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26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仅靳贵一人,至于六部尚书,工部尚书李鐩和户部尚书杨一清在列,却不见礼部、刑部和都察院的人。

  “之厚回来了?”

  李鐩见沈溪下得马车,老远便过来迎接,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杨一清跟着李鐩过来,向沈溪见礼。

  简单寒暄后,李鐩道:“刚才拧公公出来一趟,说是等之厚到来,咱就可以一起往乾清宫面圣。想来快了吧?”

  李鐩并不想谈公务,杨一清对此也讳莫如深。

  沈溪道:“在下刚回京城,旅途劳顿,本想安歇,谁知陛下竟传召……不知所谓何事?”

  李鐩惊讶地道:“之厚不知?还以为你跟陛下一起回来,应该对一切了若指掌呢。”

  说话间,靳贵走到近前,之前他没第一时间过来,是在跟李兴说事,似乎有关内阁票。

  沈溪跟靳贵见礼,靳贵道:“陛下回来后,便传叔厚去了乾清宫。”

  只是一句话,就让几人沉默下来。

  朱厚照传召梁储去乾清宫,不用说是有关内阁首辅更替之事,现在皇帝态度不明,是让梁储跟谢迁一起致仕,由杨廷和上位,还是下诏书挽留谢迁,又或者让梁储当首辅,这都是疑问。

  正说话间,谢迁的轿子过来了。

  一年多不见,谢迁老迈许多,下轿时脚步竟有些踉跄,沈溪疾步过去,未及搀扶谢迁已站稳,满脸慈祥地看着沈溪。

  “谢阁老,您来了?”

  李鐩对谢迁的到来很意外,因为他已打听过,这次皇帝并未传召谢迁,谢迁属于不请自到。

  谢迁点了点头,再度看向沈溪,沈溪赶紧行礼问候。

  谢迁道:“之厚回来了?唉!出去一年多时间,看起来成熟不少……这一年你在江南做的那些事,让老夫甚是欣慰。”

  跟以前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同,这次谢迁很客气,说话没有夹枪带棒,而是发自内心,一听便诚意十足。

  沈溪简单谦虚两句,恰好小拧子从大明门里走了出来,老远便招呼:“几位大人可以入宫了……呃?谢阁老也在?”

  小拧子刚回来,显得很匆忙,等他见到谢迁时也显得有些慌乱无措。

  谢迁走过去道:“拧公公青健了不少,陛下有事传召大臣,老夫便来跟陛下奏事,不行吗?”

  “这……陛下未传召您老,或许有别的考量呢?”小拧子不想让谢迁跟随他人一起入宫,以免横生波折。

  谢迁道:“放心,老夫不会多言,只是来跟陛下说一重大事项……老夫年老体迈,不知还有几次能入宫,拧公公行个方便,大不了到乾清宫后,等拧公公先进去通传,若是陛下不允,老夫在外等候便是。”

  小拧子苦着脸看了看沈溪,见沈溪默默地点了点头,这才无奈道:“那谢阁老先入宫。来人啊,为几位大人开路。”

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贤相

  紫禁城,乾清宫。

  朱厚照得知谢迁不请自来,很是恼火,显然他很不待见这个处处跟他作对的内阁首辅。

  但他又不能直接赶谢迁走人,或者是在接见沈溪等大臣时将其拒之门外,这会体现出对内阁这一核心机构的不尊重。

  朱厚照心道:“索性谢老头很快就要退出朝堂,我现在跟他起矛盾不太合适,不如好聚好散……或许今天就可以跟他把内阁首辅的接班人问题给定下来。”

  “传见!”

  朱厚照一摆手。

  小拧子出宫门去传话,司礼监另外两名太监,张永和李兴站在大殿下边,他们也是这次会见的重要人员。

  过了不多久,几名大臣相继进入乾清宫。

  除了沈溪外,其余几位已经很久没见皇帝的面,上前行礼时神情非常激动,有人甚至连眼睛都红了。

  “诸位卿家不必多礼……哎呀,看你们一个个这样动情……朕这不是好端端回来了吗?”

  朱厚照也有些感动,笑着说道,“朕此番下江南,除了相助沈卿家平定海疆,驱逐倭寇,还独自领兵平息宁王之乱,算是不虚此行。”

  朱厚照炫耀一般把自己南下巡幸的丰功伟绩说出来。

  虽然朱厚照南下经历的事太过曲折,尤其是领军平定宁王叛乱时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但结果却如其所言,基本上算是功成名就……历史上御驾亲征且打胜仗的皇帝并不多,仅凭此一项他就可以留名史册。

  “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谢迁毫不含糊,他不想探讨皇帝御驾亲征有多大功劳,因为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于是有事说事。

  朱厚照则非常扫兴,看着谢迁问道:“谢阁老有事要说?哦对了,莫非是有关谢阁老之前提出乞老归田的上奏……嗯,朕已看过,谢阁老确定不再考虑考虑吗?”

  或许是怕谢迁出尔反尔,朱厚照一开口先奠定个基调,确定是谢迁主动请辞,如此一来便把谢迁的嘴给堵上了。

  管你是真的要退下去,又或者只是向朕施压,反正这次朕当真了,一切都按照你一心要走做准备。

  谢迁道:“老臣年老体迈,已无法继续为朝廷效命,希望能及早回乡,颐养天年。”

  “这样啊……情有可原……情有可原啊……”

  朱厚照颔首不已,言辞恳切,“谢阁老劳苦功高,曾是父皇的先生,又教导朕读书,还长期担任内阁大学士,朕登基后更是出任首辅,为大明繁荣稳定做出巨大贡献,如今年岁大了,身体大不如前,之前便经常病休,朕若不准,实在太不近人情……”

  “诚然,朝堂需要谢阁老这样老当益壮的大臣坐镇,但朕不能强人所难……既如此,朕回头便准允这份奏疏,赐谢老良田美宅,可以回乡颐养天年。”

  谢迁没料到朱厚照连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轻飘飘便做出决定,但转念一想,自己跟皇帝之间有着太多矛盾冲突,这会儿退下来其实算是避免矛盾升级并给家人带来灾难的最好结局。

  朱厚照又问道:“谢老就只是说这件事吗?”

  谢迁道:“老臣退下来后,内阁这边就缺人了,故此老夫打算从翰苑择优挑选人选进补……这是一份有资格进补的人选名单。”

  “这件事就不劳谢老费心了。”

  朱厚照态度坚决,“谢老这几年实在太累了,正该好好休息……既然已决定告老还乡,作何还要为此等事操劳?”

  “陛下……”

  谢迁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最后一次行使首辅权力的机会。

  就在谢迁准备据理力争时,突然一旁李兴插嘴道:“谢阁老,陛下的话你没听到?陛下说,以后朝廷的事情不劳您老费心了。”

  这种场合,本来李兴没资格说话,这一开口,显得非常突兀。

  连朱厚照都忍不住往李兴身上瞟了一眼,微微皱眉,好像在说,谁给你的权力为朕说话?

  靳贵出面:“陛下,由内阁推选入阁候选人名单,一直就是传统……请陛下斟酌谢阁老的意见。”

  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