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平叛,以获取军功。
“中原之乱,到了这种地步吗?朕的江山,岂不是被一群流寇威胁?鞑靼数十万雄兵朕都不怕,会怕这群兔崽子?”朱厚照气呼呼道。
张苑道:“陛下,不如就按沈大人所说,从京营调拨几万人马前去平叛,由兵部陆侍郎领兵……”
朱厚照冷声道:“你怎么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哼,朕从来都不把这群毛贼放在眼里!”
朱厚照一边说着看不起流寇的话,心底却对流寇颇为忌惮,又道,“从京营调兵,会造成京师防备空虚,还是从西北调兵平叛最好。既然中原盗匪在攻城上没什么手段,就让各城塞闭门不出,中原之地全面戒严,来个坚壁清野,让草寇没有粮食!”
张苑有些迟疑:“陛下,有贼不平的话,会惹出更大的乱子。”
“不然怎样,难道让朕食言而肥,再令沈尚书领兵出征?”
朱厚照脸色阴沉,道,“总归是要先等边军入调,才好说下一步安排!赶紧派人去通知,让三边等处各派出勤王兵马。让谁带兵好呢?之前不是派了那个林将军去么?怎么没用?一定是姓马的没甚本事。”
因为马中锡跟林恒属于捆绑出征,虽然林恒领军作战颇有主见,奈何这路人马的统调大权在马中锡身上,林恒没有资格跳过马中锡出兵。
张苑道:“陛下,听说此人刚出京城,便有意派人去跟贼寇联系,说要行那招安之举,而贼寇对他似乎很礼遇……”
“有这种事?”
朱厚照怒道,“朕派他去平叛,不是让他去收买人心,把贼寇招安回来,那不成了水浒里的情节,过不了多久这群人又会反叛?”
朱厚照没有太多治国和领兵的经验,而他的一些人生感悟还是靠之前看过的说本获取。
张苑赶紧道:“陛下,马天禄乃真定府故城马庄人,他到底是真没本事,还是怕贼寇侵犯家乡,陛下不如派人严查。”
朱厚照先是很生气,随即摇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刚把人派出去,就指望他有建树不太现实,先看看平叛进度再说。那些捕风捉影的事暂且放到一边……沈尚书说让陆侍郎领兵,朕认为也可,这件事先传命下去,或者可以让陆侍郎先带两千人马向南,进驻霸州,等候西北边军到位……若姓马的那一路有状况,可以让陆侍郎把他的军权给接管……”
“是,陛下。”张苑赶紧应承下来。
朱厚照把事情安排完,心里是不爽,嘴上抱怨:“一群流寇,居然威胁到朕的皇位,朕是这么容易被人欺辱的皇帝?一定要好好教训这群乱贼……传朕的御旨,在这次平叛中有功将士,将按照双倍军功进行犒赏,让将士们都打起精神来,勠力对敌!”
第二四二四章 是非功过
本来中原战乱只是大明朝事的点缀,没人真正将其当回事。
可一夜之间,中原战乱便成为京城官场每个人心中的大患,连皇帝都接连做出安排,对于围剿叛军有了进一步计划。
事不关己的陆完成为排头兵,突然之间就要领兵出征,而陆完得到的兵马数量少得可怜,只有两千,更好像是一支专司负责后勤辎重的人马。
至于之前沈溪所提让王守仁领兵出征之事也被放到了一边,这连王守仁自己都没有预料到。
毕竟王守仁刚回京城担任侍郎,对于兵部事务还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需要陆完这个老人提点,不曾想居然是陆完奉命出征,在沈溪休沐的情况下,他要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兼领兵部尚书事。
这在王守仁看来,肩上的压力未免有些大了。
再让王守仁做选择的话,宁可领兵平叛,这方面他到底有一定经验,而在处理兵部事务上,则属于门外汉,在各方协调和用人上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朱厚照调遣兵部左侍郎陆完出兵之事,在朝野引起一定波动,虽然朱厚照没明确说这是源自于沈溪的建议,但朝中人基本知道朱厚照是在听取沈溪的意见后才同意增兵。
至于张苑绕过内阁上呈沈溪奏疏之事,也为朝中人热议,很多人开始将张苑跟之前的刘瑾做类比,觉得阉党有卷土重来之势。
谢迁听说这件事后,不住咳嗽,这会儿身边没人听他倾诉,杨廷和、杨一清等人都在忙着安排调兵以及筹备军资等事宜,他称病在家,感受到朝廷不受自己掌控的无力,与沈溪在家的悠然自得形成鲜明对比。
“不行,做事不能如此简单粗暴,他们知道些什么?”谢迁说是可以放下,但其实根本就放不下,他的掌控欲很强,在家里实在是闲不住。
他想回朝办事,但又抹不开面子,恰好谢迪过府询问他的病情,他便将谢迪叫到书房,耳提面命,详细安排一番。
谢迪赶紧遵命去将王守仁请了过来。
“谢阁老!”
王守仁见到谢迁时还有些拘谨,便在于他回京城后没来拜访谢迁,之前他投递过拜帖,但因兵部事务繁忙,一直抽不开身登门来拜访。
谢迁语气淡然,问道:“伯安,你回京城多久了?”
王守仁小心翼翼地回道:“初九回来的。”
“那回来有些时日了,为何不到老夫这里来走走啊?”谢迁打量着王守仁,目光中隐隐有失望之色,“老夫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啊。”
王守仁面色略带惭愧,低下头道:“晚生怕唐突了谢老,本想等熟悉兵部事务,一切走上正轨后再来探望谢老,避免谢老病情加重!”
谢迁摇头:“你能来就好,根本就无需担心老夫病情轻重问题……老实告诉你吧,老夫身体还算康健,远没到半身入黄土的时候……最近兵部怎样了?”
虽然谢迁对朝廷的事情基本上都算了解,但还是故意装出一副不知情的模样,让王守仁说明。
王守仁赶紧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跟谢迁说明,连朝廷安排陆完领兵之事也没落下,谢迁皱眉道:“你回朝没几日,就要以侍郎行尚书事,能行吗?”
王守仁赶紧表态:“晚生必当尽力而为。”
“若是能力不行,光尽力可没用。”
谢迁说话毫不客气,等出口后才察觉这么说不合适,大有指责王守仁能力不行之意,连忙改口,“当然,伯安你是有能力的,所以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若事情实在难以解决,还可以去问之厚,你们是同年,关系应该不错……”
王守仁本可以说自己去拜访沈溪的事,但一想到谢迁或许会介意,所以干脆避开这个敏感话题,恭敬领命:“谢老提醒得是。”
谢迁再道:“之厚如今也在家中养病,不过以他的年岁,身体不应有大碍……在这种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