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脸上抹黑。之前出征草原时,朝中已有不少人非议沈先生,认为他陪着朕瞎胡闹,将他当作王振一样的奸邪,横加指责,现在回朝朕又不问朝事,他的日子很不好过!”
皇帝态度的软化,让在场三人多少有些把握不准,但其中看得最透彻的还要数丽妃。
朱厚照恼火地道:“就怪你们办事不力,这次的事情让朕不得不妥协,否则沈先生这样的忠臣和贤才离开朝堂,是朕和大明最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危及皇位安全,朕不能为了几个女人承受这么大的损失。”
“所以……从现在开始,任何人皆不得从民间搜罗美女进宫,最多只能找宫女,或者是乐籍、教坊司的女人。”
小拧子和江彬都在琢磨怎么给朱厚照找女人的事情,朱厚照这话一出,等于是有了限制,倒是江彬这边抖机灵:“随便找了女人,就说是贱籍,谁又会知道内情?”
朱厚照没有理会江彬,继续道:“以后每月举行三次朝会,朕将亲自出席,接见朝中文武大臣,商讨国家大事。这次对鞑靼之战以大明大获全胜而告终,也该跟朝官们说说情况,就定在十日后吧!小拧子,你去安排!朕累了,要先休息,你们都退下。丽妃,你也不必侍寝,回去吧!”
……
……
朱厚照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朱厚照跟沈溪间产生嫌隙,给沈溪放了一个月的假,等于说沈溪将暂别朝堂。
这会儿朝中正是风起云涌,各方势力面临重组,沈溪暂别朝堂给本来的风浪又加了一股飓风,足以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而皇帝身边的人也带着各自心思,为自己日后的出路谋划,江彬算是这些人中最不怕事的一个,作为始作俑者,甚至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漂亮的事情。
小拧子则很懊恼,突然失去沈溪这个“主心骨”,觉得自己好像迷失方向,最后不得不去求助因利益纷争而疏离的丽妃。
丽妃正在跟花妃和江彬斗法,此时完全顾不上朝廷纷争,但小拧子主动前来求见,她倒是可以拿出手段来应付,至少她觉得将小拧子哄得团团转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沈之厚分明是故意激怒陛下,然后离开朝堂,小拧子你连这点都看不明白?”丽妃语气古怪地说道。
小拧子望着丽妃,惊讶地问道:“娘娘,您说沈大人这么做有何好处?沈大人回朝本该大有作为才是。”
丽妃道:“他有作为的地方其实是在战场,朝争可不是他的长处,相较而言,他更喜欢当封疆大吏,如此一来就可以在地方上胡作非为,当土皇帝一样的存在,你以为他真想当这个兵部尚书?哼,在京城,不但有陛下的管束,还有那么多朝臣嫉妒,今天这个言官参劾,明天又有人在陛下跟前说他的坏话,你觉得他能自在?”
小拧子眼珠子骨碌碌乱转,半天后才摇头:“沈大人没必要这么做。”
丽妃发现,小拧子似乎是多了一些思考能力,无法用一些伪逻辑让小拧子信服。
一旦一个人学会思考和怀疑,便再难收服。
丽妃暗自恼恨:“沈之厚给这些人下了什么蛊?一个个都开始我行我素,真以为司礼监掌印之位那么容易得到,今后可以在朝呼风唤雨?”
丽妃道:“他这么做最大的必要,就是避开跟谢于乔的矛盾,他回京城后甚至不主动去见谢于乔,目的是什么你不知?沈之厚现在是想在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谢于乔是他最大的敌手,若正面碰撞,沈之厚毫无胜算,但若是动用一些手段的话……谢于乔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小拧子望着丽妃:“娘娘,如此一来,司礼监掌印选拔工作可就乱套了啊?”
“总归还是由陛下决定,你怕什么?你小拧子到现在还不想当司礼监掌印,那就等于是将最后崛起的机会拱手让给别人,有了江彬,你在陛下面前也无法保持以前的圣宠不衰,最多再有一两年,你甚至会被逼离宫门,到时候你怎么讨生活还不一定!”
丽妃继续发出威胁。
第二三三六章 祸福难料
沈溪跟朱厚照产生嫌隙,这是小拧子、张永等本来跟沈溪颇有渊源甚至想跟沈溪合作的人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
但对于朝中更多人来说,这是非常好的消息。
早晨发生的事情,到下午时已传到朝野皆知的地步,因为此时朱厚照身边的确没什么秘密可言。
谁都以为司礼监掌印要以沈溪的意志来决定,但在发现沈溪暂时退出朝堂后,他们感到沈溪不再是威胁,谢迁反倒成为受益最多之人,这点连谢迁自己都没想到,他本在内阁处理奏疏票拟,从梁储那里得到这个消息。
“……谢阁老,要不您先回家?听说不少朝官想拜望您,似乎是有要紧朝事要跟您商议。”梁储意识到,这是谢迁重整朝廷秩序的机会,虽然梁储跟沈溪关系较为亲密,但始终梁储也是文官体系核心成员之一,很多时候不得不跟着谢迁的步子走。
若是谢迁致仕归乡,梁储作为文官中的翘楚,有很大几率要承担起内阁首辅的责任。
谢迁疑惑地问道:“之前陛下不是要提拔之厚担任吏部尚书么?怎还吵上了?就为昨日顺天府之事?”
朱厚照派江彬到民间搜罗女子,这消息对于权贵来说见怪不怪,好像朱厚照不做点儿胡作非为的事情都不像是他本人,谢迁甚至都没觉得皇帝这么做有多出格,只要不是在民间明火执仗掳掠即可。
但现在的问题却是沈溪反应那么大,不但将江彬送给朱厚照的女人劫走,甚至主动找朱厚照劝谏,一切都体现出沈溪似乎是故意激怒皇帝。
谢迁对沈溪很了解,自然会想,这又是沈溪在暗地里布局。
梁储无法回答谢迁的问题,脸上满是为难之色,并不想过多评价关于沈溪的事情。
谢迁只能先放下手头公事,准备回自己的小院接见那些前来拜访之人,但他不忘提醒梁储两句:
“近来介夫意志消沉,似是因为一些过往旧事而烦忧,你回去时不妨见见他,告知他此事,合适的话明日便到宫里来办差,如今正当用人时。”
虽然谢迁对杨廷和做的很多事有所不满,但还是觉得损失这么一员大将很可惜,这是个可以支撑大局的能臣。
杨廷和近来一直请假,不但有病假,还有事假,谢迁意识到杨廷和对朝政有些心灰意冷,一来是因为在处心积虑针对沈溪时遇到挫折,二来更重要的则是因为谢迁之前