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5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人道:“小当家真是好本事,才一天,就教会这丫头写自己名字。女儿家也不用多学,会写名字即可……这丫头自小没个正式名字,一直唤她小丫,原本想等她长大嫁到夫家,让夫家赐个名,小当家学问好,就给她起个名字吧。”

  沈溪赶紧行礼:“不敢当。”

  尹夫人道:“这可折煞老身了,小当家有功名在身,那是天上的文曲星,小丫能得小当家赐名,是她的造化。”

  沈溪回想见到尹掌柜第一面时,尹掌柜连房钱都不想收,就想在他中举后给客栈题个店招,可见尹家对他这个读书人的敬重。若他不给小妮子起名,感觉有些对不起尹掌柜夫妇这些日子的悉心照顾。

  沈溪此时没有刻意卖弄自己的才学,以很朴实的口吻道:“小丫好静,又乖巧听话,文文静静的,叫她小文可好?”

  “小文?尹文!”

  尹夫人念叨两句,眼睛一亮,交口称赞:“真是好名字,小文,尹文,文文静静,文曲星起的名字就是不一样。小丫,你不是一直想有自己的名字吗,快谢谢小当家。”

  小妮子学着妇人一样给沈溪行个万福,道:“谢谢小当家。”

  尹夫人笑得合不拢嘴,却不忘出言提醒:“我称呼小当家,你却不行,你要叫小少爷,知道吗?”

  小妮子显然不懂“小当家”跟“小少爷”这两个称呼有何区别,不过她很听话,祖母说怎样她就怎样。

  “小少爷。”小妮子天真无邪地称呼一声,脸上带着几分害羞的笑容,大约为自己有名字而开心。

第三二七章 忍无可忍

  转眼到了七月,距离乡试尚有一个月时间,但福州城里的考生渐渐多了起来,很快各大客栈便出现爆满的状况。

  原本沈溪预估这届乡试的考试生员有四五千人,但因过去一年里福建各地风调雨顺,地方上又太平,百姓手上有了余钱,导致来参加乡试准备碰碰运气的生员跟着增多,估计最终会有六七千。

  这让本届乡试的录取几率进一步降低。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沈溪的备考,这时候急也急不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就是尽量充实自己的学识,以不变应万变。

  沈溪每天都在房里温书,由于《四书》、《五经》以及《集注》已经背了个滚瓜烂熟,各种时文也背了个七七八八,他干脆把《四书》、《五经》拆成一句一句,然后随意搭配,看看怎么破题,又该如何具体阐述,并乐此不疲。

  这个时候,尹文总是乖乖地在旁边坐着,若沈溪热了,她就给他扇风,沈溪渴了,她就递上茶水,沈溪要写字,她就默默地研墨……小妮子心灵手巧,研出来的墨既匀称又细腻,深得沈溪好评。

  沈溪有时候想换换脑筋,便教尹文写字。

  等沈溪一笔一划写完,小丫头总是欢天喜地地拿着写了字的纸张坐在一边,写写画画,慢慢揣摩。

  如果沈溪没空教她,她便拿起本书,似模似样地看,还不时按照书本上的字迹比划,沈溪每每看到都哑然失笑。

  沈溪偶尔兴致来了,也会给尹文讲故事,她认真聆听,听完后脸上带着欣然向往的神采,但只会浅笑,不会纠缠不休。

  沈溪觉得,有这么个乖巧可人的丫头在旁红袖添香,非常的舒服自在,最重要的是尹文很文静,不像陆曦儿和林黛那样痴缠,非常识大体,懂得进退。

  七月初九这天,沈溪和以往一样,温了一天书。

  黄昏时,尹夫人过来把依依不舍的尹文带回家,沈溪正要收拾东西准备吃晚饭,马九扶着浑身是伤的沈明堂来到客栈。

  两人浑身鲜血淋漓,看起来甚是可怖。

  “怎么回事?”

  沈溪赶忙把人扶进房里,给两人简单包扎过伤口,神色冷峻地看向马九。

  马九摸着从右眉梢划到左唇缝的浅浅刀痕,恨恨地道:“咱们的仓库被人抢了,丢了一批丝绸还有几十袋米粮……那些人非常狠,伤了我们不少弟兄,有几个伤势严重,这会儿正在商会的医馆抢救,尚不知能不能救回来……”

  “库房里还有一批刚运来的连环画,对方见带不走,直接一把火烧了,我扶着三爷回来时,那边正在救火。我中午出去办事,回去正好撞上,躲避不及也挨了几刀,好在都是皮肉伤。”

  沈溪眉头皱了起来。

  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想息事宁人都不行!

  宋喜儿的人越来越放肆,简直比土匪强盗还要嚣张,土匪强盗不过是图财,只能偷偷摸摸,而宋喜儿直接在省城之地明抢,而且还要人命。

  头年里对方便有火烧商会福州分会总馆之举,这边死了几个弟兄,事情闹大官府追查后,宋喜儿的人才消停了一段时日。

  随着风声过去,宋喜儿的人再次活跃起来,两个月前,出手抢劫汀州商会的货船,闹出了人命,其后大小祸事不断。如今竟然发展到动刀子抢劫,还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简直无法无天。

  沈溪问道:“报官了?”

  马九苦笑着摇了摇头:“小掌柜,报了官也没用,现在衙门的人都知道是谁做的,可没人敢管。就算报上官府又如何,只要没人指证,拿不出证据,官府也没办法。还有……那群人背后是都指挥使司,谁敢轻举妄动……”

  福建之地,因为常年倭寇犯边,战事频频,都司衙门需要不断地调集各卫所军进行围剿。

  都指挥使方贯之所以会收宋喜儿作义女,必然是看重宋喜儿能为他敛财。将士打仗不可能白白拼命,需要军功和银两犒赏,仅仅靠朝廷下拨的那点儿显然不够。再加上各级官员上下其手,经费越发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军事衙门便想方设法为自己“创收”。

  军队不能明火执仗抢劫,都指挥使方贯就培植宋喜儿这样的地方势力,“帮”他抢。宋喜儿做这些事,就算不是方贯出的主意,至少也是他默许的。

  府县两级官府早就看清楚了这一点,福建山高皇帝远,抢的又是下九流的商贾,尤其汀州商会属于外来户,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便应付了事。

  官匪一家,商贾不但每年缴纳各种苛捐杂税,又要给宋喜儿势力的人孝敬,动不动还要挨抢,福州商贾的日子真不好过啊!

  若是跟宋喜儿势力宣战,必须要考虑到宋喜儿背后的福建都司衙门,很容易出现一步错满盘皆输的局面。

  沈溪问道:“九哥,上次让你找人,现在你手上有多少能派上用场的弟兄?”

  马九想了想,道:“加上新招的,刨去这次受伤的,能使唤的有五六十人吧。小掌柜,您不会是准备带人去淮阳楼找姓宋的女人拼命吧?我们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