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64 章(1 / 1)

寒门状元 天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得沈溪出山,必须要赢得朝廷舆论支持。

  这种舆论导向,其实由谢迁这个文官集团领袖来主导最为稳妥,光靠朱厚照的委命其实无济于事。

  但现在谢迁对沈溪抱有很深的成见,显然不会给予这个便利,沈溪又没有在皇帝面前推辞任命,使得他要么硬着头皮履职吏部尚书,要么就跟现在这样继续拖下去。

  梁储道:“之厚近来并未闲着,听说接待番邦使节的事情也是由他来负责,他一直在调遣礼部和鸿胪寺的人做事,他虽滞留府中,对于朝事却并未懈怠,兵部如今也运转正常。”

  “这很正常!”

  谢迁直接拿出自己的观点来:“朝中少一两个尚书,其实无关紧要,只要侍郎、郎中等属官能顶上来,按部就班处理好政务即可!”

  梁储不由苦笑,暗忖:“朝中有事不靠尚书,却要靠侍郎、郎中,大概只有当下才会出现这样的怪事。”

  “谢阁老跟之厚都不入朝理政,就这么僵持下去,算怎么回事?”

  梁储又跟谢迁说了一些朝中事务,便告辞了。

  临走时,谢迁交待:“不管之厚是否能力出众,都不能乱了朝廷规矩,谁想让他兼两部尚书,谁就是跟大明体制作对!把话传出去,便说是老夫说的!”

  ……

  ……

  谢迁没法说服沈溪,便想从舆论上施压。

  营救下狱言官,沈溪是出了力,但这无法换得谢迁的宽宥,甚至在此事过后还更加气恼。

  这是正统文官跟新兴文官之间的矛盾。

  对旁人来说,这问题如同一个死结,得不到谢迁的支持,沈溪就永远没法按照正统方式接任吏部尚书,文官集团也不认可他。

  但作为当事人,沈溪对此却态度淡然,这件事对他没有造成太大的困扰。

  看起来兵部和吏部的事情都被耽搁了,但其实上并非如此。

  在家养病这几天,他在筹划一件事,乃是涉及提拔谁来出任吏部右侍郎。

  兵部两位侍郎,陆完和王敞能够把事情处理得很好,基本上不需要他来操心。

  而吏部则因前任尚书何鉴老迈,以及右侍郎长久空缺而有所懈怠,光靠一个左侍郎孙交,已无法把全国官员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完成,沈溪琢磨得尽快把右侍郎这个官缺补上,他的想法是进补一个他亲手提拔起来的官员到这个位子。

  也就是要用自己人。

  既为吏部尚书,若整个衙门没一个自己的亲信,那等于说行事要受人钳制,下达的命令也无法及时高效地推行下去。

  但想找到满意的人选,有些困难。

  思来想去,跟他相熟的人中,并没有合适的对象,数来数去也就大理寺卿张纶、兵部右侍郎王敞适合,虽然王敞做事古板,但总归能做实事,至于张纶,则跟沈溪的关系不是那么亲密。

  因为这二人本就为正三品京官,就算左迁更为清贵的吏部右侍郎,也只能算是平级调动,属于沈溪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沈溪想过调胡琏或者王守仁回来,但二人资历不足,且不熟悉吏部事务,提拔起来很困难。

  问题一时间得不到解决,沈溪并没有纠缠不放,开始把注意力放到迎接番邦使节上,而其中以来访的佛郎机使节最让他上心。

  之前一年时间,朝廷跟佛郎机人做买卖,佛郎机人利用从美洲开采来的白银,从大明买走丝绸、茶叶、瓷器等东西,为大明提供了足够的军费,完成对鞑靼一战。涉及接下来的远洋贸易,旁人没法接手,只能由沈溪出面跟佛郎机人谈。

  佛郎机人的大船,从美洲运来白银,不是直接运回欧洲,而是来大明买到他们心仪的商品,使得收益成倍增加。

  同时,佛郎机人也从欧洲和美洲带来许多东西,诸如辣椒、烟叶等农作物,开始逐渐在沿海一带流行。

  此时差不多是开海禁的最好时机,不过沈溪没打算马上跟朱厚照提开海事宜,因为他跟正德皇帝的矛盾,以及跟文官集团的纷争摆在那儿,改变过往的规矩,等于把自己推到传统势力的对立面,只能一件一件进行。

  跟佛郎机人做买卖的事情,沈溪不会亲自跟朱厚照说,而是由张苑代为奏禀。

  “……陛下,佛郎机人的大船,装载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每一锭都成色十足。跟佛郎机人做买卖,每年都可以赚几十万两至几百万两不等,这么大笔钱,可以做很多事……”

  张苑开始给朱厚照画饼。

  恰恰朱厚照就是个贪财的皇帝,听说有大笔银子进项,眼睛都直了。

  张苑道:“过去这些银子都用来打仗了,但现在情况有了变化,九边平靖,咱们完全可以把这些银子直接运到大明府库,作为户部用度,也可以用以修筑宫墙和宅院,豹房也可扩建,剩下的都交给陛下花销……”

  朱厚照眉飞色舞,乐呵呵地道:“朕哪里用得完那么多银子?既然是从民间所得,还是要用在百姓身上才对。”

  “陛下英明。”

  张苑身后站着的三名太监,高凤、李兴和张永,用无比恭敬的语气恭维皇帝。

  经过一番竞逐,这三位领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凤为首席秉笔太监,东厂权力则再次落到了张永身上,不过这次他不再是以御马监太监身份兼领,而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之身提督,名头光鲜亮丽许多。

  由此戴义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司礼监形成了一主三副的四大太监主政的格局。

  李兴道:“陛下,那些佛郎机人不知道从哪里开采那么多银子,把咱们的好东西都买走了……若是那些银子是咱自己开采的,该有多好啊!”

  “是啊,陛下。”

  高凤也在旁附和,“若是能派人将银矿抢来,那大明就不再缺银子,以后市面也可以拿银子来流通,大明宝钞也就可以废弃了。”

  张苑瞪了二人一眼,似在怪责他们多嘴多舌。

  此时朱厚照却像是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半晌后才道:“这话有些道理,不过佛郎机人靠海洋吃饭,听说他们的船只很大,咱是否能造出类似的大船都难说,更别说打海战了……光靠你们几个人的嘴,成不了事,倒是可以请沈先生琢磨一下是否具有可行性。”

  张苑道:“陛下,近来沈大人没有前往吏部衙门履职,还在府上休养……接见佛郎机等番邦使节的事情,是否可以交给他人来做?”

  “你有那本事么?”

  朱厚照生气地喝斥,“没本事就少废话,打败佛郎机人的就是沈先生……看看人家佛郎机炮的威力,如果不是沈先生这样有大能耐之人,设计将他们击败,他们能心甘情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