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1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礼:“我等并非贼匪,乃是过往的书生。”

  谁知那些人中当头骑马的汉子冷笑道:“不是最好,我们却是盗匪。来人,把他们的马给卸了……”

  沈溪有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也幸好对方是闽中一代的口音,不然沈溪只能当这些突然造访的不速之客是一群倭寇。

  上来一群人,手持刀枪大声喝骂,把人赶到一边淋雨。

  天黑得厉害,这些山贼本来举着的火把就不是很多,沈溪一时摸不清楚状况,那边似乎对马车车厢不怎么感兴趣,只是把四匹马的马蹶子给卸下来,把马牵走,但车厢里的包袱和箱子一律打开,账本什么的这些山贼看不上眼,衣服和细软则被这些山贼劫掠一空。

  “扯乎。”

  一众山贼少说也有三四十人,遵从劫财不劫人的原则,抢完了就要走。

  此时却有一名年轻些的汉子从后面上来,问道:“人就这么放着不管?要他们身上藏着值钱的东西呢?”

  年长一些的汉子冷声道:“咱出来做买卖,最重要的是做人留一线,你看这些人,又不是做买卖的,身上能藏着何物?”

  “那可一不定,他们马车里有账簿,乱七八糟不知写着什么。听说汀州地面的商贾,来往用的都是一种叫银票的东西,那玩意儿一张可值几十贯钱,藏在身上有什么好稀奇的?”

  说着,那年轻人已经带着人手到了沈溪几个身前。

  李曲连忙道:“这位兄弟,我们不是汀州地面来的,没有银票。”

  年轻贼匪道:“那可说不准。搜!”

  一声令下,马上有人往李曲等人身上摸索,最后掏出几个钱袋,里面有铜板和散碎银子,加起来不过二三两的模样。那边年长的匪首看情况有些僵持,走过来一把抓住年轻贼匪的胳膊:“得饶人处且饶人!”

  “三叔,我爹常说,您已经老了,有些事不该太仁慈,咱做的是杀头的买卖,若这些人是官兵,你以为我们会有什么下场?要是不能养活寨子里的人,谁肯为我们卖命?”

  年老地喝道:“人在外,千万不能露底!”

  年轻贼匪冷笑:“我叫你一声三叔,算什么露底?”

  沈溪没想到,这些个山贼出来抢劫,自己反倒起了争执。

  最后还是那年轻的贼匪更为坚持,不顾年长的匪首阻止,把剩下几个人身上全搜了一遍,只剩下沈溪一人立在那儿。

  “三叔”有些气恼:“走了走了,再不走,若有人逃走通风报信,我等想走也来不及了。”

  年轻地笑道:“这是什么地方,大山洼子,从这里出去,最近也要走十多里路,再找到官兵,怎么也要走上个三四十里。怕什么?”

  沈溪一听,心里反倒踏实了,原来走了这几天山路,眼看就要走到头了,还有十多里路就能离开这崇山峻岭。沈溪道:“这位大哥,敢问一句,接下去应该怎么走?是顺着路走,还是走旁边的小道?”

  那年轻的一听心头火起:“呀哈,我现在要抢你,你却跑来跟我问路?莫非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成?”

  沈溪赶紧把怀里能掏的东西全部掏出来,递上前:“就这么多,您看看。”

  年轻人让人把火把拿过来,把沈溪递上的东西抓过来一看,顿时张大了嘴巴,他旁边那些贼匪也都惊呆了。

  光是二两重的小银锞就有七八个,还有散碎的银子和铜板,加起来足足有二十多两,更重要的是沈溪怀里有几张小额银票,加起来足足有四五十两银子。

  “看不出来啊。”一堆人把沈溪围起来,“身上还藏有什么东西,说!”

  沈溪苦笑道:“几位,我们只是去省城赶考的书生,这是我们路上带的盘缠,就这么多,不信你们搜。”

  年轻的冷声道:“那可指不定,读书人平日最是狡猾,指不定在我们来之前,把值钱的东西藏在什么犄角旮旯里,等我们走了,再拿出来。哥几个,把周围仔仔细细搜一遍。”

  沈溪非常无奈。

  就在这时,偏偏有个不怕事大的在那儿嚷嚷:“好你个七郎,居然私藏这么多银子,我不过是想喝杯酒你都那么抠门儿,真他娘的是个白眼狼啊!”

第三四四章 失敬

  “老家伙,再嚷把你舌头割了。”

  年轻的贼匪脾气不好,过去一巴掌甩在沈明文的脸上,回到沈溪面前,“小娃子,说吧,你把东西藏到哪儿去了,说出来保你们平安无事。”

  沈溪解释道:“我有的都主动给你了,我们本就是到福州赶考的秀才,又非做生意,四五十两银子已经算是大手笔了好不好?”

  雨越下越大,那些贼匪在周围翻查了半晌却是遍寻无获。年轻贼匪厉声道:“找不到,把人带回去,慢慢审问。”

  “三叔”走过来,阻止道:“不可,山寨的规矩,劫财可以,切不可做那绑人勒索之事,否则我等与贼人何异?”

  年轻贼匪冷笑道:“我爹糊涂,三叔怎也跟着糊涂了?我们不把自己当贼,别人就不当我们是贼了?把人押走!”

  沈溪道:“这位少侠,为了避免误会,可否给我们蒙上眼睛……我们不想认清上山的路,再说这天黑夜盲的,我们就算是想知道身在何方也难,所以不用担心将来我们带官军来围剿你们。”

  “若有可行的话,查清楚后最好早点儿把我们送下山,我们无意与你们为敌。”

  年轻贼匪道:“麻烦事还挺多……行,给他们蒙上眼睛。带走。”

  面对众多贼匪,就算沈溪这边有十个人,也不敢正面相斗,沈溪琢磨能否在半道逃走,去搬救兵,但又怕地方官府不作为。

  在这福建之地,少数民族冲突和盗匪比比皆是,地方官府想管都管不过来,如今官军清剿的重点是泉州沿海地区的倭寇,更没心思理会这些山窝里的贼匪。

  沈溪被人蒙上眼,冒着雨往山上走,摸索着走了大约五六里山路,路上不知跌了多少跟斗,才听到“嘎吱”的开门声,应该是山寨门被打开。因为接连摔跤,沈溪这时候脸上蒙着的黑布已经被蹭得大为松动。

  沈溪往周围看了看,是个漆黑一片好似半山洼地的所在,入目处零散分布着一些屋舍,并非印象中那种山贼的寨子,更像是一个普通的村落。

  随着众人归来,男女老幼出来迎接,看来这些人并非是职业山贼,而是以务农和打猎为主,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顺带拦路抢劫。

  沈溪等人被关进柴房,随着门“砰——”地一声关上,再次陷入到了黑暗中。

  过了盏茶工夫,听到四周逐渐变得安静下来,被掳掠来的一行人不知身处何方,心中的恐惧越来越盛,李曲跪在那儿哀嚎:“这……这是何地?”

  “李兄不要喧哗。”沈溪赶忙提醒。

  沈溪话刚说完,正好有人打开柴房门,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