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没那必要,有事还是等回到京城以后再说。”
……
……
对于宫里这帮太监来说,最重要的生存之道便是见风使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谁有权势就听谁的。
丽妃得宠的时候乃是朱厚照身边说话分量最重之人,小拧子等人自然唯恐巴结不及。
但现在丽妃独守冷宫,也就是豹房,人比黄花瘦,小拧子和张永都不想跟这种不得志的女人来往,也就有意无意把丽妃嘱托的事情拖延下去。
小拧子作为皇帝身边最宠信的太监,当然知道现在风向往哪边吹,沈皇后正得宠,她就算要星星朱厚照都会想方设法满足,什么丽妃、花妃都要靠边站。
而这会儿丽妃则不甘心就此失宠,朱厚照离开京城后,其实她已得到一定自由,这跟她手上掌握有廖晗这张牌有关。
通过廖晗,丽妃可以清楚地知道外面的情况,她的书函可以随时传出豹房,甚至可以获得一些出入的便利和自由,这会儿她跟花妃之间已顾不上缠斗,专心致志查清楚皇帝的动向,并且开始为皇帝回京后重归豹房做准备。
但她获得的信息回馈并不太好,尤其是当得知朱厚照为了沈皇后茶饭不思时,更意识到危机临近。
与此同时,她的一份书函送到了正在北上途中的沈溪手里。
丽妃几乎是病急乱投医,发现自己的权势一步步失去,并且可能就此被皇帝雪藏时,丽妃想到最能帮到自己的人其实是沈溪,只有沈溪出手相助才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人,这女人不识相,明知道皇后乃是沈家人,她还来信请求大人相助。”信函是由云柳派手下情报人员送来的,最后由熙儿送到沈溪跟前。
因为是敌对者发来的信函,再者书信并没有使用密码等保密措施,使得熙儿提前得知信的内容。
沈溪脸色冷峻,喝斥道:“这种事跟你有关系吗?”
熙儿吐吐舌头不再言语,而沈溪则继续看着书函。
有关丽妃的事,沈溪通常都会严肃对待,毕竟这女人跟他的关系非比寻常。
沈溪把书函看了几遍,放下来道:“这女人看来的确不能留在京城,否则迟早成为心腹大患。”
熙儿瞪大眼道:“大人……你是要杀了她吗?若在京城下手不太容易,尤其是在豹房里……”
沈溪道:“天子脚下杀人,杀的还是陛下的枕边人,你是想让我沦为阶下囚吗?”
熙儿瘪嘴不语,沈溪再道:“下一步丽妃很可能会动用陛下跟前的力量,来换取她地位的提升,但可惜现在陛下身边已没有真正听她调遣的人。”
“那大人还担心什么?”熙儿道。
沈溪道:“别忘了还有江彬和钱宁,甚至是许泰、李荣这些人。朝中想上位的人不在少数,而有些人手上掌握的资源远远超出你我的想象,陛下也并非完全不念旧情之人,在陛下于皇后处得不到认同时,自然会想到故人,以得到心灵的慰藉……”
熙儿紧张地道:“那就是说,陛下可能还会回归豹房,沉溺逸乐?”
沈溪点头道:“豹房一定会回,但选择新人还是旧人的问题,必须提前绸缪。”
……
……
豹房内,丽妃近来都在忙碌,但眼见距离皇帝越来越远,此时心力交瘁,身体也大不如前。
这天丽妃又让廖晗到豹房,把一方木匣交给他。
廖晗打开来看过后,苦着脸道:“干娘,这样做不行啊……您总在变卖首饰换钱,长久下去怕是家底要被掏空。”
丽妃冷声道:“否则呢?趁着陛下没回来,不赶紧收拢人心,难道还要等陛下回到京城后再做事吗?豹房的太监,还有宫里的执事,哪个不是贪得无厌之徒?难道不给你好处,你会给本宫做事吗?”
“干娘,您话可不能这么说,孩儿心一直都是向着您的。”廖晗支支吾吾道。
丽妃瞪了廖晗一眼,她很清楚其实变卖首饰家当的钱,有很大一部分被廖晗给扣下私吞了,但她不动声色,便在于她现在能用的只有廖晗一个,旁人根本无法满足她对外传递消息的需求。
丽妃道:“赶紧派人去查陛下的情况,看看圣驾什么时候回京……还有,若是沈之厚送书信到京城,一定要第一时间把书信交到我手里。”
廖晗把木匣攥紧了些,点头哈腰道:“干娘您放宽心,孩儿会把事情处理好。哦对了……花妃娘娘那边派人前来传话,说是想跟您聚聚,您看是否……”
丽妃皱眉道:“花妃?她做事什么时候需要你从中代劳了?”
“嘿,这不正好碰上她的人么?干娘,您千万别误会,孩儿可不是那种见异思迁之辈,孩儿只是您一人的干儿子,您若不同意,孩儿只管拒绝便是。”廖晗道。
丽妃怒火中烧,但她知道此时不能发作,再三压抑后,她才摇头:“本宫暂且不跟她见面,若她有要紧事,就亲自到本宫寝殿来,否则的话……”
廖晗赶紧道:“明白明白,孩儿这就去……嘿,这个不识相的女人,居然以为她能跟干娘您平起平坐?孩儿这就去打发她的人!”
说完,不等丽妃吩咐,廖晗便径直往门口而去。
廖晗出门后,脸上卑微之色尽去,嘴角露出一丝不屑,显然心底并不觉得丽妃是可以“托付”前途之人,口中念叨:“要不是看在你还有一点家当,鬼才理你……一代新人换旧人,指望陛下重新恩宠你?还不如留着点东西过下半辈子日子呢……”
至于丽妃这边,送走廖晗后心情异常沮丧。
丽妃心中一口郁闷半天不得排解,最后猛地一拍桌子,把侍候一旁的几个宫女给吓了一大跳。
“出去,都出去!让本宫独自安静一下。”丽妃厉声道。
宫女们赶紧退下,丽妃则手撑着桌子半天没缓过气。
“沈之厚啊沈之厚,我今天这一切说到底都是你害的,要不是你不给我一儿半女,我能落到今天这般田地?眼见着我落难,你要是置之不理,就算我死了,也一定会让你脱掉一层皮……”
“或许你一度是不怕被陛下知道我们以往的事情,但那是以前,现在陛下跟你之间早就有了嫌隙,哪怕我们的事只是一粒火种,也可能形成燎原之势……不信咱们走着瞧!”
……
……
随着沈溪和朱厚照即将回京,朝野即将发生巨变之事,暗中迅速发酵。
其中最受人瞩目的两件事,第一件便是王琼调任兵部尚书又临时撤回任命,第二件事则是谢迁主动上疏致仕。
本来谢迁要退出朝堂,只对杨一清提出来,但随后他又在内阁处置公文时,当着几位同僚的面说出来,此事很快便朝野皆知,谁都知道谢迁想要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