常,才好奇地询问:“若山上是蛮夷的士兵,又当如何?”

  马文升道:“会如同草人一样彻底灰飞烟灭。”

  朱祐樘并不是很确定,又看了看向他献图的谢迁,问道:“谢爱卿,当真如此吗?”

  谢迁回去后早就把沈溪的奏本研究透彻,此时他对佛郎机人火炮与大明朝火炮的优劣对比已是了然于胸,面对弘治皇帝的提问,他再也不需如之前在朝堂上那般全靠巧言令色蒙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