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04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人指点?难道他平海疆就没有计划?”

  这话有点呛人,与一团和气的氛围格格不入,徐俌和王佐等人脸上笑容顿时变得僵硬起来。

  沈溪道:“张公公说得在理,身负皇命的确容不得耽搁,再者就算地方上要捐赠物资,也未必需要在下亲自监督,不是还有魏国公跟王尚书在么?”

  如此一来王佐脸色越发尴尬了,沈溪像是给他找事做,本身从官绅手中拿钱粮这种事就非常复杂,需要沟通和运作的地方太多。

  虽然劝募纳捐可能存在丰厚的油水,但王佐并不稀罕,在他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好什么事都没有,一群在南京养老的大臣不是人人都有争名逐利的野心。

  恰在此时,马九走了过来:“大人,战马已备好。”

  沈溪微微点头:“那在下便告辞了。”

  徐俌走过来,一摆手:“之厚,咱借一步说话?”

  沈溪点了点头,跟徐俌走到一边。

  徐俌道:“之厚,老夫准备了份厚礼,本来打算直接送给你,不想你行色匆匆,老夫只能将礼物给你送到旁处……你看送到哪里合适啊?”

  沈溪笑道:“魏国公太客气了,送礼大可不必,若平海疆顺利的话,在下有回南京的机会。”

  徐俌露出恍然之色:“明白,明白,那就等你凯旋后咱再说这些事。”

  ……

  ……

  沈溪一行从城里出来,刚出城门,便见远处有迎接队伍。

  原来沈溪麾下怕沈溪在城里出事,得知沈溪出城,特地派人过来迎接和护送,带头之人除了王陵之外,还有张仑跟唐寅,至于负责领兵的将领则一个没来,都有意避嫌。

  王陵之到底是皇帝钦点的将领,又是沈溪亲随,好像是近卫将军,沈溪指哪儿打哪儿,张仑是张懋孙子,属于超品的存在,至于唐寅则是沈溪的军师,这些人来迎接不会显得太过突兀。

  徐俌和张永陪同沈溪出城,他们选择乘坐马车,而沈溪则是骑马。

  沿途有大量百姓围观,不过今天亲军十七卫倾巢出动,将官驿通往仪凤门的街道悉数封锁,沿街店铺一律不准开门,百姓们都被阻挡在远处不能靠近,就是怕有刺客混在其中。

  等沈溪出城跟唐寅等人会合,翻身下马,王陵之跟张仑等人立刻过来向沈溪行礼。

  徐俌从马车里下来,走到近前问道:“之厚,这几位是……?”

  沈溪稍微做了介绍,徐俌大为惊叹,不过目光没有落在久负盛名的王陵之身上,而是打量张仑,亲热地招呼:“英雄出少年,没想到世侄年岁这么大了?还在沈尚书军中效命?哈哈,真有本事啊,这就叫……将门无犬子吧!”

  显然徐俌对于什么小王将军、唐大才子根本不感兴趣,在他看来只有勋贵之间才有共同语言。

  张仑出自名门,自然对于这些礼数非常熟悉,上前说了一通对徐俌久仰的话,老少二人显得一团和气,就差进城去找个地方好好喝上两杯。

  唐寅本来覥着脸要跟徐俌热络一番,见徐俌对自己没什么兴趣,不由悻悻然,对沈溪道:“沈尚书,迎接车驾和人马都已备好,随时都可以起行。”

  沈溪道:“不是说不用你们准备吗?”

  虽然沈溪提前通知城外他今日要出城,却未安排人前来迎接,但见王陵之跟张仑都在看唐寅,便明白这主意是由唐寅拿的……唐寅很可被一群将领胁从,不得不如此。

  见唐寅低下头没回话,沈溪道:“既然来了,那就早一步回军营,对了王侍郎,船只已经准备好了吧?”

  之前沈溪跟南京兵部接洽时,跟王佐提出了要从南京征调一批船,其实公文早就传达到南京,王佐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王佐走到沈溪跟前,没等他说话,徐俌已然插话:“全都准备妥当了,之厚何须担心?六十多条船,都是双桅双层的大楼船,足够你调兵之用……这可比你现在装备的那些船好许多。”

  徐俌显得很热心,似乎一切都是他在操心,而非兵部运筹。

  沈溪点头:“如此甚好,唐军师,你跟小王将军带人去一趟,把船只接收下来,今日中午,全军上下便乘船出发!”

第二四八一章 功过是非

  唐寅本以为接到沈溪就能顺利返回军营,不想转眼工夫沈溪便又给他指派了新差事。

  接收船只之事沈溪不想亲自负责,而是让唐寅跟王陵之去具体经手,唐寅知道王陵之不是那种善于交际之人,于是乎什么接洽事宜都要由他来完成,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得到清闲。

  沈溪跟徐俌等人作别,上马一路往码头边的营地而去。

  一行人马速度不快,张仑与沈溪并驾齐驱,侧头道:“沈大人,这次来迎接您其实是军中大部分将士的想法,知道城里有人要对大人不利,都想陪在您身边,共度危难,这次前来迎接和护送更是自告奋勇,要不是唐先生稳住他们,指不定军中所有将领都要前来。”

  张仑不遗余力帮唐寅说好话,他感觉沈溪有追究唐寅不听号令擅自行动的意思。

  沈溪笑着问道:“尧臣兄,你觉得我是在怪责军师?”

  “卑职不敢随便乱说。”

  张仑显得很拘谨,“以大人的气度,应该不会追究这种小事,卑职只是想告诉大人有关军营内的情况。”

  沈溪没再理会张仑,勒住马缰,回头看了南京城城墙一眼,等他回过头时,却发现第二批迎接的人已在不远处。

  就算唐寅阻止大部分人去城门口迎接,但刘序等将领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又派出第二批人马前来,沈溪从这架势便知道,这帮手下确实不想自己出事,对待自己比对他们爹娘都还要上心。

  ……

  ……

  张永跟徐俌站在城门口,目送沈溪远去,等殿后的骑兵也离开,张永准备上轿回城,徐俌主动靠过来搭话。

  “张公公,沈大人这一走,南京城的防务,甚至整个南直隶的防务,都要仰仗你了。”徐俌非常客气,言语中带着一丝恭维。

  张永瞥了一眼,问道:“难道魏国公会听咱家的?”

  徐俌道:“这是哪里话?咱们虽然在某些事上产生误会,但现在已说开了,都是小人在背后挑唆,以后老夫会以你张公公马首是瞻。”

  张永打量徐俌,似在思考对方话中蕴含的意思。

  徐俌笑呵呵道:“两日前老夫在家中设宴款待沈尚书,浑然不知当时张公公已进城,要不然就一起请了,好在迟了两日也不算什么,现在便可补上……老夫还准备了一份薄礼,稍后便送到守备衙门,聊表心意。”

  本来张永对徐俌满怀戒心,但听说要给他送礼后,心稍微定下来。

  如果诚心要为难他,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